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国际观察:北高加索——难以愈合的伤口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10月15日 08:23 人民网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王正泉

  最近,俄罗斯接连发生多起恐怖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引起俄民众的万分悲痛和愤怒。追究这些恐怖事件的源头,大多来自北高加索的车臣。北高加索已对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成为俄复兴国家的巨大障碍。其实,北高加索始终是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它让俄罗斯世代为之涓涓流血。

  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北高加索位于欧亚大陆的结合部,是俄罗斯通往中亚和西亚的咽喉,也是俄防范西方和南方敌对势力的战略屏障。普京在今年9月说,北高加索是俄“最重要的战略地区”。但自苏联解体以来,西方国家极力向欧亚大陆扩张渗透。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曾说,“高加索和中亚在美国对外战略中应是特别关注的地区”。车臣危机的出现,正好符合西方控制欧亚大陆和制俄弱俄的战略图谋。因此,西方便积极插手,力图使车臣问题国际化,以便趁势进入北高加索地区。英国《卫报》一篇文章甚至提出,应派北约部队前往车臣执行“维和任务”。西方的作为引起俄罗斯的强烈不满和警惕。目前,北高加索军区已成为俄军兵力最多、战斗力最强的军区。

  北高加索的重要性,也同能源密切相关。这里不仅是俄罗斯的能源基地之一,也是俄与中亚各国油气管道和铁路运输的枢纽。里海的丰富石油资源,俄罗斯想加以控制,从中获利;西方则更为眼红,希望避开俄把它直接输往西方。为此,美国力主修建一条从阿塞拜疆的巴库经格鲁吉亚到土耳其地中海港口杰伊汉的“巴杰管线”。即将完工的这条油管,年运输量将达5000万吨。同时,如果车臣正式脱离俄联邦“独立”,还有可能堵塞里海石油经车臣通往俄西北部港口的输油管道。所以,北高加索成为俄与西方争夺里海石油控制权的重要场所。

  民族矛盾宿怨很深

  北高加索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都曾在这里大动干戈,其间充满镇压与反抗。公元1817—1864年,沙皇俄国历经40多年战争,终于征服北高加索,车臣也在1859年被纳入俄国版图。北高加索的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人口有1000多万。按目前的行政区划,它包括车臣、印古什、达吉斯坦、北奥塞梯和卡巴尔达—巴尔卡尔5个自治共和国,还包括克拉斯诺达尔和斯塔夫罗波尔两个边疆区。这里有几十个民族,民族性格倔强骁勇,民族关系错综复杂。这里的宗教也名目繁多,东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等各种教派交织在一起。俄联邦的1200万伊斯兰教徒,大部分居住在这里。沙皇俄国的野蛮征服以及本地区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使北高加索积累起多种冲突因素,其历史宿怨既多又深。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在北高加索建立了许多民族自治实体,其中包括“车臣自治州”。苏联时期,北高加索曾多次发生重大变故。1929—1935年的农业集体化,在这里引起强烈抗议,仅车臣就发生268次暴力活动。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一度占领北高加索,当地一部分居民曾与之合作。因此,苏联当局在1944年把车臣、印古什等民族的上百万人强制迁徙到西伯利亚和中亚,其中许多人在途中不幸死亡。此举使这些民族同俄罗斯结下“刻骨铭心”的深仇大恨。1957年,赫鲁晓夫允许这些民族返回北高加索,恢复民族自治建制。但当他们重返家园时,却发现行政区划作了调整,原属印古什的一些地方已归北奥塞梯管辖。此事又埋下了当地发生民族冲突的祸根。1992年,印古什和北奥塞梯两个共和国就为领土纠纷而发生流血冲突,造成数百人死亡。

  苏联解体前后,车臣力图摆脱俄联邦而“独立”,从而爆发了历时十年之久的车臣战争。1994年12月开始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俄军出兵6万,遭到重大伤亡。据报道,战争中共有8万至10万人丧生,其中俄军有3826人牺牲,1.79万人负伤。尽管如此,俄军并未取胜,俄联邦不得不签署和平协议。1999年10月开始的第二次车臣战争,俄军出兵10万,又遭重大伤亡。据公布,到2002年12月为止,俄军共有4500多人牺牲,1.5万多人负伤。不过,俄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将车臣叛军的主力加以消灭,使车臣进入经济恢复和政权建设的新时期。尽管如此,车臣叛军残部尚存,零星战斗和恐怖活动时有发生,车臣问题并未真正解决。

  普京面临复杂难题

  北高加索的形势使俄罗斯面临种种难题,对普京政府提出严重挑战。

  第一,反恐任务异常艰巨。车臣叛军的残部,据说还有1500—2000人,他们化整为零,采用游击战术不断袭击俄军,并制造各种恐怖事件杀害平民,使俄罗斯当局防不胜防。目前,恐怖主义已成为俄当前面临的主要威胁,反恐斗争也成为普京政权的首要任务。最近,普京总统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反恐力度,但要彻底杜绝恐怖活动,一时恐难做到。

  第二,经济负担明显加重。杜绝恐怖活动需要综合治理,车臣也需要恢复和重建。两次车臣战争的破坏极大,它导致车臣境内7个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70%的村庄受到严重破坏,几十万人沦为难民,53%的车臣家庭失去亲人,经济形势和治安情况变得极度糟糕。有人估计,车臣的战后恢复,大约需要5至7年时间和80亿—100亿美元资金,这显然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此外,各种恐怖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需要补偿,毁坏的建筑需要重建,今后的反恐斗争也需要加大投入。这一切,将大大增加俄罗斯的经济负担,从而影响俄“国内生产总值十年翻一番”任务的实现。

  第三,社会稳定亟待巩固。别斯兰人质事件的社会影响很大,有可能引发北高加索地区的民族冲突和宗教纠纷。绑架人质的现场指挥和9个成员都是印古什人,加上宗教派别的对立,使奥塞梯人极易把“仇恨”的矛头指向印古什人,从而引发大规模冲突。已经发现有人在“挑唆”,也有不少印古什人逃离北奥塞梯共和国,还有成百上千奥塞梯人集合起来,企图攻击印古什人的村庄,幸而被警方阻止。这种“复仇”行动一旦蔓延开来,将造成北高加索局势的长期动荡,甚至可能引发一场全面的高加索战争。普京说,恐怖分子“就是要引发种族仇恨,毁掉整个北高加索地区”。因此,俄政府必须严加防范。

  第四,政坛纷争难以平息。俄政坛对车臣战争历来存在分歧和争论。早在1999年,前总理普里马科夫和“亚博卢”集团领导人亚夫林斯基就反对车臣战争,主张谈判解决问题。在2002年10月的莫斯科人质危机中,右翼政党又发表声明,要求和平解决,甚至派人单独同恐怖分子进行接触。最近,“右翼力量联盟”领导人涅姆佐夫又站出来,呼吁俄政府同车臣叛军举行谈判。尽管这种声音比较微弱,社会影响不是很大,但也颇引人注目。看来,俄政坛在车臣问题上的纷争还将继续下去。

  第五,外交难题错综复杂。加强反恐和解决车臣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获得世界各国的合作,以切断车臣叛军外部资金、武器和雇佣人员的来源。西方国家表面上支持俄罗斯反恐,实际上采取双重标准。它们公然接待车臣叛军的“特使”,并向他们提供“政治避难”。为此,俄与西方国家不断发生外交争执。目前,俄再次向美英等国提出“引渡”要求,并向联合国提交反恐议案,力争把车臣叛军列入国际恐怖组织名单。但西方利用车臣问题制俄弱俄的图谋不会放弃,俄在这方面的外交任务困难重重。

  《人民日报》 2004年10月15日 第七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军事频道推荐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诺曼底登陆
台湾军力专题
警用装备展
国防电子展
中英军演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