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纪念盟军诺曼底登陆60周年 > 正文

通讯:战争与和平较量的地方——诺曼底印象记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6月07日 14:24 新华网

  新华网卡昂(卡尔瓦多斯省,诺曼底,法国)6月6日电(记者何成芳)5日清晨,淡淡的薄雾缠绕着埃菲尔铁塔尖,巴黎像个睡美人还没有从灯红酒绿中醒来,我们就驱车沿着蜿蜒流淌的塞纳河,向下游的诺曼底进发,去采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役60周年纪念活动。

    诺曼底是法国西北部沿海的一个旧省名,现在是包括卡尔瓦多斯在内的五省
所在地区的总称,隔拉芒什海峡(也称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海岸线曲折绵延几百公里,是护卫法国腹地的天然防线。诺曼底因当地诺曼人多而得名,更因发生了那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惨烈的登陆战役而闻名于世。

  1944年6月6日(军事代号为D日)凌晨,为了履行美国、英国、苏联首脑在德黑兰会议上达成的在西线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协议,美英为首的同盟国军队十几万将士不畏风急浪高,搭乘数千艘军舰,在两万多名伞兵和飞蝗般密集的战机掩护下,在诺曼底比较平缓的大约80公里宽的五个海滩登陆,向守卫号称“大西洋壁垒”防线的德国军队发起了猛烈攻击,双方殊死搏斗,伤亡惨重。是役惊天地,泣鬼神,终以盟军280多万人胜利登陆、开始向欧洲腹地进攻结束,敲响了希特勒纳粹法西斯的丧钟。

  此后,世人皆知诺曼底是个充满血腥的人类厮杀场,却鲜知它的人杰地灵。

  不经意间,车已进入诺曼底地区,原野上不时可见奶牛在草坡上悠闲漫步,葡萄园修剪得十分整齐,小石屋点缀其间,一切都静谧安详。塞纳河畔的一些小城镇上,到处耸立着秀丽而典雅的罗马式和巴洛克式风格建筑,绿阴笼罩的面包店里飘出阵阵面包和咖啡的香气,三三两两的人们就着著名的诺曼底乳酪,喝着红酒闲聊,甚是惬意。

  塞纳河下游的主要城市是鲁昂——古诺曼底公国曾经繁华的都城。在14世纪爆发的英法“百年战争”中,19岁的法国姑娘贞德率众英勇抵抗,后遭叛徒出卖,被英军绑在鲁昂旧市政广场的火刑柱上活活烧死。法国人为怀念她反抗外敌入侵的传奇壮举,称她为“圣女贞德”,并在全国许多地方都为她塑像。

  听法国朋友们说,法国19世纪文学巨匠大仲马就是1870年在诺曼底的迪埃普附近乡间谢世的。大仲马不会预料在身后74年,诺曼底会变成人类互相厮杀的主战场,但他的著作无疑影响了法兰西后人英勇地投身解放祖国的战斗中。2002年大仲马的遗骸被移放在安葬伟人的殿堂——巴黎先贤祠时,法国总统希拉克称赞他浩瀚的巨作,展开了“一个永恒、多虑、战斗、英勇与优雅的法兰西画卷”。

  诺曼底也曾接待过影响中国命运的一个伟人——邓小平。据史料记载,1920年10月,年轻的邓小平和伙伴们从上海乘坐邮船来到法国,和许多勤工俭学的中国学子一样,探寻救国救亡的道路。在华法教育会安排下,邓小平被送到诺曼底的巴耶中学学习。他后来辗转到了巴黎,在较年长的赵世炎、周恩来等人影响下,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行各种政治宣传活动,加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逐步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

  邓小平回国后参与领导了中国气势磅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70年代末又领导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这都是与他早年在法国的革命实践分不开的。

  据报道,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政府派遣20多名年轻的海军军官来英国深造,他们随后参加了盟军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海上作战,在各种战舰上表现出色。其中有4人学成回国后参加了人民海军,为新中国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作出了贡献。

  通过一道道由军警把守的安全检查站,我们终于来到了美丽如画的塞纳湾畔,老远就见蓝色的海面天水相连,海鸟在明媚的阳光下自由飞翔,白色的浪花随波起伏,海风温柔地吹拂着岸边的树林。

  有游客说,在塞纳湾再往西的海水中,有一座锥形小岛,岛上有一座耸入云天的大教堂,教徒们朝圣时,必须等退潮时通向该岛的唯一道路从海水中显现出来。那就是最能体现神圣气氛、被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为“法国的泰山”的圣米歇尔山。

  中国人民为这次纪念活动赠送了一尊高10米、重16吨的不锈钢制“世界和平女神”雕像,3日已经耸立在海岸上。她优雅地舒展双臂,托起一只和平鸽,表达着世界人民热爱和平的愿望,也守望着长眠在诺曼底28座军人墓地中近24万将士的亡灵。

  雕像作者、中国著名雕塑家遥远先生原名文元衍,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第二十四代传人。他的先祖为求太平盛世献出丹心汗血,他则以艺术创作感召世界和平。

  斗转星移,诺曼底的硝烟早已散去,但人们对战争的回顾却是永恒的。

  6日,我们缓步走在松软平坦的沙滩上,思绪任海风吹拂着扶摇直上:历史青睐欧洲,使之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但也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战争给欧洲留下了太多的创伤;历史青睐诺曼底,使之成为凝聚伟大人物的地方,但也聚敛了太多战死的灵魂……

  我们穿行在芳草青青的军人墓地,白色的十字架墓碑如士兵列阵,一望无际:战争与和平,自远古时代开始就一直交织在人类的生活中。从金戈铁马,到火枪大炮;从飞机坦克,到卫星核弹;从地面到海洋,从天空到太空;在茫茫宇宙中惟一有人类生存的蓝色星球上,有谁知道过去已有多少人死于战争,未来又将有多少人死于战争……

  我们站在高高的海崖上,看到二战老兵们来了,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士来了,当年双军对垒的十几个国家的现任领导人也来了,聚集在先烈们热血浸透的阿罗芒什海滩上出席国际纪念仪式。这是自4月4日开始的系列纪念活动的一个高潮,随着二战老兵不断谢世和时间的推移,法国已决定今后将不再为诺曼底登陆举办重大纪念活动。

  沧海桑田,对战争进行过深刻反省的德国的总理施罗德、当年在欧洲东线战场上孤军奋战的原苏联继承者俄罗斯的总统普京,破天荒地被邀请到诺曼底,受到希拉克总统等欧洲领导人的欢迎。他们的到来,实现了密特朗当年提出的将纪念诺曼底登陆活动变成“欧洲和解”的期望。

  然而,当年领导诺曼底登陆战役的美国的总统布什心态可能最为复杂。尽管他认为目前美国领导的全球性“反恐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诸多相似点,尽管现在美军和伊拉克人仍在流血,但除了英国坚定地追随外,法国、俄国等许多当年的盟国都袖手旁观,与当年诺曼底战役中所体现的战友情谊天壤之别。正应了那句古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下午3点55分,停泊在海面上的法国军舰开始鸣放礼炮,海岸上军号低回——纪念仪式正式开始了。

  这是一个纪念上世纪战争与和平较量的活动,更表达了新世纪人类鄙视战争与血腥、追求正义与和平的愿望。但愿今后不再有新的“诺曼底”值得纪念。(完)

  相关专题:纪念盟军诺曼底登陆60周年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