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 黑鹰坠落专题 > 正文

《黑鹰坠落》故事—背景及经过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2月12日 13:45 枪炮世界

  2001年的电影《黑鹰坠落》是以1993年10月3日美军特种部队在索马里被伏击的那次事件为背景的,但电影剧本则是根据费城新闻报记者马克·鲍顿(mark bowden)的同名纪实文学《black hawk down : a story of modern war》改编而成,马克·鲍顿在该场战斗发生后几个月就遇险来到索马里,采访了许多目击者及参加战斗的索马里枪手,又在国内采访了许多参战的美军官兵,汇集双方视角及观点后写成该书。该书最早也是连载发表于费城新闻报,后来费城新闻报办了一个专门的网站,除原著缩略本外还有详细的背景资料介绍及采访经过
。在160航空特遣队“夜间猎人”的主页也连载了这部缩略本,并附带有其他详细的相关资料包括19名阵亡士兵的介绍。


  这部耗资9500万美元的bhd电影宣称比任何报道都描述更准确、更翔实,但事实上与原著粗略地对比,你就会发现电影始终是娱乐工具。其实小说改编电影时更改某些情节是很正常的,而且电影中的给视觉带来的感观刺激是看书所感觉不到的,不过bhd在细节上改编的内容多到恐怕不能像发行商所宣传的那样“可以当作纪录片”了。

  不过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的功力是不错,电影也拍得非常真实,所以很受军事迷的欢迎。不过这其中还有另一个人的功劳,就是军事指导兼副制片人哈利·哈姆弗瑞斯(harry humphries),他为了让演员表演得比真正的军人还像军人,特意安排了主要的演员到军事基地接受基本训练。例如扮演游骑兵的演员在本宁堡的第75游骑兵团总部训练,扮演飞行员的演员到坎贝尔堡的160航空团总部接受训练,而演三角洲队员的演员则在布拉格堡接受训练,不过这几名“三角洲队员”没有进入传说中神秘的三角洲部队基地,而是在陆军特种部队(俗称“绿色贝雷帽”)的第7特种大队第2营接受训练。尽管这是一部本来“并不需要太多演技”的战争片,但这些演员在军事基地除了参加基本训练和模拟战斗外,还与当年参加战斗的老兵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摸索当时参战士兵的心理和表现,力求在镜头前的表演尽善尽美。

  关于中文译名:

  目前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很多:《黑鹰降临》、《黑鹰计划》、《黑鹰15小时》等等,但这些名称都不合主题。早期曾有一个比较文雅而且对题的译名《黑鹰折翼》,不过现在好像没人用了。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黑鹰坠落》这个原名,因为“black hawk down”本来就是当时美军士兵通过无线电报告mh-60被击落时所呼喊的原话。不过这个名字太普通,听起来没有声势,而且如果电影发行商是迷信的话,也不会喜欢这个对票房不吉利的名字。


扮演游骑兵的演员在本宁堡接受训练

扮演三角洲队员的演员在布拉格堡接受训练

  行动背景

  索马里的灾难成因很复杂,真正要分析起来恐怕可以写一本书,欧洲殖民帝国瓜分非洲地区导致日后的部落矛盾是其根源之一,然后在冷战时间,美国和前苏联为了互相抗衡也需要负上一部分责任。总之,当1990年索马里开始军阀混战后,由于战火和天灾,加上社会经济已经崩溃,导致在索马里出现大饥荒,两年内已经有30万人死于饥饿(另一说法是50万)。

  1992年,全世界都在电视中看到了骨瘦如柴的索马里人,其实在非洲许多其他地方的灾难都差不多,但如果记者的摄像机没有拍到,世人就觉得没有责任。国际社会认为应该为索马里人做点什么,于是救济物资开始到达索马里。但军阀们并不关心平民百姓的生死,他们只想养活自己的战士去夺取更多的地盘,于是救援人员被枪击,粮食被抢走,志愿人士不得不撤出了索马里。

  由于冷战已经结束,索马里既非战略重地也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战略资源,因此一开始美国对此并不感兴趣。当联合国主动要求美国提供协助时,老布什接下了这个形象工程,派遣军队运送救援物资。但索马里情况持续恶化,迫使联合国通过新决议,用武力来维持索马里治安和救济行动,强制实行和平。

  此时,比尔·克林顿新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心里很清楚,如果让全世界看到美军采取行动使索马里人民得到和平和温饱,会有很大的公关效应,于是他决定把这项形象工程继续搞下去。1992年底,3.8万人的联合国部队(其中2.8万人为美军)开始进入索马里,带着枪向灾民派发救济物资。当时联合国部队在索马里很受平民百姓的欢迎,但军阀们不喜欢他们,尤其是占据摩加迪沙的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有意思的是,这位法拉赫·艾迪德(farah aideed)的儿子侯赛因·艾迪德(hussein aidid)早些年曾在美国读书,然后又在美国参军,当时他作为一名海军陆战队士兵也在索马里,担任联合国部队与法拉赫·艾迪德的联络人。

  法拉赫·艾迪德领导的派别叫做“索马里民族联盟”,简称sna。

  法拉赫·艾迪德的儿子侯赛因·艾迪德,1996年法拉赫·艾迪德被刺身亡后,侯赛因·艾迪德离开美国返回索马里,现在他已经继承父业领导sna。

  由于行动进展顺利,1993年3月份美国按原定计划撤走2.5万名美军士兵,把工作重心交给其他联合国部队,然后局势又开始变化。联合国通过外交斡旋,使大多数军阀都同意进行和谈,除了艾迪德,他感到自己控制的势力范围被削减,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撤走后,他的部队就开始骚扰联合国部队。1993年6月5日,索马里民兵伏击了一支巴基斯坦部队,打死24人,并把他们的尸体剁碎,此事震惊了世界。联合国又一次改变对索马里的行动,原本是为了消除饥荒和维持治安,现在又变成了对艾迪德的大搜捕。

  艾迪德控制着摩加迪沙电台,他通过电台诡称联合国部队要推翻他,让民心尽失的前总统巴雷回来当政。索马里人并不能够理解殖民时期的外国军队和现在的外国维和部队的区别,所以艾迪德的煽动性宣传非常有效。再加上搜捕艾迪德的行动相当扰民,慢慢地,外国军队在索马里平民心目中的地位来了个180度转变,他们甚至为艾迪德的民兵当活挡箭牌,让民兵混在人群当中袭击联合国部队,并掩护他们离去。


  为了搜捕艾迪德,美国人制订了一项名为“哥特蛇”行动的计划,并组成游骑兵特遣队(task force ranger)去执行此计划。这是一支450人的混合部队,在美国国内组建再部署到摩加迪沙,由威廉·加里森上将(william f.garrison)指挥,主要的构成为三个陆军单位:三角洲部队的c中队、第75游骑兵团的b连及被称为“夜间猎人”的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的一个分拆部分。

  三角洲部队(delta force)正式名称为美国陆军第一特种部队d作战分遣队(1st special forces operational detachment-delta),简写sfod-d,“delta force”其实就是“d部队”的意思。这支特种部队由美国陆军上校查尔斯·贝克韦斯(charles beckwith,我国曾翻译出版过此人写的自传)在1977年组建,建制形式、训练方式和基本战术都深受英国sas的影响,这是因为贝克韦斯于1962-1963年期间曾在sas参加训练并随sas在马来亚参与实战。三角洲部队驻扎在北卡罗莱那州的布拉格堡,由a、b、c三个行动中队组成,其成员来自游骑兵、绿色贝雷帽及其他陆军部队。有意思的是,尽管有许多非官方资料如退役队员的回忆(包括查尔斯·贝克韦斯本人写的自传,我国1980年代曾翻译出版过)指称有这支部队的存在,但美国陆军从来没有直接承认(或否认)这支部队的存在,在马克·鲍顿的原著中,游骑兵都把三角洲的队员称为“d-boys”。


1990年在巴拿马的三角洲队员,注意看他们的头盔

  原著中描述的三角洲队员头戴轻便的塑料盔,虽然不防弹,但防撞功能好。这种头盔被特种作战司令部取名为“高效抗冲击头盔”,国内军品站的商品目录中一般称为“伞盔”。图中这个镜头在原著第19章也有记载,游骑兵队员尤瑞克(yurek)贴在墙边移动时,一名三角洲队员警告他不要贴着墙,因为墙壁会跳弹,有时子弹会沿着墙边飞出很远。要在弹雨横飞的情况下站在街道中央需要极大的勇气克服恐惧,贴着墙实际上比站在街道中危险,但却安心得多,能够克服感觉而依从理性也是三角洲队员与游骑兵队员的差别之一。


  第75游骑兵团(75th ranger regiment)1974年组建时只有两个营,1984年建立第3营,现今总部和3营驻在乔治亚州的本宁堡,1营驻在乔治亚州的亨特陆军机场,2营驻在华盛顿路易斯堡。严格意义上说,第75游骑兵团还不算是真正的特种部队,而是属于精锐的轻步兵单位,但第75游骑兵团受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专门负责支援特种部队的行动,正如其口号“游骑兵,做先锋”一样,有时甚至行动主角的特种部队还没出场,游骑兵就已经先行出发。第75游骑兵团的建制与常规部队类似,每个营由3个步枪连及营部连组成,每个步枪连由一个连部排、三个步枪排和一个武器排组成。1993年参与“游骑兵特遣队”任务的为3营b连及一个指挥控制小组。

  在1980年美军联合特种部队营救伊朗大使馆人质的行动失败后,美国陆军就开始组建一支专门用于支援特种作战部队的航空部队,这个单位最初是由第229航空营和第159航空营组成,在1981年10月16日正式组建为第160航空营,由于这支部队经常被分拆出来参与其他单位的联合行动,因此被称为160特遣队,再加上他们的专长是夜间的作战任务,因此绰号叫做“夜间猎人”(night stalker),其标志是一个骑着飞马在夜空中游猎的死神。160航空营在1990年5月16日改组,重新定名为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160th special operations aviation regiment (airborne)),简称160th soar(a),受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的总部、1营(飞ah-6、mh-6、mh-60k和mh-60l)、2营(飞mh-47e)和4营(特种作战航空支援营)都驻在肯塔基州的坎贝尔堡,3营(飞mh-60l和mh-47d)驻在亨特陆军机场;还有一个加强连(五个mh-60机组)驻巴拿马的kobbe堡。



  其实夜晚才是最适合这些黑色幽灵出来活动的,但由于几次夜间行动都失败(但至少没有人员伤亡),因此加里森将军就决定冒险进行一次白天的突击行动,结果没有夜视器材的索马里人却拥有大量的rpg……

  除了上述三支部队外,在游骑兵特遣队中也包括了海军海豹第6队(seal team 6)和空军特种部队的战斗管制队(combat controllers team)和空降救援队(pararescue)。战斗管制队简称cct,是专门负责空中交通管制、指挥与控制通信以及在特种作战中引导空中支援的地面作战小组,第23特种战术联队的战斗管制员科特·布勒(kurt w. buller)中尉就因为索马里行动而获得荣誉勋章;空降救援队的队员一般被简称为pj(pararescue jumper),专门负责营救落在敌占区内的飞行员;另外在原著中还提到在护送车队的前导为一辆载了4名海豹第6队队员的悍马车,海豹第6队和三角洲部队一样都是负担海外反恐怖任务的,现在海豹第6队已经改编为海军特种作战加强大队,简称devgru。

  “超级61”坠毁8分钟后,一队15人的pj就乘坐“超级68”到达坠机地点,其中3人进入机舱救护伤员,其余12人与游骑兵队员一起占据着附近的房屋建立防线。

  游骑兵特遣队组成后并没有立即部署到索马里,因为有一些政客和高级将领都认为武力不能有效解决所有问题。此外美国人曾经要求英国派遣1个sas小组一起分担行动的风险,但sas递交给英国国防部的评估报告指由于难以保障情报的准确和及时,行动不可能成功,因此英国拒绝了。不过由于赞成的人占大多数,加上8月份艾迪德的手下两次用地雷伏击美军士兵成功,终于游骑兵特遣队在8月26日进驻了索马里,“哥特蛇”行动正式展开。

  行动经过

  正如sas的报告一样,由于情报不足,游骑兵特遣队几次行动都扑了空,甚至抓错了联合国的工作人员。9月9日,一伙民兵在大量平民(包括女人和小孩)的保护下再次攻击了联合国救援组织中的美国和巴基斯坦巡逻队员,赶来救援的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向人群开火,杀死至少100人。原本还有一些部族长老反对艾迪德与联合国作对的,此时都站到了艾迪德的一边,于是美军现在要与整个城市为敌了。

  由于抓不到艾迪德,美军开始把目标转移到艾迪德的左右手,在9月底成功逮捕了艾迪德的亲信兼财神爷兼武器供应者奥斯曼·阿托,就是电影开头抓的那个大胖子。另外鉴于索马里形势的转变,美国现场指挥官请求增派4辆m1坦克、14辆布雷德利战车和一些重炮,甚至要求派遣ac-130空中炮艇(6月13日曾出动过一次ac-130,攻击艾迪德庄园)。但美国国内大多数官员认为结集大规模军事力量会成为传递美国另有图谋的信号,因而拒绝了上述请求。电影中就通过演员之口表达了当时驻索马里美军的这种需求和担心。

  10月3日,cia一名当地情报员汇报说艾迪德的高级助手们要在奥林匹克饭店附近的一所房子里开会。奥林匹克饭店位于艾迪德的势力最强的地带,如电影中描述的一样,旁边的巴克拉市场正是艾迪德的军火仓库。加里森将军作了一番部署后决定捉拿他们。

  整个行动一共动用了19架飞机和12辆汽车,共160人参加,其战斗部署如下:

  4架mh-6搭载16名三角洲队员突击目标建筑,逮捕目标人物,另外2架mh-60运送支援的三角洲队员和地面指挥单位;4架mh-60运送4个chalk(游骑兵的基本作战单位,为一个12人的步兵班)在目标建筑的4个角落索降到地面建立据点,保护突击小组顺利执行任务;4架ah-6“小鸟”负责空中掩护,2架负责进攻时掩护,2架负责撤退时掩护。

  地面护送车队由7辆武装型悍马、2辆货车型悍马和3辆5吨卡车组成,车队成员包括游骑兵、三角洲和海豹6队,负责把抓到的俘虏运回基地。


  其他支援单位包括:1架海军的p-3侦察机在高空以高倍率摄影机拍摄任务过程,3架陆军的oh-58d直升机用红外摄像机把任务现场情况即时传回地面的指挥中心(电影中地面指挥中心在监视器上看到的战斗现场实况就是这3架oh-58d传送过来的),1架战斗搜索救援直升机搭载空降救援队随时待命,还有1架mh-60指挥直升机,代号为“c2”(即指挥commando和控制control的两个c,电影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呼叫),机上有两名指挥官,空中指挥官为汤姆·马太(tom matthews)中尉,地面指挥官为加里·哈勒尔(gary harrell)中尉,就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两个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胖子。

  此外还有第10山地师第14步兵团2营c连(本不属于游骑兵特遣队的一部分)留在机场作为机动部队应付突发情况。第10山地师是美国陆军唯一执行山地作战任务的快速反应机动部队。这个师驻在纽约州德拉姆堡,隶属陆军第18空降军,是以步兵为主体的包括有空中突击力量的合成部队。在1993年驻在摩加迪沙的为第14步兵团2营的3个连,但原著及电影对于第10山地师的描述都甚少。


为了迷惑索马里人,直升机群起飞后先是沿着海边飞行,然后才突然转向目标建筑

  特种部队的出发点摩加迪沙机场与目标建筑相差约3英里,为了迷惑敌人,机群起飞后先是沿着海边飞行,然后才突然飞向目标建筑。虽然机场附近的索马里人知道有大部队出动,却不知道目标地点在哪里,因此就到处燃烧轮胎,全城发动起来对付美国人。

  除了运送chalk-4的直升机稍为迟了一点外,所有的直升机都在预定时间和地点放下三角洲队员和游骑兵。下图说明了行动时的部署情况:mh-6和mh-60直接把三角洲队员运送到目标建筑前。chalk-1由游骑兵指挥官迈克·斯蒂尔(mike steele)上尉和拉里·佩利诺(larry perino)中尉带领,以目标建筑的东南角为据点;chalk-2由汤姆·迪托马索(tom ditomasso)中尉带领,在目标建筑东北角;chalk-3由肖恩·沃森(sean watson)上士带领,在目标建筑西南角;chalk-4由马特·埃利斯曼(matt eversmann)上士带领,原计划在目标建筑西北角,但最后的位置向北移出一个街区。护送车队停在目标建筑西南向的一个街区外等候三角洲队员的行动信号。


  现实当中的马特·埃利斯曼,这是最近他发福后的照片,即使是在93年时的他也不见得像电影中的乔什·哈奈特(josh hartnett)那么帅。马特·埃利斯曼在电影中是主角之一,但在原著中只在开头部分出场较多而矣。

  下图为一个公映的版本中被剪掉的镜头,这一组突击目标建筑的镜头真实地再现了原著中的描述:由于直升机卷起的尘土,负责突击目标建筑的三角洲队员一开始冲进了错误的房屋,当他们重新进入真正的目标建筑并逮捕目标时,又被chalk-2当成索马里民兵而向他们射击。演员们在布拉格堡进行cqb训练的成果都展现在这组镜头中,在公映的版本中大家看到有一名三角洲队员老是背着一把没有用过的霰弹枪,其实就是在这个片段中用来破门的。对于这个片段被剪掉,也许这几个演员和他们的cqb教练都很不高兴吧。导演解释说剪掉的原因是认为这些场面使内容变得过长,既不好玩又不是好的一面,转换到下一个场面又显得太混乱,总之都是出于艺术角度的考虑了,我不懂电影艺术,但从军事迷的角度看,这个3分14秒的精彩片段被剪掉实在是太可惜了。


用霰弹枪破门的镜头,现在他们将要进入错误的目标建筑

  在行动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大家都熟知的意外,chalk-4的新兵托迪·布莱博(todd

  blackburn)在垂降时掉了下来。blackburn是m60的辅助枪手,身上背了很多的弹药,加快了他的下滑速度,加上由于这架直升机进入控制点时延误了一下,使悬停高度比原定的高了一些,有70英尺高,结果布莱博几乎是直接摔在地面上,导致颈部重创。大概是“训练精良”的士兵居然会自己失手看起来实在是太臭了,所以电影中就虚构了一段飞行员为了躲避rpg-7火箭弹而把他甩了下去的剧情。

  虽然突击行动很顺利,但没有人想过会发生意外事件,当时认为如果不尽快把布莱博送回基地抢救,就可以会死掉,因此就让杰夫·史崔克(jeff struecker)上士带领3辆悍马把布莱博送回基地急救,史崔克所属的运输补给单位多次执行联合国人道运输任务,是美军中最熟悉摩加迪沙街道的车长之一。车队由海豹6队驾驶配备.50机枪的悍马带头,中间一辆运送布莱博,另一辆配备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的悍马殿后。在突击行动前史崔克就已经研究了一条最直接的撤退路线,因此没有迷路,但前来堵截的索马里人却不少,车队成员拼命地向四面八方射击,三角洲的军医也是一手拿血浆袋一手拿着car-15向车外还击的。每当被人群堵截时,他们就用.50机枪、mk19和震撼弹杀出血路。

  一架mh-60呼叫代号为“超级61”的负责在空中导航和掩护,驾驶员为克利夫顿·渥尔考特准尉(clifton p. wolcott)和多诺万·布里利准尉(donovan briley),当他们低空飞过目标区域的街道上空时,被一枚rpg-7发射的火箭弹击中mh-60的尾部,“超级61”掉落在街道上,大批的索马里群众立即涌去坠机的位置。“超级61”坠毁时共有6名成员,除4名机组成员外还有两名三角洲队员,电影中就表现了受伤的三角洲队员奋力还击,不让索马里人接近“超级61”残骸的情景。一架呼叫代号为“星41”的mh-6“小鸟”,由基斯·钟斯准尉(keith jones)和卡尔·迈尔准尉(karl maier)驾驶,他们冒险附近的街道降落。钟斯跑向“超级61”的残骸希望能够救出伤员,渥尔考特和布里利都已经在坠机中死亡,钟斯成功地拉出另外两名士兵进入“小鸟”,同时迈尔则一边单手操纵直升机一边用他的随身武器mp5k压制索马里人,最后在强烈的地面火力之下,mh-6成功地带着机组成员和生还者起飞。


电影中卡尔·迈尔使用的是mp5a2。由于mh-6不像ah-6那样拥有火力强大的武器,因此只有使用机组成员的自卫武器进行还击

  “超级61”被击落是另一个美军指挥官没有预想到的意外,尽管早在10月份之前就已经有一架直升机被rpg击落,但似乎没有人想到这个“偶然”事件会重现。不过美军指挥官的反应也很快,立即通知待命的战斗搜索救援队出发前往坠机地点,同时又命令在目标建筑区的车队在收容好犯人后前往坠机地点。由于在目标建筑的搜捕工作还没有完成,因此游骑兵的现场指挥命令留下一个机枪小组,其余人先赶往坠机地点。而在机场待命的第10山地师第14步兵团2营c连也与一部分游骑兵一起组成一支救援队伍,乘车出发前往“超级61”坠机地点。

  代号“超级68”的mh-60在3分钟后就把战斗搜索救援队送到坠毁现场,在把15名pj垂降到地面过程中“超级68”也被一枚rpg击伤,但驾驶员支撑到所有人都降落到地面后才返航,并在基地迫降成功。不过电影中是不知道被什么击中了,只是冒了一下烟。进入“超级61”的3名pj发现两名飞行员已经死亡,而两名机工长雷·邓迪(ray dowdy)上士和查理·华伦(charlie warren)军士仍然活着,于是就地进行救护工作,期间索马里人一直在向“超级61”射击,一名pj被流弹打伤手臂。其余的pj与徒步赶到现场的游骑兵chalk-4一起建立防线,等待救援部队。

  此时,另一架黑鹰“超级64”代替“超级61”的位置,“超级64”上只有4名成员,飞行员迈克·杜兰特准尉(mike durant)、雷蒙·法兰克准尉(raymond frank)和机工长比尔·克里夫兰中士(bill cleveland)、汤米·菲尔德中士(tommy field)。“超级64”在飞过目标区上空时被rpg击中,尾部严重受损,因此空中指挥官命令他们立即返回机场。但在返航途中由于尾部破碎而坠落,于是直升机一头扎进一栋房屋,并导致几名索马里平民的死伤。现在,美军有两架直升机被击落了,“超级61”的坠机现场被称为第一坠机地点,而“超级64”的坠机现场被称为第二坠机地点。

  现在,战斗搜索救援队正在第一坠机地点,无法到达第二坠机地点,也没有人想到过会有两架直升机坠落,因此行动前没有组织第二支求援部队。从机场出发的第10山地师的救援部队由于没有装甲突击力量,因此在rpg的打击下也无法前往坠机地点,不得不返回机场,并与其他的部队一起组织新的救援部队。因此,现在只有让距离最近的护送车队前往第二坠机地点了。

  此时,在目标建筑的护送车队指挥官正在等三角洲队员通知他们开车,但三角洲队员却在等待车队指挥官通知他们动作,后来是一名cct队员出来联系才发现双方都浪费了时间。由于少了三辆车,加上计划改变而没有足够的车辆,因此决定由护送车队押着俘虏去坠机地点,而负责突击行动的三角洲队员和游骑兵则在目标建筑附近防守,等待新的车队来接他们。车队出发了,原计划的路线是直接返回基地,但现在却要通过不熟悉的街道先开去坠机地点。当护送车队的指挥官负伤后,就由一名cct队员出来负责无线电联络,这名有丰富地空协同指挥经验的空军特种部队士兵打算不再经过c2的多重指挥,而是直接以oh-58d引路,oh-58d也非常有效的把他们引向坠机地点,但问题是观测直升机想先救“超级64”,而c2想先救“超级61”,结果指挥混乱加上迷宫般的摩迦迪沙街道,使车队在枪林弹雨下迷了路。

  另一架代号“超级62”的mh-60飞到第二坠机地点上空,“超级62”的飞行员为迈克·高夫纳(mike goffena),除4名机组成员外还搭载了3名三角洲队员:兰德尔·舒加特(randy shughart)、加里·戈登(gary gordon)和布拉德·哈林斯(brad hallings)。他们知道杜兰特的飞机上4人都是空勤人员,地面作战能力不如步兵。高夫纳的直升机和另一架炮艇直升机用火力控制住蜂拥的人群,这两架直升机的飞行员都用无线电请求紧急降落下去救援。

  一开始空中指挥官指示他们等待组织新的纵队前去,但由于地面护送车队已经迷路,而救援部队已经在第一坠毁现场,而索马里人源源不断地涌向“超级64”的坠机位置时,于是c2同意了让舒加特和戈登下去地面,对机组成员进行包扎,并建立防护据点,直至救援部队到达,而另一名三角洲队员则留在直升机上进行火力支援。高夫纳低飞到一处较空旷的地形,盘旋了一阵就悬停在5英尺高,两名三角洲队员跳了下去。由于街道太复杂,因此一名“超级62”的机工长在舱口探出身来给两名志愿者指路,并向坠机地点投出一个烟雾弹。


事实上,“超级62”并没有直接降落到地面,电影中也没有交待还有第3名三角洲队员和“超级62”被rpg击中的事实

  “超级64”坠毁后,并不像电影中那样只有杜兰特一个人是清醒的,其他3名机组成员都还活着,杜兰特由于断了脚,是在舒加特和戈登的帮助下离开机舱,而在此之前同样是断了脚的法兰克却已经自己爬出机舱了。现在,基斯和迈尔的“星41”把两名伤员(其中一名抢救无效死亡)送回基地后,又赶到第二坠机地点打算作另一次冒险,他们悬停在另一条窄巷内等待舒加特和戈登把伤员带来,但他们并不知道4名“超级64”的机组成员都负伤,两名三角洲队员无法把他们带过来,后来由于油量不多而向空中指挥官申请返航。

  如电影描述的一样,在第二坠机地点,只有三个人能够作战。但他们并非弧军作战,“超级62”一边在空中规避prg,一边为他们提供火力掩护,但没多久,“超级62”也被一枚走运的rpg击中了,机上另一名三角洲队员受重伤,但“超级62”成功返回基地迫降。在战斗过程中,戈登和舒加特一直有用无线电联络指挥中心,但救兵一直没有出现。后来戈登和舒加特先后被杀,其他三名机组成员也被索马里人打死,如果不是有民兵想活捉人质,及时向天开枪的话,也许杜兰特也会和他的同伴一样。

  由于护送车队伤死惨重,不得不返回机场重新组织救援队伍,于是指挥官决定让留守目标建筑的80多人步行前往第一坠机地点。由于这些徒步士兵可以利用各种障碍物掩护自己,因此伤亡非常小。如电影一样,他们到达第一坠机地点附近建立了防守据点,并在强大的空中火力支援下等待着新的救援部队出现。

  夜晚,索马里人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黑色的皮肤摸近美军的据点,但由于他们没有经过夜战训练,美军可以通过枪口的火光轻易发现他们,黑色且拥有夜视设备的ah-6也可以随意攻击只能听到却看不到这些“夜空中的死神”的索马里民兵。据守现场的美军还用红外闪光灯布置在据点周围,“夜间猎人”能够看到,免得被自己人打死。在晚上9点30分,ah-6扫射了聚集的索马里民兵,赶跑了第一坠机地点附近的索马里人后,“超级66”冒险降落投放了一批医疗用品、饮用水和弹药,期间也多次被子弹击中,一名机组成员面部中弹


  ms2000信号灯的白色闪光非常强烈,但盖上红外滤光罩后用肉眼是看不到闪光的。所以电影中索马里人拿在手上研究不出是什么,而ah-6上的驾驶员通过夜视镜却能看到闪光。当时被困美军把ms2000布置在据点周围,使装备有夜视器的飞行员和救援车队知道他们在哪里,但电影中就倒了过来——用ms2000标出敌人的位置,而成就了一段“奋不顾身”的“英勇”传说。

  同时,没有装甲车辆的美军正与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的维和部队联系,打算借用他们的坦克和装甲车组织一直联合救援部队,但由于意见不统一,争吵了很长时间,然后又为了解决三方语言不通的问题,继续浪费时间。直到深夜,由于第10山地师的两个连、一部分游骑兵、再加上马来西亚的装甲车和巴基斯坦的坦克组成第二支救援队伍,才在新港集合起来,然后从新港出发、先到达最近的第二坠机地点,然后再到达第一坠机地点。由于“超级61”驾驶员的尸体卡在机舱内,救援部队要割开装甲把尸体拉出来,因此一直到天亮,救援车队才从第一坠机地点出发,前往巴基斯坦部队驻守的露天体育场。


由于救援队的车辆太少,有一部分人不得不跑回巴基斯坦驻扎的体育场,这就是著名的“摩加迪沙长跑”

  有些人不明白为何巴基斯坦的坦克只出现过一次就没了踪影,其实是由于巴基斯坦的指挥官害怕路障中暗藏反坦克诡雷,因此与美军指挥官达成协议,当部队到达k4圆环时就撤出,实际上等于还没有进入交战圈,巴基斯坦部队就临阵脱逃了。

  电影中忽视了第10山地师和马来西亚部队的功劳和牺牲,其实即使是原著对于第10山地师也着墨甚少。第10山地师是美国陆军唯一执行山地作战任务的快速反应机动部队。这个师驻在纽约州德拉姆堡,隶属陆军第18空降军,是以步兵为主体的包括有空中突击力量的合成部队。当时驻在摩加迪沙的为第14步兵团2营,该营的任务是在紧急情况下作为美国和联合国部队的一支“快速反应部队”执行作战任务。在当天a连在大学校园的联合国部队总部,c连在机场待命,b连则在城外北边进行训练,当超级61和超级64被击落后,第一支救援队伍是由第10山地师2营c连与一部分游骑兵特遣队组成,但由于第10山地师本身也是轻步兵,不具备装甲突击力和防护力,因此在途中遭到重创,不得不撤回机场。

  第二支救援队是由第10山地师的c连和a连,再加上28辆马来西亚装甲车和4辆巴基斯坦坦克组成,虽然成功抵达目的地,但也付出了伤亡的代价。马来西亚的装甲车是m113和德国造“秃鹰”,巴基斯坦的坦克其实是苏制的t55(也可能是中国生产的),但电影中是美制的m48。在前往第二坠机地点期间,第10山地量a连2排的1班、排部、1个工兵组和2个马来西亚车组脱离队伍而被包围,该排排长后来写过一篇回忆录并刊登在《步兵》杂志上,电影完全没有提及此事。此外第10山地师的ah-1“眼镜蛇”直升机在空中支援行动中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电影中完全没有ah-1的出现。该名被困排长的回忆《陷入困境的步兵排》本站已经翻译了,供大家参考。

  行动结果

  电影情节是到救援部队到达体育场结束的,但原著记述的事实还没有结束。索马里民兵俘虏了迈克·杜兰特,打算用他来交换被抓走的索马里囚犯。但是在他们可以把杜兰特带到他们的村庄之前,半路上被地方强盗拦劫,这些强盗带走了杜兰特,要用他来交换赎金。杜兰特被送到一栋房子里,在录像机前被审问和掌掴,这盘录像带与索马里人侮辱美军尸体的录像带一起被送到cnn在美国播放。稍后,在艾迪德支付了杜兰特的赎金之后,他被转移到艾迪德宣传部长的住所。五天后他接受了国际红十字会的一个代表拜访和英国、法国新闻记者的采访,然后在十天之后,他与被美军俘获的艾迪德官员进行交换,回到家乡并受到英雄式的欢迎。

  整个行动中,美军有两架直升机被击落,另外两架被击伤,数辆美军汽车和三辆马来西亚装甲车被击毁,19名美军士兵(有些统计数字为18,是忽略了第10山地师一名伤兵在送到德国后不治身亡的)和1名马来西亚士兵死亡,84名美军士兵和7名马来西亚士兵受伤,1名美军被俘。索马里方面宣称的死亡人数是312名,伤814名,但事实上不只这么少,由于索马里缺少医疗保障,又没办法能够进行有效的人口调查,许多伤亡难以统计,估计死亡人数超过500人,受伤过千。


  马克·鲍顿的原著中采访了许多索马里人,有许多内容是从索马里人的角度去看这场战斗的,也记载了许多索马里平民的伤亡。但电影为了美化美军,就连平民的伤亡都是从美军视角叙述。据说从原著到最终的电影剧本做过三次大的修改,估计改的就是这些吧,不过恐怕这也是电影摄制组能够获得美国国防部全力支持的原因吧。

  仅仅就行动目的而言,美军的行动是成功的,首先突击队成功地俘获了目标人物,其次损失比例也不算惨重,而索马里人的伤亡则比美军多得多。同样在索马里,巴基斯坦部队在一次伏击事件中就损失了24名士兵,也没有因此而退出维和行动,但当美国人在cnn上看着被侮辱的美国大兵的尸体和被虐待的杜兰特时,心理就承受不了。尽管还留在索马里的游骑兵特遣队看到同样的电视画面后群情激昂,极欲回去救出杜兰特并一雪前耻,但美国国内却是另一番言论,因此克林顿迫于政治压力,最终宣布美军撤出索马里。引用美国安全顾问詹姆斯·亚当斯的一句评述:美国在索马里行动的开始、过程和结束,是源于电视摄像机的炒作,酝酿于政治机会主义的土壤,葬送于政界领袖人物的软弱。

  其实,联合国认为逮捕艾迪德就能使索马里得到和平的想法本身就是错的,德国慈善协会驻摩加迪沙的主任卡尔·魏斯对联合国决义的评论与电影中索马里人说过的话类似,他说:“搜捕艾迪德的整个行动是十分荒唐的,艾迪德是索马里一切动乱的祸根的说法简直是天方夜谭。除掉他,马上就会出现另一个艾迪德”。

  (1):【黑鹰计划】美国霸权战争的真实写照+透彻剖析!

  ◆片 名:黑鹰计划- black hawk down

  ◆导 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编 剧:mark bowden

      ken nolan

  ◆主要演员:josh hartnett

  ewan mcgregor

  jason isaacs

  tom sizemore

  william fichtner

  eric bana

  sam shepard

  ◆类 型:action / drama / war

  ◆首 映:2001年

  ◆片 长:144 mins

  ◆国 家:美国

  ◆文 件:2cd(697m+696m)

  ◆语 言:英语

  ◆字 幕:中/英

  ◆imdb评分:7.6/10 (22,044 votes)

  ◆imdb連結:http://us.imdb.com/title/tt0265086/

  剧情简介

  1993年10月3日,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街头。

  由美国陆军三角洲部队和游骑兵部队的120名特种精英组成的特别行动小组受命深入摩加迪沙完成双重使命:为当地群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同时捉拿索马里军事的两名高级将领。

  意外发生了,由于准备不足和情报错误,美军陷入了包围。更遭的是,两架运送美军的黑鹰直升机被索马里军队击落,其中一架黑鹰上的全部官兵当场死亡,另一架黑鹰的驾驶员陷入索马里军队控制区。被隔绝在摩加迪沙街头的美军一方面焦急地等待救援部队,一方面又要想办法解救黑鹰上的队友。

  黑夜渐渐降临。在充满敌意的城市中,这一小队美军仿佛风雨飘摇中的孤舟,随时会遭遇灭顶之灾。他们与索马里军队发生了激战,结果美军有18人阵亡,73人受伤,索马里军队有上百人阵亡。一场原本计划1小时完成的突击行动,变成了15小时的漫长煎熬。

  经验丰富的三角洲部队老兵和年轻的游骑兵部队官兵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弥补了彼此之间的隔阂,领悟到战友之间生死之交的兄弟情谊,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幕后

  摩加迪沙之战是美国自越南战争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地面战争,伤亡也最惨重。当时还是新闻记者的马克·鲍顿敏感到这一事件的新闻价值,在事件发生后不久,亲入摩加迪沙采访了许多当事人,写成了内容详实、广受瞩目的纪实报道《black hawk down》。

  在这次行动中,虽然有部分美军是作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为完成人道主义使命进入摩加迪沙的,但游骑兵部队执行的却是美国的干涉政策,希望通过捉拿索马里高级军事将领,削弱阿迪迪军的实力,并最终达到推翻阿迪迪的目的。这也是在美军遭到围困后,联合国无法及时派遣救援部队,最终导致对峙双方重大伤亡的原因之一。

  这次事件的悲剧结局促使许多美国人反思自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的干涉政策,也引起了好莱坞的注意。因此,当《黑鹰坠落》即将被搬上银幕的消息被证实后,就有许多人预言这部电影将是200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强有力的竞争者。

  除去题材本身的吸引力,本片的幕前幕后都集中了一大批好莱坞精英。幕前有《珍珠港》男主角乔什·哈奈特和《红磨坊》的伊万·麦奎格等当红小生。幕后更有重量级的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和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以监制动作和战争片闻名,他的作品包括《石破天惊》、《极速60秒》和《珍珠港》等。与他合作制片兼导演的是大名鼎鼎的雷德利·斯科特。雷德利曾两次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但都失败了,去年虽凭《角斗士》获得了最佳影片,在最佳导演的角逐中依然输给了索德伯格,《黑鹰坠落》是他卷土重来之作,很希望能凭此片摘得桂冠。

  影片剧本曾经三易其稿,最后请来《辛德勒的名单》的编剧泽利安作最后的润色。在正式开拍前,全体演员连同只有几个镜头的小角色都分成三拨分别在美军的三角洲部队、游骑兵部队和黑鹰直升机基地参加5天的军训,除学习部队生活、武器操作和团队精神外,他们还和摩加迪沙之战中阵亡者的战友和亲友交谈,对自己所扮演角色有更感性的了解。由于无法在索马里实地拍摄,全片是在摩洛哥完成的,得到了摩洛哥和美国国防部的全力支持,也使得这部影片能尽可能地完整再现当时的事件真相,连剧中人物的姓名除目前仍在美军服役并付有特殊使命的队员外,都采用了真实姓名。有的影评家甚至建议历史频道用此片代替有关历史记录片,因为相比之下,《黑鹰坠落》的描述更加准确、更加翔实。

  这部耗资9500万美元的影片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复述历史,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说得清楚,它将毫不含糊地说明,美国永远不应该成为一个孤立主义国家,这部影片将使那些只通过cnn的新闻报道了解这次事件的人们睁开双眼。

  本片分别被美国国家影评协会(national board of review)及《滚石》杂志评为2001年度十大佳片之一,并获得美国电影学会afi电影奖4项提名。

  美式诠释的历史再书写

  2001年底上映的卖座巨片《黑鹰计划》(black hawk down,注1),即是一部典型的“历史再书写”影片,透过跨国资本与媒体技术的结合,再次呈现1993年发生在索马里的一段战争往事。整部影片一始,即以静谧的文字陈述,来“说明”(其实已经是渗入特定政治观点的历史再诠释)美军三角洲(the delta)部队何以来到索马里。首先针对此段历史事件,略微比较来自美国官方网站、中文官方网站(台湾)、香港以及中国网站在影片简介中的不同论述方式:

  美国版:“美国于1993年派遣精英部队前往索马里执行联合国的“维和工作”。他们的任务是逮捕当地首要军阀m. f. aidid的几位高阶将领,以平定索国境内的内战与饥荒。”

  台湾版:“1993年,一组受过专业训练近百人的美军突击队,在非洲执行一项“人道救援任务”时,因误判情报,两架黑鹰直升机被敌军击落迫降至索马里。

  香港版:“1993年10月索马利大饥荒,美国派出特种部队“逮捕索马利军阀穆罕默德阿帝的爪牙及维持秩序”。

  中国版:“1993年10月3日,美国派遣人数约120人的特种部队到索马里,以“帮助当地清理当时混乱的社会秩序”。上尉麦克·斯蒂尔带领这些士兵乘坐八架黑鹰直升机来到了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他们俘虏了2名索马利亚高级军官,从而导致了一场持续时间很长的火拼”。

  笔者无意于此进行历史真实性的商榷(若依现象学观点视之,也根本无此必要)。重要的是,尽管这些对于《黑鹰计划》的文字叙述来自不同地区(可惜没有来自索马里的版本),语意内容略有差异(特别是中国版),但基本上这些文字叙事皆受制于原影片的内容叙事(当然,直接从美国官方网站所译出的文字更是如此),几乎都呈现出相同的、有利于美国形象的叙事主轴:“美国这次的军事行动是人道的、正义的。”阻断了将美军行动视为一种“目的性的军事侵略、暗杀行动或者以武力介入他国内政”的诠释途径。即便向来反美的中国,试图从语句中的主客角色以及因果关系易位,以将影片内容作出颠覆性的诠释,但也只限于表面的语意重现,而无法撼摇深植于影片中的美国本位意识。

  换言之,《黑鹰计划》如同其他好莱坞影片一样,成功地将美国精神(自由、正义、和平、人道等价值理念)以及美国中心思想,镶嵌于影像的符号结构,并遁身于文化工业产品的形式当中,不仅向全球各地行销获利,也成功地取得关于这次战争的历史定义权。市场大众消费影片的同时,也再次消费了美国本位的主流普世价值,并接收关于这段史实的美式诠释

  对立的符号结构

  除了宏观的叙事内容,我们可以试着深入《黑鹰计划》中微观的符号使用,来寻绎其中所潜藏的二元对立逻辑、迷思以及意识形态。李维史托(levi-strauss)认为二元对立(binary opposition)是人类用来感知世界的最基础意识架构(注2),因为这种“非上即下”、“非左即右”、“非内即外”的二分结构,最易于人类认知与选择,也最易于用来设定群众的自我认同。

  在《黑鹰计划》中,整部影片所呈现的二元对立符号及意义(外延义及隐含义),较显而易见者包括“美国:索马里,第一世界:第三世界,安定:动乱,富裕:贫穷,先进:落后,白人:黑人,军队(训练有素):军阀(目无法纪),正义:邪恶,人道:残忍,我寡:敌众,杀人有理:杀人有罪,光明磊落:阴险狡猾,观众同情:观众厌恶”等等。无庸置疑,这些具象的对立符号所组合的结果,建构出有利于美国/人的正面国际形象及历史地位,也同时赋予索马里/人负面的形象与地位。而观众在观看影片的同时,也能一目了然地区辨出该次战争中,孰善孰恶,建立起自己对这段史实的认知与观点。

  这种对于《黑鹰计划》的解读策略,即霍尔(stuart hall)所谓的优势解读(preferred reading),在与美国友好或长期受到美国文化殖民的地区(如台湾)确实容易形成主流氛围,有助于美国对世界历史的书写与控制,也同时维系了美国霸权的存在与安定;但对于反美国家(如索马里),这条预设于电影中二元对立符号的解读途径,无疑是种帝国主义式的屈辱与涂污。

  此外,片中尚有一条看似隐藏但却至为紧要的二元对立轴线--“死亡”。据《黑鹰计划》片尾字幕所示,在该次战役中,美军共有19名人员阵亡,七十多名受伤,而索马里方面阵亡人数则逾千人。

  然而在影片中,每名美军的死亡皆被予以“人性化”处理(较贴近真实战争中血淋淋的伤亡场面),甚至是“放大”描写,譬如近距离的伤亡状况特写、个人痛苦与情感的强调、延长个人入镜时间、加入煽情音效等等。但是,索马里民兵的死亡,在处理方式上则宛若天壤之别,多是典型“一声枪响,一人倒下”的跑龙套作法(注3)。在全面长镜头的远眺式战争画面处理之下,每名索军的个人性被渺小化,甚至是“去个人化”,没有血泪、没有知觉,没有个人伤痛的特写,也没有令人动容的煽情音效。索国人民在影片中不被允许留有“个人”的存在,“个人”是美国人的专属权利。

  是故,在《黑鹰计划》的场景呈现中,常常可见孤立待援的美军身陷困境,成群的索国民兵以及手执石块的索国民众宛若饥饿的蝗虫般蜂拥而至,美军在重围中疯狂扫射,一排排的索国人民接连倒下……最后,弹尽援绝的美军壮烈牺牲。在如此显著的符号差异待遇之下,令人不禁怀疑,美军作战的对象是否为某种不知名的邪恶地底生物,又美国人向来引以为傲的“人权”大纛,于焉何在?

  要言之,这是媒体“阿富汗主义”(afghanistanism)(注4)的另类表征,每位美军均被视为“独特的个人”(distinctive individuals)来个别对待,而所有索马里的民兵及人民,则被概化为一群高同质性的“受忽视的大众”(ignored mass),甚至被矮化为有如兽群(herds)般的次级地位。这种赋予交战双方不同比例的死亡描写,展现出另一层次上的二元对立“人:非人”,划分出截然二分的疆界,不仅赋予双方彼此迥异的角色光谱--美军是人,索军是兽,两军交战的情境,恰如片中美军乘坐直升机在草原上猎杀狮子的景象-也更易于引使观众选择走进“认同美军、同情美军”的行列。

  注2:john fiske,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routledge: 1990, p.116。

  注3:值得一提的是,在另一部战争巨作《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中,不论是美军或德军的死亡,均获得较为人性化,贴近真实、自然的呈现。

  注4:“阿富汗主义”原是《杜沙论坛报》(the tulsa tribune)总编辑琼斯(j.l. jones)于1948年提出,藉以嘲笑美国某些报社主笔怕惹麻烦,而专门找些无关痛痒的题材大做文章;后于1974年,由曾获普立兹新闻奖的《纽约时报》记者卢卡斯(lukas)所借用,说明某些美国媒体在报导国外消息时,常有一个主观意念-新闻中所牵涉到的国家或地区,距离美国本土愈远,就愈不重要,报导的立场也就愈不客观。见彭家发等著《新闻学》(空中大学:1997,页474。)

  族群差异的影像表述与种族意识形态

  在《黑鹰计划》中,种族对立(主要是黑人-白人对立)的冲突因子深埋在交错复杂的叙事内容与符号结构当中,也明显构筑出另一层的二元对立架构。

  首先,在影片中双方人口的种族组成上,索国民兵及人民全数为黑人所扮演,而近百名的美军精锐部队当中,只有一名黑人,其余皆为白人所饰。这或许与“战争发生在非洲”的实际地域性有所关联,从而形成壁垒分明的黑白对立结构。因此,或许人口组成比例上的差异,在此未必能真正有所象征,让我们进一步检视不同种族在《黑鹰计划》中的形象再现。

  其一、战争的过程中,美军(白人)人数虽远逊于索国民兵(黑人),但却是一批训练有素、配备精良、纪律清明、严守人道立场的优秀菁英(注5);反观索国民兵则被刻画为一群素质低劣的散兵游勇、手无长物的激进暴民,作战漫无章法,手段残酷,烧杀掳掠,漠视人权。

  其二、影片内容虽然勾勒出索国人民(不只是民兵)对于美军的仇恨行为(如群众拿着石头、棍棒痛殴美军),但却未曾有解释该仇恨源由的只字片语出现,造成去脉络化的“真实片刻”(reality of moment)。于是画面只见“索国人民围殴美军”、“黑人攻击白人”的片段情景,无从得知仇恨背后的完整历史肇因,极易让观众直觉地对于黑人与非洲国家产生负面的意义及形象构连。

  而去脉络化的、片断的真实再现,实乃任何时代的权力主控者据以书写/重书写历史,将自身抽离旧有的、不利的历史条件,并煽动大众排外情绪的重要宣传策略。也正是乔治·欧威尔(george orwell)在其名著《一九八四》中所重申的:“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注6)

  其三、在影片中,美军一再地约束部队队员开火的适当性,不可任意杀害无辜(特别是妇女和小孩);但是索国人民在影片中的呈现,却是不分男女老幼,皆出现持枪与美军作战的画面。一方面,在去脉络化的片断影像再现之下,我们几乎无从得知为何索国人民对于美军有如此血海深仇,以致所有人民皆奋起抵抗(依索国的立场);另方面,在影片的符号组合里,观众所直接目击的是“索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都对美国人开枪射击”的视觉报导。这样的再现符号,在隐含义上形构出“美军是人道的”、“索军是残忍不仁的”的迷思,潜藏着特定型态的种族主义,并且复制了美国主流社会对于“非白人”(non-whites)的刻板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片中一幕索国妇女拿起枪械将要对美军开枪时,却被美军射杀的景象,开枪射杀这名索国妇女(黑人)的,正是美军当中唯一的一名黑人成员。换言之,“妇女持枪杀人”、“男性枪杀女性”这些有违主流人道价值的行为,完全交由黑人角色承担,而白人美军则巧妙地避开这些有损自身形象的举措,维护了美国人/白人在媒体中所一贯保有的“文明、现代、善良、有礼、理性”等道德形象(注7)。

  再者,影片中对于索国人民(黑人)的形象再现,仍然处处可见“原始、不文明、贪婪、邪恶、不理性、愚蠢、野蛮”等美国媒体对于黑人族群不利的传统刻板形象(注8)。《黑鹰计划》对于白人/黑人、美国人/索马利亚人的差异形象建构,不仅又组成另一层次的二元对立,构筑一套优势族群对于弱势族群的符号贬抑(symbolic degradation)(注9)强加于黑人身上,也框限了全球大众对于黑人(特别是非洲国家的黑人)的认知角度,扩深其他种族与黑人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更使得吊诡的族群优越/自卑感、主/从关系愈发根深蒂固,并维系现有主控阶级(美国白人)的正当性及权威性。

  注6:george orwell,《一九八四》,邱素慧译。(万象图书,1999),页312。

  注7:michael o’shaughnessy, media and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237.

  注8:ibid. p.229-237.

  注9:“符号贬抑”(symbolic degradation,英文为笔者所加),系由张锦华教授根据gaye tuchman的“符号消灭”(symbolic annihilation)所衍生而来。但张之原意系指“女性地位的逐渐提升,媒体无法”消灭”,但媒体所依据的传统父权体制价值观,仍具有贬抑女性地位的符号表现。”(见张锦华,《媒介文化、意识型态与女性》,正中书局:1994,页144)然而,笔者在此引伸其意,扩大为“任何依附着一套特定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如白人中心主义)的论述系统,试图贬低特定族群(如有色人种)的社会地位所做之符号建构及再现,均属之。”

  结语

  电影是一国得以宣扬本国文化、推播理念价值、进入历史论述空间中取得自我诠释权的文化产业。透过各国电影工业的全球行销,我们得以透过各国产制的电影文本来认识各国独具的文化内涵、社会价值与生活空间。因此,理想的电影乌托邦理应是全球各国均有能力自制在地的电影文本,推向国际舞台上百家其鸣,共同激汤创造兼容并蓄的全球性文化。

  但是在既有之不平衡的政治经济秩序中,这个乌托邦无法也无从存在。当代的政治经济强势国家,凭恃其高度发达的影视工业,往往成为全球秩序的缔造者、各国历史的代言者以及世界历史的记录者。透过影视产品的全球倾销,传递所欲的意识形态,构连普世性的共识(consensus)与通识(common sense),形塑出有利于统治霸权延续的优势氛围。

  当代的西方资本国家即为显例,而《黑鹰计划》正是负载上述使命的影视产品典型--不论这种使命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或许这样的说法略显泛政治化,但笔者并非以政治目的论的视角来评析《黑鹰计划》,而是企图透过文本中影像符号的组合以及叙事逻辑的分析,来论证《黑鹰计划》中所隐含的优势价值与迷思。

  黑鹰直升机虽然坠落了(black hawk down),但美国白人却经由影片的宣传与建构,维持高阶的世界地位(white american up)(图/文:dboy)。

  相关专题:黑鹰坠落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