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搜索引擎 | 主题社区 | 都市生活 | 竞技风暴 | 财经纵横 | 科技时代 | 网上购物 | 网站地图

 
 
新浪军事

军事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还能不能以劣胜优?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8月30日 中国国防报

  高技术条件下以劣胜优时有所见

  □某师师长黄庆宇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历来的经验,就是用劣势装备打败优势的敌人。”从古至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比比皆是。中国古代的楚汉成皋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内战,中国近代的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都是以劣胜优的实例。那么,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还能否以劣胜优呢?从二战之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看,以劣胜优在战场上仍屡见不鲜。

  马岛之战中,英军导弹驱逐舰装有世界上一流的火力、电子、雷达和反导弹系统,但却被阿根廷利用比较落后的飞机,采取超低空飞行的战法,发射“飞鱼”导弹,一举击沉了。

  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经常侵入我国领空进行挑衅,并使用了新型“火蜂”式高空侦察机,窃取情报,吹嘘“世界第一流的侦察机,中国没有人能对付”。敌机飞行高度在1.83万米,由长距离少转弯的平直飞行,变成曲折的多转弯飞行。在这个高度,我军的飞机速度小,抖动厉害,飞行状态不稳定,只有几秒钟时间可用。我军飞行员采用以逸待劳的战术进行截击,每每都是在快要相撞的时候才开火,以精湛的技术和勇敢精神弥补了装备的不足,几次击落了美军的侦察机。

  在去年的科索沃战争中,大家更是有目共睹,南联盟军队成功地击落了美国F-117A隐形飞机,打破了F-117A不可战胜的神话。

  毛泽东早就说过:以劣胜优,“观之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而益信”。纵观古今中外以劣胜优的各种战例,不难看出,只要立足现有装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指战员的素质,找到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有效办法,用“剑法”之长来弥补“剑身”之短,是完全可以取得战争胜利的。

  “以劣胜优”源远流长

  □某师副政委臧思怀

  以劣胜优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人民军队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以劣胜优的历史。

  追溯历史,“以劣胜优”一词发源于我国古代的殷、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代,明确提出于资产阶级军事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最终由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完善成为科学理论。

  早在我国古代的殷、周和春秋战国时代,以劣胜优的思想萌芽就已经产生了。《易经·履》记载:柔履刚也。“刚柔相易”的思想奠定了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初始思想基础。春秋时期,老子力主“柔弱胜刚强”。春秋末期军事家孙武吸取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提出“弱生于强”的思想,并提出“以谋取势”、“择人而任势”的观点。

  明确地提出优势与劣势概念,是在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到18世纪资产阶级军事理论体系形成时期。早期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包括英国军事家劳埃德以及法国的拿破仑都明确地使用了“优势兵力”的概念。德国的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进而提出了“全面优势”的概念,并着重论述了“数量上的优势”。但他们还没能解决劣势转化为优势的问题,也没能提出以劣胜优的思想和命题。

  将以劣胜优作为全局的问题加以科学地解决并形成完整的理论,始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而形成于毛泽东。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唯物史观充分肯定了政治和民众在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奠定了以劣胜优理论的坚实基础。恩格斯在评论拿破仑战争时,将以劣胜优作为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提了出来,提出将全局劣势转化为局部优势的思想。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进行了科学总结,形成了一整套以劣胜优的理论,并且把以劣胜优牢固地建立在人民战争的坚实基础之上,将其作为一个全局性的根本问题提出来。

  纵观历史,以劣胜优,源远流长。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我们只要继承我军的优良传统,立足现有武器装备,探讨以劣胜优的招法,搞好科技练兵,就一定能实现“打赢”的目的。

  不要认为装备优势就一定能打胜仗

  □某师装备部长崔利民

  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两场局部战争,让我们认识到:在进行军事斗争准备的过程中,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无疑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但并不是说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就一定能赢得战争的胜利。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早就认为,战争的胜负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即使有先进的武器,如果作战思想、作战方式落后,惨遭失败的事例也屡见不鲜。针对沙俄军队在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中的失败,列宁曾辛辣地指出:“现代化水平的武器装备,对于腐朽透顶的沙皇军队来说,不过是一座华丽的坟墓。”新的科学技术和新式武器装备的拥有者,往往不一定是最新作战方法和作战理论的创造者。火药是中国发明的,但率先利用这一成果进入热兵器时代的是几百年之后的欧洲。英国人利用其先进的工业成就称霸海洋曾持续一个多世纪,而系统提出“海权论”的却是美国人马汉。英国人最早将飞机应用于战争,而系统提出“制空权”理论的却是意大利人杜黑。所以说,不要认为有了装备优势就一定能打胜仗。对付优势装备敌人,只要我们善于扬长击短,照样可以打胜仗。

  纵观我军的历史,一直是在“剑不如人,剑法高于人”的情况下克敌制胜的。在去年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军队采用假目标、假阵地等隐真示假的手段,骗过了北约高技术武器的打击,削弱了敌军的优势,大大提高了自身生存能力,使北约部队速战速决的战略失败。这同样也说明,高技术条件下,胜负不仅仅决定于武器装备。

  种种事例表明,高技术武器装备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我们只要加强对新的作战理论和作战样式的研究,努力造就具有高科技意识、高知识结构、高技术技能的新型人才,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新浪推荐
读新浪新闻 得手机大奖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星光无限俱乐部
俄罗斯核潜艇沉没北冰洋
马明宇登陆意甲
2000高考专栏
悉尼奥运神秘特使降临北京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