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搜索引擎 | 主题社区 | 都市生活 | 竞技风暴 | 财经纵横 | 科技时代 | 网上购物 | 网站地图

 
 
新浪军事

军事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长篇评论:美国也有军事“软肋”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7月26日 军报网

  引言:在即将过去的不太平的20世纪,世界上哪儿有“热点”,哪儿便有美军的身影:从屡屡空袭伊拉克到用导弹袭击阿富汗和苏丹;从入侵索马里到武力迫使海地军政府下台;从轰炸波黑塞族阵地到对南联盟发动长达78天的“科索沃战争”……可以说,"四处插手"、"炫耀武力"、"外科手术打击"、追求"零阵亡",已成为近年来美国展开军事行动的最大特点。美国真的就那么强吗?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军事上的超级强国之一。特别是冷战以后,美国显然认为,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它在政治和经济上如果还不足以充当世界领导的话,那么在军事上应该是当仁不让。因此,近年来美国在战略构想、地区安全结构、对待"胡作非为"国家的威胁以及高技术军事控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设想和安排,行得通吗?在全球各地炫耀武力已是力不从心,同时打"两场战争"的战略陷入尴尬境地;作为一个信息优势大国,美国的信息战准备与筹划并不轻松;实力虽有优势也不是毫无隐患;对太空的控制美国并不占绝对优势。21世纪美国在军事上也有许多"软肋"和战略弱点存在。“两场战争”--军事超级大国能打得下来吗?

  “同时打赢两场大规模地区战争”的战略成为美国军事战略的核心,始于冷战结束后不久。1992年,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一项称作"基本力量"的计划,"两场战争"战略作为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次公之于众。事实上,这一战略是在用一种强制性的逻辑来证明其存在的必然性和持久性。冷战刚刚结束,美国便设想要担任"世界领袖",并认为任何军事战略如果使美军失去了应付少于两场战争的能力,将很快使之变成一个"没有战争"的战略,从而失去存在的意义。1997年5月美军颁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就明确写道:"如果美国失去了这种能力,我们作为全球超级大国、盟国安全伙伴和国际社会领袖的地位将受到怀疑。"可见,所谓的"同时打赢两场大规模地区战争"的军事战略,实际上就是要给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实现称霸全球的野心撑腰壮胆。

  按照美军目前的实力,从理论上讲对付两场"大规模地区战争"仍然是足够的。但是,美国不少军事战略专家认为,目前美军的战备状况已经不能与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之前同日而语了。这其中除了兵员不足、训练滑坡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自90年代以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插手、胡乱用兵。而这种频繁用兵,已使美军上下普遍感到了疲倦。1997年,美国空军的调度次数是1989年的四倍之多,曾任美国空军副参谋长的托马斯·穆尔曼抱怨说:"冷战结束的时候,没有人会料到我们要在南北半球同时执勤。从1995年起,几乎每一名空军士兵都到过波斯尼亚,而空袭伊拉克更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其实,这是萨达姆给我们脖子上套的一条链子。"新任陆军参谋长新关也深有感触地说:"我服役34年了,还从来没见过陆军像现在这样忙!"1998年美国空军的几家研究机构联合发表报告指出:美国空军只能勉强维持监控伊拉克"禁飞区"和执行其他类似的"紧急任务",根本就谈不上"同时打赢两场大规模地区战争"。海军作战部长杰伊·约翰逊也抱怨:"我们从来不是按照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大规模地区战争的原则来建设海军的,我们只是为了应付日常的紧急事务而朝着‘存在'地区不停地流动。"

  去年年底,美国五角大楼开始着手制订将于2001年出台的下一个《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据透露,新的防务评估报告仍将以"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大规模地区战争"的军事战略为基础。然而,一度令美军"耀武扬威"的"科索沃战争",却让军方不少高层人士开始对这一战略产生了动摇与怀疑,有人甚至反讥道:"一场战争都太多了!"而今年2月上旬发生的黑客对美国顶级网站的攻击,更让军事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战略已经过时了!"那么,放弃"两场战争"的战略可能吗?可这是一面扛了整整10年,让美军耀武扬威的大旗,对于一心要把"美国价值观"推广到全球的白宫和五角大楼的官员来说,又怎么舍得把它撂到一边去呢?!信息战争--信息优势大国能有恃无恐吗?

  信息战争有时也叫电脑战争。它的基本特征是全面利用90年代开发的各种新奇信息技术,对敌方军用与民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进行快速、隐蔽和摧毁性的破坏,使敌方军队联络中断、指挥失灵、士气瓦解,其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也将出现大乱,最终使攻方达到先发制人和兵不血刃的目的。

  近年来美国积极筹划打信息战争。这种在信息化时代条件下出现的新型作战方式无疑将对军事思想、战略方针、国防建设、部队编制、武器装备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美国一方面对于它有能力发动这种战争踌躇满志,同时又为自己可能成为更大的受害者而忧心忡忡。

  首先,对信息技术越依赖,危险就越存在。美国的信息基础设施易遭攻击,并且形成前所未有的弱点。美国最近发表的《国防科学委员会特别工作组关于信息战的报告》指出:"对于许多国家来说,进攻性信息战是有吸引力的,因为同开发、维持和利用先进军事能力相比,其成本低廉。收买对方内部人员、仿造情报、篡改自信和向联结全球分时电信基础设施的信息系统投放逻辑武器,这些都无需付出多少代价。后一种办法尤其有吸引力。有关如何利用商业计算机软件的设计特点与安全上的漏洞的最新信息,都可以从因特网唾手可得。"据透露,在海湾战争期间,布什政府曾一度考虑破坏伊拉克政府处理财务的计算机系统,但遭到中情局的坚决反对,其理由是美国的弱点更多,害怕遭到报复,这正像它不敢暗杀敌方领导人一样。

  其次,美国不能垄断信息战争的技术。用于进行信息战争的微型传感器、视频监视器成本很高,但用于袭击这种信息系统的大部分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却很便宜。随便什么人在随处可见的计算机商店就可以把自己武装成为信息战争武士,而且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国防部前任通信工作负责人唐纳德·拉扎姆认为,"几个头脑灵活的人加上计算机工作站和调制解调器,就可对敌方造成生命威胁的经济混乱。因此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能打信息战争的不一定是大国、富国,在这方面穷国比技术先进的国家发展得更快。"此外,美国更容易遭到信息攻击。美国当前是应用信息技术最广泛最普遍的国家。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约翰·麦克柯奈尔指出:"美国比其他各国更容易遭到计算机入侵者的进攻。"空军军事学院教官理查德·查弗兰斯基认为:"当美国热衷于谈论信息战争的巨大潜力时,它要反躬自问。"军方则担心军队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可能成为美军防御的一个缺口,美国在信息战争的武器竞赛中可能成为输家,最终会出现一起"电子珍珠港"事件。1994年美国政府的联合安全委员会就指出,美国在信息战争中的弱点是"90年代乃至下世纪的主要安全挑战。"实力优势--世界军事强国能高枕无忧吗?

  冷战以来,美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强国,军力全球遍布,武力频繁展示,高技术兵器炫耀战场。然而从近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的表现来看,美军在作战和建设中仍存在许多弱点:

  首先,美军高技术武器装备对气候条件和战场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因而恶劣气候和战场环境都影响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作战飞机先后发生了多起攻击己方部队人员的事件,造成己方人员伤亡。在对南联盟空袭中,美军战机发生了机毁人亡事件,先后有两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训练中因气候原因发生事故,还发生10余枚巡航导弹误击平民区的事件。

  其次,由于美军武器装备数量多、种类杂、技术化程度高,因而后勤、技术保障消耗大,代价昂贵,再加上各军种的武器装备各自采购,自成体系,给维修保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前几年约有83.4%的飞机能够执行任务,目前下降到74.6%。陆军在欧洲的一些卡车已经行驶了100万英里以上,海军和空军的部队不得不拆除一些飞机上的可用零件供其他飞机使用。连美国人自己也认识到这将危及到自身的调动、部署、作战和打胜的能力。

  三是美国正面临着自越南战争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兵源危机。据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载,美陆军截至1999年9月底,已连续两年未完成新兵招募指标;美空军也不得不为招募新兵而第一次在电视上做商业广告。海军也是在降低了招募标准以后才勉强达到征兵目标。

  此外,美军目前人才流失严重。像空军有许多飞行员跳槽到薪金较高的地方民航公司,导致美军飞行员极为短缺,预计到2002年空军将缺少飞行员1200名。海军的问题更加严重。美海军中级军官的数量通常应维持在总数的38%左右,但目前在舰船和潜艇上服役的中级军官人数分别仅占海军全部中级军官人数的25%和32%。另据美总审计局的一份报告称,美陆军的10个作战师已经有5个没有足够的少校、上尉、军士、坦克手和炮手。美一名高级军官不无忧虑地指出:高科技人才外流问题对美军战备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因为在许多情况下,离开军队的是最有价值、同时也是最难代替的人才。和地方公司征招人员不同,军队不能简单地在报纸上登一条招募新编程员或喷气式飞机机师的广告就能征招到满足需要的人才,而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培训才能使用。控制太空--太空技术大国能独织天网吗?

  美国是最早把军事触角伸向太空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美在军事上对太空的依赖越来越强。一些军事分析家认为,到2010年美国公司可能会向太空投资5000亿美元,军队将被号召起来保卫美国在太空的利益,就好像18世纪时组建海军以保护海上贸易一样。航天司令部的远期规划指出,"美国在太空的利益和投资必须得到充分的保护,从而确保我们国家在太空的行动自由。"从技术上来说,美国的能力仍然是世界最佳。500英里高空处的勘测卫星据认为可以辨别出地面上6英寸大小的物体。还有一些卫星是使用雷达穿破云层和伪装拍摄图像。而随着世界其他地方越来越了解太空,即使是美国间谍卫星,这一颗颗多年来美国情报系统王冠上的宝石,也开始变得不那么有效了。加拿大航天局计划在2001年发射一颗雷达卫星,其性能几乎和五角大楼的"长曲棍球"间谍卫星不相上下。那些处于监视之下的国家已经通过分析美国的战术、制订跟踪卫星的办法学会如何躲避美国人的眼睛。比如1998年,当印度官方准备爆炸一颗核炸弹时,他们预计到美国卫星经过他们头顶上方的时刻,就在那段时间内把工作人员转移到室内。印度官员还在几百英里以外建立了一处防空导弹系统测试场地以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他们准确地猜测到美国分析家会给卫星发出信号,令卫星放大观察倍数监视该地区。当印度核试验一发生,批评人士就称之为多年来最严重的情报失败。

  而对于那些永远无法和美国用坦克对坦克、飞机对飞机的办法打赢仗的潜在敌人来说,攻击美国的太空系统可能是一个诱惑力无法抗拒的选择。其部分原因在于五角大楼在军事行动中对太空有极大的依赖性。现在俄罗斯一家公司已经开发出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统干扰仪,自称有效范围可达150英里。在莫斯科一次军火展示会上,这家俄罗斯公司展示了一幅伊拉克地图,地图上标着要在伊拉克全国范围内阻断全球定位系统的信号需要多少台干扰仪。从理论上来说,这样做会使美国武器不知所措。

  另据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的一家智囊团--外交政策分析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印度正试图从俄罗斯购买反卫星激光器。伊朗和朝鲜正在开发的新型弹道导弹也是一大威胁。使用这些武器将一些大号铅弹之类的简单玩意散射到地球上空高达1500英里范围内、勘测卫星运行的地球轨道上,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连环相撞,因为在以每小时1.7万英里的轨道速度运动时,即使是小物体也会造成灾难性的碰撞。太空观察家们甚至担心,某个刚愎自用的独裁者可能会把一台粗制滥造的核设施捆绑在火箭上,让它在太空中爆炸。这类爆炸可能对地球上的人无害,但是五角大楼估计,如果爆炸发生在适当的高度,辐射可能会灼伤低地球轨道上的所有卫星。

  总的说来,冷战后美国成了独一无二的军事超级大国,其全球战略也较以往具有更加明显的扩张性。如果将美国对外战略的态势比喻成美国国玺上的展翅白头鹰,那么这只鹰一爪握箭,一爪握橄榄枝,软硬兼施,睥睨一切。的确,美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构建了有利的战略态势,但正如美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遇到的挑战一样,美国在军事上也不是无懈可击,存在的诸多弱点和"软肋"在"四处插手"和"不安份"的举动下,是否会成为溃千里长堤的小小蚁穴呢?我们不得而知。(国防大学 王虎成)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新浪推荐
特别报道:协和式客机在巴黎上空坠毁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2000高考专栏
马明宇登陆意甲
沪深股市2000年中报
网上学电脑学上网
新浪网勤工俭学信息留言版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