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鲜再发震源深度0公里地震谈朝鲜核武发展战略

2017年09月24日 12:59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观察者网

  原标题:一周军情:朝鲜核试验的“求和”价码

  就在昨天,朝鲜咸镜北道丰溪里再次发生了3.4级且深度为0公里的地震,又一次引发了大家的关注,虽然对于这次地震是不是核试验还存在疑问,但朝鲜的核战略显然还会随着美朝的隔空骂街和这一系列的意外继续下去。

  昨天下午16时29分,朝鲜东北部发生了3.4级地震,震源深度0千米。由于常见的自然地震震源深度95%都在10公里乃至更深的地下,加上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中心经纬度为北纬41.36度、东经129.06度,与此前朝鲜6次核试验所在的范围极为接近,因此中国地震台网很快做出了疑似核试验爆炸的推测。

  不过韩国方面宣布的情况却并不一样,韩国气象厅在随后对外宣布时称,韩国在朝鲜发生的地震中明显观测到在自然地震中出现的P波和S波。通常发生人工地震时会出现声波,但此次地震中并未观测到声波,因此宣布此次地震是天然地震。不过韩国也表示,由于中国测得的各项参数都和韩国不一样,考虑到两国地震测量技术水平的差异,他们也会研究中方的探测结果。一海之隔的日本则表示本国离得太远,这种小规模地震实在测不出来;美国也不敢明确说是不是地震,只是表示会继续研究。

韩国气象厅报道的是3.0级地震韩国气象厅报道的是3.0级地震

  考虑到金正恩前天刚刚亲自发表了讲话,宣称自己要采取“超强措施”,朝鲜外相则自作主张解读其为另一次氢弹试验。这次地震出现的地点和强度都很让人感到紧张——这件事儿上,瞎猜到底是地震还是核试验,是氢弹试验失败还是仅仅试验扳机都没有什么用,等权威机构或者朝鲜自己宣布才是稳妥的。

  无独有偶,周五下午,有好事的军迷借中国1980年向南太平洋试射洲际弹道导弹(当时中国政府称呼为运载火箭)前对外发布的预告,炮制了一版“朝鲜版”的洲际导弹发射通告,并发到一个QQ群里以图娱乐,随后这个看起来很机灵的消息就被扩散到了许多QQ群里,笔者所在一个军迷群也没有幸免,而这个充满“大佬”的群里在看到消息后的前几分钟里,竟然没有任何人对这一消息是否存在表示质疑。尽管随着想去看消息原文的人稍加查阅,这一消息就被证明是子虚乌有。

整个段子完全照抄1980年东风五首次试射的新华社播报内容整个段子完全照抄1980年东风五首次试射的新华社播报内容

  但无论是这个玩笑,还是昨天这场不明不白的地震,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朝鲜的导弹威慑也好,所谓的核试验威慑也好,到了今天,已经不再有人认为只是如哈马斯“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这样的空洞豪言,而是一件真实存在且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不过借此机会,笔者倒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朝鲜核武器和弹道导弹战略的观点。笔者前几天了解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吴日强教授在日前一次小规模演讲中的观点,并且深表赞同。他提出根据朝鲜核武器和导弹的发展阶段及其技术需求,朝鲜当前进行核试验和导弹试验的政治逻辑在于威逼(compellence)而非吓阻(deterrence)。而对于普通的媒体乃至欧美日韩的一些研究中,这两个词则因为被核威慑这个常见而流行的名词所混淆。

  所谓吓阻,其所涉及的英语词汇实际上与威慑相同,本质意义上表达的是一种防御性的拒止。一般的核威慑强调的是在拥有核武器后,因其可能对敌对国家造成的巨大损失而使其慎重考虑甚至放弃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或者使用核武器攻击。从这个意义上,英国、法国、中国以及巴基斯坦甚至以色列的核武器从一开始到现在基本都属于这个“吓阻”的范围,而所谓的“威逼”,则是试图通过研制、试验、装备甚至使用核武器来获得或者声索一些具体的利益。这一点上,美苏两国的核战略在其本国强势的时候,都多少有过这种“威逼”的情况,所少类似我们传统上所说的“核讹诈”。相对而言,印度的核战略则比较纠结,因为按照这个分法,外界看来印度核武器的研制主要出于“威逼”,即针对巴基斯坦的角度,而印度本国在1998年核试验后自己声称的则更倾向于“吓阻”。之所以要强调自己声称,是因为的确国际上没有那个国家认真打算对印度实施全面军事入侵或者对其实施核突袭,其核武器在安全上的所需要的理由更像是故意编造出来掩盖其“威逼”本质的说辞。

印度1998年的连续核试验既不符合核试验的一般研究需求也不符合当时印度面临的国际局势,根本没有任何必要印度1998年的连续核试验既不符合核试验的一般研究需求也不符合当时印度面临的国际局势,根本没有任何必要

  朝鲜研制核武器和试射弹道导弹的目的,外界传统上一直也认为是一种“吓阻”,这一层理由其实很好理解,外界敌人对朝鲜的全面高压以及各种层面的军事入侵手段和准备,都让朝鲜对于本国政权的存亡有着极大的危机感。而朝鲜经济的衰落和外部军事援助的基本断绝,则让朝鲜继续冷战时期的道路——通过升级本国常规武装力量抵御外来威胁的可行性基本消失。朝鲜升级本国常规武器首先会遇到技术壁垒,而即使突破了技术瓶颈或者获得外部援助,想要负担全面更新现代化常规武器的开支也是朝鲜做不到的。比起研制核武器的开支,让朝鲜凑出外汇,用S-400或者HQ-9布满半岛,再买上一套完整的防空指挥系统和上百架枭龙,再配备相应的先进陆海军装备显然是痴人说梦。正应了“是,首相”里汉弗莱的那句话:“常规武器太昂贵了,按一下按钮要便宜得多。”

  如果朝鲜仅仅满足于装备吓阻用的核武器,那么核试验也好弹道导弹也好,其最优先的目的就是武器使用化和产品批量化。由于日韩近在咫尺,且有足够的驻韩美军和驻日美军作为“人质”,朝鲜核威慑的武器实战化思路本来可以参照以色列。按照朝鲜在90年代就拥有批量生产射程覆盖韩国的火星-5/6弹道导弹,朝鲜在研制和量产实战化核弹头后,只要搞定射程覆盖日本的弹道导弹,就足以完成核威慑或者说吓阻的目标。从这个角度看,金正日时期朝鲜引进R-27技术和研制火星-10弹道导弹的目的,就在于构建完整的覆盖日韩的核威慑体系。而金正恩时期研制成功的机动发射型北极星-2固体弹道导弹则是这一体系的性能提升。当然,以朝鲜目前的核武器和导弹产能,这一体系显然还没有完全构建完成。

朝鲜首都平壤阅兵式上展出的“北极星2”型中程弹道导弹,图片来源:新华社朝鲜首都平壤阅兵式上展出的“北极星2”型中程弹道导弹,图片来源:新华社

  但是在金正日执政后期,随着朝鲜从中国引进WS51200发射车并启动火星-13远程弹道导弹,朝鲜的核战略实际上就开始发生了变化。即使这火星13最终没有出现,而是被火星-12和火星-14两个独立的导弹项目取而代之,这一变化也没有任何改变,那就是通过谋求理论上攻击美国本土的能力,来实现比保卫本国更进一步的目标。具体的目标为何,朝鲜并没有明确说明,但无论是让美国确认朝鲜政权的安全,还是要美国解除对朝制裁,甚至向美国讨要经济援助,这都是仅仅保卫本国的中短程核导弹所做不到的。

然而近几日试射所表现的对美国本土的威胁能力,反而更能达到朝鲜的目的然而近几日试射所表现的对美国本土的威胁能力,反而更能达到朝鲜的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周边国家面对朝鲜的这种威逼,最有利于地区形势的处理形式,可能就是不加任何处理,而不是像美日韩这样一有风吹草动就搞个大新闻。毕竟威逼者最得意的,就是其威逼对象作出反应。而这样的处理方式需要的不仅是极强的战略定力,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坚持不变的国家策略,想要做到这一点,对于美日韩等国来说,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