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载人航天总设计师周建平称航天器接近时最紧张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30日 10:08  北京晚报微博

  一本厚厚的“太空对接故事”放在手头,一张和蔼的笑脸,54岁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带着温和、自信与从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天宫一号即将发射之际,与新华社记者对面而坐。此次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技术的特点是什么,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中国载人航天未来远景如何?5年前接替王永志出任总设计师的周建平娓娓道来。

  最大特色

  少花钱 多办事 效率高

  “中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国载人航天一贯的优势和特色。”周建平说,“美国和俄罗斯当年一次试验只解决一个问题,而我们这次飞行试验除主要任务交会对接外,还可达到3个目标。” 

  一是缩短了空间实验室的研制进程。

  二是对空间站关键技术提前进行了验证和积累,天宫一号将试验空间站必需的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中的关键单项技术,其控制技术、电源技术、推进剂贮箱技术等经一定改进完善后,可直接用于我国未来的空间站上。 

  三是我们将在目标飞行器上开展多项科学实验。

  最为紧张

  缓冲拉紧锁紧须一气呵成

  周建平说,天宫任务给从未涉足这一领域的中国人提出了三大挑战。

  第一是测量。由天链一号卫星、国内外16个陆基测控站以及3艘远望号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具备对飞船和天宫一号的准确测定轨和轨道预报能力。但当两个航天器相距只有数十公里时,测控网无法对他们的相对位置提供更精确支持,需要航天器之间互相配合,逐步接近。虽然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微波雷达、激光雷达、图像测量等技术,但地面无法完全模拟太空环境,所以能否成功还要通过此次试验来验证。

  第二是控制。首先是控制精度,飞船必须在两个飞行器相接触前,将与目标飞行器的横向偏差控制到若干厘米范围。其次,送入太空的每一公斤甚至每一克重量,都是精打细算、十分珍贵的。如何消耗最少的推进剂完成交会对接,也是重大考验。如果消耗过多推进剂,就会影响航天器寿命,甚至导致失败。

  第三是对接。经过复杂的测量和控制过程后,两个航天器终于越挨越近了,这个时候是最紧张的时候。航天器上捕获机构像钩子一样,实现两个飞行器的捕获,此后,缓冲、拉紧、锁紧这一系列动作必须一气呵成。稍有闪失,每秒7.7公里高速飞行的航天器可能就会酿成重大事故。

  最大风险

  就怕有没想到的地方

  周建平说,交会对接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风险最大的一次。“由于我们从没搞过、没有经验,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可能导致我们还有认识不到位的地方,这才是最大的风险。”

  历史上的航天事故,绝大多数都发生在事先没有想到的那一点。周建平说,“我们的指导思想就是在全力以赴保证设计正确,保证地面试验验证真实、充分,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想到及没想到的各种意外,做足应急预案。”

  最为关键

  交会对接成功才能建空间站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从天宫一号到神舟八号、九号、十号,周建平说,“这一切,都在为建设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做准备。”

  下过乡当过矿工的周建平,或许并没想到这一生竟然拥抱太空。然而,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他个人最大的愿望是:“建造出一个让全世界华人自豪和骄傲的中国空间站,造福人类。”

  周建平说,“国家已经批准立项建设空间站,我们正在进行方案论证。”交会对接,是建造空间站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关键技术,迈出这一步,空间站指日可待。

  空间站可以提供地球上不具备的科学研究平台,其微重力、高真空等条件对材料学、生物学、制药具有特殊意义,其高位置的优势对地球科学、外太空探索极有意义,可以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周建平说,“中国的空间站,不仅是中国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也会敞开大门为世界各国科学家提供平台,为世界科学进步,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本报综合新华社消息

(编辑:SN003)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天宫 一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