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近年底,回顾中国民航的2010,“航班延误”成为关键词之一。如何破解“航班延误”的困局已经成为中国民航强国之路上不可回避的难题。诚然,有民航局重拳出击整治航班延误的举措,有航空公司各种赔偿政策的出台,也有诸如延误赔偿保险等服务创新的实践,但笔者认为:整治航班延误最好的办法是运用市场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综合航班延误赔偿方案。下面,笔者此方案的实施加以阐述。
航班延误的原因种种,有非适航天气的影响、有航空公司运力调配、有航空飞行管制、有机场突发安全事件、有个别旅客延迟登机等来自于纷繁主体的可控或非可控因素,但最终的结果都造成航班不能按时起飞即航班延误的事实。旅客是航班延误利益显性受损方,由于时间的延迟性和不确定性给旅客的行程安排带来极大的时间成本;其实由航空公司、民用机场、空中管制及保障部门所构成的民航系统也存在利益损失的,体现为航班延误利益隐性受损方。延误班机的保障和操作成本将远高于正常航班,具体表现为:延误将导致航空公司增加后续航班协调难度、引起民用机场现场管理负荷激增、致使空中管制产生空域调配拥挤、带来地面保障部门的工作强度超限。总之,航班延误导致一个多方共输的局面。因此,思考航班延误解决办法的出发点不应只是着眼于维护旅客利益层面,更有意义和价值的着力点应是本着基于通过避免航班延误达到降低民航系统损失的层面来思考问题。
由航班延误所引起的突发事件双方往往表现为旅客和航空公司的矛盾乃至冲突。其实造成航班延误的原因并非完全来自于航空公司系统本身,非适航天气的影响、有航空飞行管制、有机场突发安全事件、有个别旅客延迟登机等原因都是航空公司不能控制的非系统原因,航空公司承担了过多非其内部系统原因所带来的后果。航空公司承担各种非航空公司原因造成的延误成本是不合理的,目前只在航空公司对旅客赔偿额规定上加以调整的办法自身就存在问题。让一个受害者赔偿另一个受害者的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解决航班延误的方案应是从民航全系统层面的加以探讨,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力争帮助航空公司尽量减少航班延误而不是通过行政法规惩罚航空公司。
目前,我国民航旅客运输的票价制定采用基于飞行距离成本的等级票价制,通过经济舱不同销售折扣的办法来细分消费者需求实现销售目标的最大化,通常而言,购票提前时间越多折扣越大、使用限制条件越多折扣越大。这种模式成功的将旅客时间的灵活性货币化,你需要使用更灵活的航空服务就需要支付更高昂的票价。但事实上更灵活的航空产品是基于航班时刻表上的准点或正常航班而言,旅客不应该为不准时或延误的航班支付同准时或正常航班的同样的票价。正基于此道理,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将航班的准点率作为一个参数科学合理的纳入到票价构成体系。可能有人要问:这样做有必要吗?不会影响民航的形象吗?但是,在我们没有实践甚至想到如何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航班延误现状之前,我们有理由鼓励旅客通过货币对提供准点航班服务的航空公司进行投票。通过运用市场手段来鼓励航空公司提高航班准点率要比行政管制更有效率。准点率对票价影响的幅度和对应标准需合理测算,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推进航班延误公共赔偿基金机制设立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除非适航天气原因影响外,大部分航班延误缘于民航系统内原因,旅客需要航班延误赔偿金来显示其时间损失的价值,但出资人绝不应该是旅客。中国民航可建立囊括民航系统内各相关单位、保险或再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共同参与的航班延误公共赔偿基金,基金的出资人不应该只是航空公司,还应包括引起航班延误的各个民航系统相关部门,按照前一年引起航班延误的责任比例缴纳赔偿基金,将延误责任成本显性化。这样旅客既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更有利于各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共同协调避免非适航天气原因的航班延误。即使是由非适航天气原因所引起的航班延误也可以通过相关的保险产品设计进行对冲,为旅客提供一定的经济赔偿。
推进飞行器设计改进,加快旅客上下机和行李操作速度,缩短飞机过站保障的时间。目前,飞机生产厂商更关注的是飞机的低油耗和低碳排放等问题,对飞机的过站保障程序的优化、提升飞机周转效率方面的研究投入不够。增加行李舱门数、提升行李装卸自动化水平、过站保障模块化管理等办法都会加快飞机过站效率,留给航空公司更多的协调余度,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航班延误事件发生的系统性风险。
推进航空服务改善促进委员会设立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目前,很多航空延误事件当事双方的责任判定和甄别上往往出现争议。由于民航局和航空公司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这个“裁判员”的公信力在某种程度上被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当事消费者所质疑。应该成立结构更为科学合理的航空服务改善促进委员会,由航空旅客、民航局、航空公司、机场、行业协会、消费者保护组织、律师等各专业人士组成,特别确保来自航空旅客的人数比例。由委员会探讨出延误及相关赔偿标准并进行广泛的社会意见征集,执行中航班延误标准如遇疑问由委员会出面做第三方认定工作。
正如本文开篇所讲,航班延误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民航强国之路上不可回避的难题。面对难题我们没有理由逃避,要勇于思考和创新解决难题的办法。也许有人会问:铁路运输特别是快速和普快列车也经常延误,为什么旅客反应不那么过激呢?是不是旅客偏心呢?笔者认为:这是旅客对“铁老大”的无奈,更是对民航高品质服务的期待,如果旅客对民航运输的航班延误问题也达到如此麻木的状态之时那才是中国民航真正的悲哀之日。中国民航的强国之路是需要用基于发现问题、重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步伐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的。
专家 綦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