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运用空客RNP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0日 16:56  新浪航空微博

  新浪航空讯  “空中客车中国公司产品创新日”媒体说明会于2010年8月20日在京举行。国航西南分公司培训副总经理陈东程,在会上介绍了国航在西藏阿里、青海玉树机场应用RNP技术情况。陈东程曾作为国航A139-115机型RNP验证飞行机组成员首次试飞玉树机场;首次RNP验证飞行试飞西藏阿里机场的机长。以下是全文:

  玉树机场试飞是我去的,但是首航非常遗憾,我没去。现在我给大家介绍国航在高原机场的一些经验。

  在中国高原机场的分布图上,蓝色的是一般高原,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在西北地区有一点点。颜色比较深的是高高原,目前全国有9个高高原机场,14个高原机场,国航要飞80%到90%。

  判断一个机场好不好飞,就看标高和跑道相差多少,数值相差的越少,说明机场越难飞。如果这个机场的标高是3500米,跑道只有3000米,这个机场就不好飞了。一般高原机场的标高2243米,跑道长度只有2400米,这是为什么以前每年都有飞机脱离跑道。

  我从拉萨到阿里两天的车程,在车里尽量不喝水和不吃东西,有时会睡着,有时会憋醒,正常呼吸睡着睡着憋醒,会歇两口气。飞机在这种高原机场,不要说旁边还有山了,就旁边一个石头子都没有,飞机的性能也会得到损失。

  邦达机场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这些山路终年积雪。大家可能有去过这些地方的,机场一般都是建在河谷、山谷中的,这个机场有一点区别是在山上修的机场。

  关于林芝机场,我原来认为它是全世界在飞行难度上最复杂的一个机场,可以做到No1,地形、标高、场厂、导航太覆盖、天气,林芝地区年降水量非常多,旁边是全世界排名第15的高山,前面前14位是8000米以上,它是8000米以下的老大,这个机场每年的降水很多,这是为什么我们需要RNP这种导航技术再狭窄的山谷中使用。

  攀枝花机场的修建也非常有创意。航班延误目前很多,我觉得我个人是遇到航班延误最多的一个人,现在好象说延误是一个正常现象,的确是,现在属于正班不正常,正常不正班。

  RNP系统能否缓解这个延误?回答是可以的,类似蝴蝶效应,我们可以说现在拉萨机场天气不好,可能会影响深圳到北京的航班。RNP系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通过下面的例子说明。

  谈一下国航高原机场RNP运行。2002年,在国航局的指导下,国航开始筹备RNP技术的应用。2005年4月20日,国航在拉萨贡嘎机场首次完成RNP演示飞行。截至目前,国航先后在6个机场,使用3种机型,成功完成11次RNP试飞和验证飞行。国航的RNP运行在全球航空界位于领先地位。

  目前RNP实实在在运行的机场,阿里机场用A319,拉萨机场用A319—A330,林芝机场用A319,邦达机场用A319,林芝是全世界,我估计目前也是最后一个只能用A319运行的机场。

  提高飞行起飞和着陆重量,以A319—115飞机在拉萨起飞为例。沿灵活的飞行轨迹绕开障碍物,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增加起飞重量。如果还要考虑到一台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原来是减少体类重量,能减少的是什么?油能不能减少?不行,油没了飞不到目的地。飞机上零部件可以拆吗?这个办法也还可以,但可能来回拆装比较麻烦,最容易解决的是人,不拉那么多旅客,航空公司利润就要下降。

  现在运用RNP程序,飞机可以做非常灵活的转弯,带来什么好处呢?同等的气象条件下,A319-115飞机,128座,实际上航空公司只提供126座,仅仅这样一个转弯,增加起飞重量1000公斤,给航空公司相当于增加12旅客的重量,客座率增加10%。

  我个人特别欣赏RNP,它的低燃油和减少碳排放,空客是这些大型飞机制造商里应该是很有眼光的,而且它在中国RNP的投入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确是帮助航空公司一步一步建立起RNP,RNP的确会为我们带来燃油节约,减少碳的排放,降低噪音。

  飞机在林芝机场RNP进行着陆,如果我们想象一下在没有GPS的时候,我们怎么从A地到B地,我们去看路牌。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天气不好,能见度不足50米,路上没有其它车的情况下,把GPS打开,会跟着GPS直接从A地到B地,RNP就是做的这种工作和具备这种能力。

  我不提倡把RNP看成是一个产品,实际上RNP是对机载设备充分利用、充分使用真正好的产品,制造商提供的飞机是否装载了这些飞RNP所需要装载的设备,是RNP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总之,RNP是一件艺术品,它能完全发挥了飞机机载设备的性能。

(编辑:SN003)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RNP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