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离开四川安县插队的山沟时,张继高不知道未来的导师正在同一个县里进行某新型歼击机的风洞试验,更没想到将来与这个地方还有不解之缘——1977年恢复高考进入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竟成为这里的常客。
自从进入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参加工作起,张继高就投身歼-10飞机的前身“新歼”气动布局研究。为了使设计方案在竞争中取胜,他在老同志的带领下,进驻风洞试验现场,每天24小时分两班倒。边试验,边画曲线,边分析,取得了准确完整的气动数据。然后返回成都,进行方案的优化,修改试验模型,再去进行下一轮风洞试验。
从1982年起,风洞试验现场几乎成了张继高的第二个家。有几年,因为试验,他每个月至少去安县风洞一次,一年在风洞待的时间超过100天。特别是在安县高速所,由于他常来常往,以至于和门卫、值班人员、试验分析人员以及所长都成了老熟人,大家开玩笑说:“你快成咱们所的职工了。”
1987年,张继高成为宋文骢的开门弟子,研究飞机大迎角气动力,并继续歼-10飞机气动力研究。歼-10飞机采用放宽纵向静稳定度技术,从未发生气动力导致的故障和安全问题,其优良的飞行性能和操纵品质,基础就是完善的气动设计和扎实的风洞试验。
用事实说话
1999年,张继高开始攻克歼-10飞机的瘦身和减阻难关。
然而,攻关的道路上却挑战重重。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环控系统,因为减阻需要减小环控冷却通风进气口。这一方案引来环控专业的深深疑虑,他们担心一旦变动了进气口的大小,会对飞机的环控系统效率造成极大的影响。
怎样同环控专业共同攻克难关,顺利减阻?张继高带领大家一边进行精密的计算分析,一边四处调研寻找解决办法。仅有这些还不够,搞科学研究的都讲究“用事实说话”,必须要拿出试验结果来证明进气口减小不会对环控系统造成影响。而这项试验是国内外都没有进行过的,具体怎么操作,也是一个难题。
一天,张继高在安县高速风洞内,与风洞的钳工班长讨论其它问题,偶然间,多年风洞试验积累的经验在这时候碰撞成智慧的火花绽放出来。他和钳工班长研究出了一个试验的办法——把风洞的一块侧壁板拆下来,新设计一块特种壁板,真实模拟飞机在空中时,环控系统的工作情况。
结果试验取得成功,数据证明,减小环控冷却通风进气口对环控系统没有丝毫的影响。在数据面前,大家放心了,环控系统果断采用了新的改进方案。
“用事实说话”。最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歼-10飞机环控冷却通风进气口终于成功减小了1/3,走出了减阻工作的一大步。
相关专题:空军建军6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