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世瞩目的国庆60周年大阅兵空中梯队中,飞在最前面的领队飞机,就是曾牵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被解放军指战员热切期盼、在现代化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尖端武器装备——大型空中预警机,它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兵利器。
2001年大型预警机开始立项研制,2003年就实现了载机首飞,2004年完成全状态首飞并交付部队试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人员就攻克重重技术难关,研制出这项世界先进的武器装备,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上创造了又一个奇迹。
预警飞机就是装有远程警戒雷达,主要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引导己方飞机执行各种作战任务的特种飞机,它可以凭借强大的侦测力量和信息处理能力,将来犯之敌尽收眼底,更能指挥协调空中作战和精确打击,被誉为现代战争的“兵力倍增器”,是现代化战争中作战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一体化、信息化作战的必备武器。
在现代战争中具有如此重要作用的预警机,很早就引起了我国的重视。早在1971年,中航工业一飞院就研制出我国第一架空中预警机——空警1号,但由于种种原因,该型号最终夭折。进入21世纪,面对新的挑战,大型预警机的研制又一次被提上日程。可是,此时距离尘封已久的空警1号诞生之日已经过去了30多年,国外先进预警机的技术水平已经遥遥领先于空警1号,而国外一直对预警机研制技术严密封锁,中国人要拥有这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明确指示:研制部门要争口气,否则迟早要被别人卡脖子。
争口气!就是要争民族之骨气,争大国之豪气,争天地之正气!以研制“中国飞豹”而闻名的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简称一飞院),又一次挑起了为国家研制“争气机”的重担。
大型预警机的研制有很多特点:设计、试验、生产、试飞、成品研制高度交叉并行;型号研制与保障条件建设并行;技术新、任务重、周期短,质量与进度的矛盾非常突出;科研样机技术状态不一致、不确定因素多、非人为控制节点多;首次采用航空、电子双总师制,涉及的单位多、协调关系复杂,航空系统内部除设计、制造、试飞三大家外,还有几十个成品配套研制单位。这些困难和矛盾,预示该型号的研制道路将不会一帆风顺。
大型预警机毕竟是一项全新研制的高新武器装备,在研制的各个环节都遇到了大量的新问题、新技术。型号总师系统及时组织开展总体气动、结构强度、液冷系统、电气系统、飞控系统、电磁兼容等六大关键技术攻关。每一项攻关的背后,都凝聚着航空工业干部职工太多的艰辛和汗水,太多的付出与舍弃;倾注着科研人员不懈奋斗的心血。每一个研制阶段都留下了航空工业干部职工辛劳的足迹。
研制工作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缺乏原机数据、资料。设计人员只有先摸透原机的结构特点,改装设计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但由于种种原因,科研样机迟迟到不了。为了不耽误宝贵的时间,总体气动所外形设计和计量中心测绘人员扛着仪器,上北京、赴长春、下当阳,驱车数千公里进行测绘,连春节期间都在进行测绘和数据分析。
大型预警机的研制节点和有限经费不允许制做物理样机,中航工业一飞院的科技人员就采用三维数字化设计,建立全机电子样机,使中航工业一飞院成为国内首家采用电子样机代替物理样机进行总体布置、设计协调、干涉检查、维修性检查的单位。
在看不见的电磁频谱空间里,科研人员潜心攻关,所完成的电磁兼容性控制,在技术水平和规模上均创造国内单机水平之最。
强劲的雷达需要大功率的电源支撑,于是,他们组织攻关,研制出大功率发电及供电系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大功率发电及供配电系统技术的国家。
在原机飞控参数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他们在试验室再现飞控系统,不断地调整、试验、再调整……最后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
他们自行研制的任务电子系统难度之大、技术之复杂不仅创下国内之最,而且在世界现有装备中也处于领先水平……
还有首次采用的大规模液体冷却系统、数据链路传输,等等、等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大型预警机的研制铺平了道路。
就是凭着这种为国家争气、为民族争气的拼搏精神,航空、电子两大方面军只用了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大型预警机的研制重任。中国人自行研制的大型预警机,将对空预警机和对地侦察机的双重功能融于一身,是一款“空地海并重”的预警机,其战术性能和技术性能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大型预警机交付部队后,曾在多次军事演习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大型预警机对数量众多的救援飞机进行监管,协调各类飞机进入狭小空域,为抗震救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大型预警机奉命参加了奥运安保工作,并以100%的出勤率和完好率,出色完成了奥运安全保卫任务,使用部队首长评价说,大型预警机的投入,使北京奥运的安保工作“耳朵更灵、眼睛更亮”,在整个安保工作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相关专题:空军建军6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