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大飞机是本时代的标志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4日 09:37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商业化挑战

  “2014年中国的大飞机实现首飞是完全可能的。但对于一个飞机制造商来说,挑战性不仅是指生产出或总装出一架大飞机,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比如是否能取得适航证或者一些其他的认证,是否能满足客户需求,能否满足一系列的订单,按时按质量地交付等等。这个挑战,是首飞成功后所要面对的接下来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空客天津总装厂总经理尚鲁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中国商飞公司也非常清楚这一点。

  “我们在设计论证的过程中要求设计研制出的飞机商业化和产业化程度要高,确保不仅能够按照图纸研制出样机来,而且还能进行批量生产;确保经济上要有竞争力,不仅能够卖给国内的航空公司,还要卖给国外的航空公司;确保顾客不仅敢坐我们的飞机,而且还爱坐我们的飞机。”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张庆伟说。

  然而,卖飞机和售后服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2009年3月自购第一架飞机空客A320的春秋航空对此深有体会。

  “航空公司对一架飞机的要求是什么呢?首先是安全,这个最重要。所以我们很看重这个品牌的形象和安全记录。”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武安说。

  “最初做选择的时候,我们是倾向于波音的,王正华董事长还亲自率队去西雅图考察过,但是在价钱差不多的情况下,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空客。”张武安说。

  促使春秋做出转变的原因就是服务。

  “我们和波音的沟通过程中发现,波音官僚性质很浓厚,对于我们这样只购买一架飞机的小客户并不重视。而空客一听到我们要买飞机就闻风而动。对于我们提出的要求,波音总是要等到一周以上才能回复,而且全英文,相比之下空客则一两天就给予回复,并且是中英文双语。他不会因为你只购买一架飞机就怠慢你,而是非常热情,每次我们谈判,他们总是自己跑来跑去,而且亲自定会场。”张武安回忆说。

  在这方面,中国需要花大力气学习。

  2008年10月,中国商飞旗下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目前的工作中心是围绕新支线飞机ARJ21。“中心已经开展了飞行训练软硬件设施等六大业务能力建设,客户服务配套已经基本到位,技术出版物工作正在按计划交付,同时制定了首架交付客户服务方案,初步建立了ARJ21新支线飞机客户服务体系。这会为大飞机的客服积累经验。”张庆伟介绍说。

  中国大飞机的市场营销也将要启动,这也包括让国内外乘客从心理上接受中国大飞机等。

  2009年9月24日的北京航展上,中国商飞公司市场营销部部长陈进透露:“中国商飞正在与潜在的国内外启动用户进行接触,有望于明年上半年确定一定数量的启动订单。”

  “由于启动用户通常可获得飞机价格等方面的优惠,因此启动订单的数量会有一定的限制。”陈进表示,“我个人希望C919能获得90架左右的启动订单。”

  在大飞机之前,中国完全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客机ARJ21的市场营销已经初见成果。截至目前,已经与山东航空公司等签订了总数为208架的确认订单和意向订单。

  “若政府指令内地航空公司购买大飞机,可以卖出很多架,但要能够将飞机销往欧美市场才算得上成功。”亚洲航空航天论坛总裁Martin Craigs在2009香港航展上毫不客气地指出。他同时指出,ARJ21绝大部分的订单都来自于中国本土。

  “国家政策应鼓励航空公司购买国产民机,实事求是地允许国产飞机有一个完善成熟过程的补贴政策。因为中国的民机与国外先进水平已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国家和国民应善待之。”国防科工委秘书长黄强在所著《中国民机产业崛起之探索》中说道。

  大飞机是本时代的标志工程

  --- 专访国务院大飞机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彦仲

  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标志工程,比如两弹一星、三峡工程和载人航天等,那么在当今时代则是大飞机。这里面,唯独大飞机工程是一个商业化的工程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瑜 | 北京报道

  “那些老设计师都年纪挺大了。现在上大飞机有抢救性质,再等两年他们老了,这些年轻人还缺乏经验,连个讨论的人都没有。”张彦仲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很庆幸在退下来之后仍然能有机会圆自己的大飞机梦。

  这个曾先后做过中国航空研究院院长,航空部、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以及中航总副总经理、中航二集团总经理的老人,如今是国务院大飞机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在时间表上,中国的大飞机“2014年首飞,做得不会比国外同类机型差,并且有进步”。

  在此之前,大飞机工程已争论了40年之久。

  40年的四大争论

  《瞭望东方周刊》:2006年,中国的大飞机正式立项,之前很多年里曾经引发了许多争论,大飞机立项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张彦仲:在大飞机正式立项前,争论已经持续了近40年。一直到2004年,国务院成立了一个中长期规划小组,以温家宝为组长,在全国组织了2000名专家起草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若干个国家重大专项时,大飞机要不要成为重大专项还是一个争论的热点,后来,甚至还专门成立过一个论证小组,来论证要不要搞大飞机。所幸,大飞机最终还是被列为了重大专项,原因主要是国务院领导意志坚定。

  《瞭望东方周刊》:争论了40年,焦点在哪里?

  张彦仲:总结起来是四大争论:军民之争、大小之争、内外之争和东西之争:重点发展军用飞机还是民用飞机;中国的大飞机先发展150座还是250座;是自力更生还是国际合作;是上海总装还是西安总装。这是争论了几十年的问题,连温总理也说,有些矛盾连国务院也很难协调。

  2006年7月份,开始了方案论证工作。搞个什么样的飞机?搞多长时间?投入多少经费?用什么样的体制和机制来做?大飞机的基地是在西安还是上海?这些长期争论的问题,正是导致这么多年来中国的大飞机事业一波三折始终未能启动的原因之一,解决好这些争论,才能为大飞机铺平道路。

  7月17日,专家组正式成立,共有19位业界专家,我有幸成为了这个小组的组长。这个小组被委以重任,所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责任很重,压力也很大。

  最后, 专家组将这四大矛盾协调为一个整体方案:“军民之争”变成“军民统筹”,大型客机与军机统筹安排;“东西之争”变成“东西兼顾”,大型客机在上海,运输机在西安;“内外之争”变成“内外结合”,飞机总体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与发动机和电子设备的国际合作相结合;“大小之争”变成“先小后大”,先造较小的飞机,再造更大的飞机。

  《瞭望东方周刊》:大飞机项目开始正式运作,还经历了很长时间,其间主要有哪些调整?

  张彦仲:2007年2月26日是一个里程碑。国务院70次常务会议决定:一是批准大飞机重大专项正式立项;二是尽快组建大型客机项目公司。

  2007年8月30日,中央决定成立大客公司及航空工业一二集团重组的筹备组。由筹备组研究提出大客公司组建方案和航空一二集团重组方案。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飞公司终于成立了。

  大飞机对我国工业发展有极大的带动力

  《瞭望东方周刊》:据说大飞机项目是唯一一个由国务院领导作组长的重大专项?

  张彦仲:这个项目的第一任组长是曾培炎副总理,现任组长是张德江副总理。温家宝总理虽然不是组长,但重要的会每次都来参加。对大飞机项目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国务院把大飞机作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标志工程,比如两弹一星、三峡工程和载人航天等,现在又提出大飞机是标志性工程。前者属于科研项目或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效益的产生没有要求,而大飞机工程是一个高科技产业化工程。飞机是个商品,而商品总是存在市场风险的,这体现了国家和政府的勇气和胆识。”张彦仲评价说。

  《瞭望东方周刊》:中央为什么如此重视大飞机项目?

  张彦仲:飞机制造业被称为“世界工业之花”,对于每个国家来讲都是一个战略性产业。

  日本通产省曾经对一些主要的行业产生的附加值做了研究,数据表明:就单位重量创造的价值比来说,船舶为1,汽车为9,计算机是300,而喷气客机为800,航空发动机更高达1400。可以说,飞机制造业利润惊人。

  据兰德公司统计,向航空工业每投入1亿美元,10年后,航空及相关产业能产出80亿美元。比如中国与巴西合资制造的ERJ145飞机,2003年总投资为0.25亿美元,2010年年底前交付66架,总价值约为13亿美元,7年的投入产出比高达50倍。

  另一方面,大飞机是高新技术的集合,产业链长,辐射面宽,产业带动面大对工业的带动力非常大。日本有关机构对500余项技术案例调查,航空技术的扩散率达60%。到2016年中国的大飞机造出来并实现产业化,那中国的钢铁产业、铝业、钛合金、化工材料、复合材料、数控机床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等都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也会提高,因为大飞机这样一个精密的产品是要经过无数次实验的,它会对产品的这两项指标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

  《瞭望东方周刊》:但项目的论证过程中,仍然有忧虑的声音,担心中国目前并不具有制造大飞机的条件。

  张彦仲:大飞机产业化的确是个非常困难的项目,所以,也有人反对,说我们现在不具备条件。但问题是,我们什么时候才具有条件?

  中国航空工业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实力和基础,我们曾经在70年代自主研制过运10飞机,总装生产过MD82飞机,其中机体部分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现在我们自行研制的ARJ21飞机也已实现了首飞,而且我们已经具有了第三代军用飞机的研制生产能力。经这60年的发展,中国已具备了研制大飞机的基本条件。

  当然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如:在适航取证方面还缺乏经验,航空发动机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只有在发展大飞机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讲的:只有用发展的办法才能解决我们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如果停下来,不发展大飞机,这些问题就永远不能解决。

  就现在中国商飞的大飞机设计团队来说,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力量,其中有设计过ARJ21支线客机的,还有一些是经历过军机设计的,从技术上来说,这些都具有一些相通性,我相信这样的一支团队一定可以成功地完成大飞机的设计工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SN003)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大飞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