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南航天发射场从海上运火箭 将完全对外开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4日 12:13  人民网

  人民网科技海南文昌9月14日电(记者余建斌)9月14日上午9时20分许,我国海南航天发射场在海南省文昌市破土动工,标志着我国新建航天发射场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本网记者独家专访海南航天发射场工程指挥部主任王维昌,就海南航天发射场的建设目标和理念、综合效益、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等解读。

  海南航天发射场目标世界一流

  海南航天发射场建设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综合发射能力强,安全性、可靠性和信息化程度高,利于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带动科普、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保、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新型航天发射场。

  建设理念:一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规划理念,在满足发射场功能、布局安全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注重将总体规划与当地环境和谐统一,打造安全型、节约型、智能型、生态型的精品工程。二是体现综合发展的开放理念,充分发挥新发射场的巨大影响,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环境,注重统筹兼顾,提高国家综合投资效益,为旅游与科普教育提供便利条件,为国际合作和对外发射服务创造条件,促进我国航天事业、海南省生态旅游业和航天科技旅游业协调发展。三是体现环保生态理念,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将生态防护与场区功能规划相结合,立体绿化与生态恢复相结合,按照国家及海南省环保政策要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年发射能力可达10至12发 长期效益显著

  海南航天发射场优势明显:一是具有射向范围宽的优势。能够覆盖90°至175°,射向1000公里范围均为海域,可以满足地球同步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空间站、深空探测等航天器发射任务,与现有航天发射场相比,火箭航区、残骸落区安全性好。二是具有低纬度的优势。提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能力,延长卫星使用寿命,效费比高。三是具有年发射能力强的优势。年发射能力可达10至12发,随着国内外地球同步卫星发射任务的增多,长期经济效益将十分显著。

  海南航天发射场完全对外开放

  (一)有利于优化我国航天发射场布局

  我国现有三个航天发射场由于历史的原因,均建在内陆和边远地区,各发射场的设施设备技术状态也不尽相同,发射任务互补能力不足,不利于综合发射能力的提高。海南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可以实现沿海和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相结合、各种射向范围相结合的发射场格局,提高发射场之间的备份和互补能力,满足我国航天事业长远发展需求,使我国航天发射场的整体布局更为合理,体系更为完善,极大提高我国航天发射综合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和扩大对外航天发射服务

  通信卫星是目前航天产业里技术应用最广泛、商业化程度最高的产品。20多年来,卫星通信系统的业务量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电视广播、网络传输等,形成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市场。目前全球卫星通信市场规模约为600亿美元/年。自1985年以来,中国先后与十多个国家签署了航天合作协定、协议和备忘录,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展了航天科学技术、商业发射服务、人员交流与培训等较为广泛的合作。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在开展国际航天技术交流和承揽商业卫星发射时,还受到不少因素的制约,其中之一就是发射场商业开放环境不够理想。因此,建设开放型、环保型、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航天发射场,显得十分必要。海南发射场建成后能够基本满足国内外各种轨道卫星发射要求,可发射的航天器种类多,有利于改善发射环境,提高商业竞争能力,使我国可以更多地承揽国际商业发射服务,促进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有利于航天科普事业发展

  大型航天发射场作为展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窗口”,往往成为科普教育的基地。利用建设新一代航天发射场的契机,充分发挥航天发射的巨大影响和科技人才优势,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环境,可以建设一个国家级开放型的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通过修建大型航天博物馆、开放航天发射场设施等,向广大青少年和参观游客介绍航天科普知识,宣传祖国航天事业,使航天科普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海南航天发射场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海南航天发射场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航天发射场属于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之后,将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

  (一)提升海南的知名度

  在海南建设的航天发射场是完全对外开放的航天发射场,建成投入使用后,随着各种航天器在这里频繁发射,必将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大大提高海南省及文昌市的知名度,有利于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促进海南旅游业发展

  大型航天发射场往往也是一个国家的旅游胜地。以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为例,随着阿波罗登月飞船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佛罗里达州成了全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壮观的航天发射吸引了大量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不远万里前往参观。1988 年和2003年“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时,来自各地的参观者逾百万人。据不完全统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对外开放以来,先后有160多万人次到发射场观光旅游,据西昌市旅游局初步统计,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前后,参观人数多达4万余人,直接收入4000多万元,间接收入近1亿元。据酒泉市旅游局统计,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前后,前往酒泉卫星发射场和周边参观的游客达到2万人。文昌市旅游资源丰富,是海南省旅游重地之一,在海南新建大型航天发射场,统一规划海南岛东北区域特别是文昌市的旅游产业,使航天发射、生态旅游业和航天科技旅游三位一体,将为海南提供一个具有高科技特色的现代化旅游胜地,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一是能够带动高科技园区建设,促进当地高科技产业发展。二是可以充分利用场区剩余能源和生产能力,促进当地工业发展。三是带动绿色生态园区建设,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四)推动海南省国民经济发展

  海南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将带动当地建筑业、房地产业、航空业、公路和航运及铁路运输、邮电、金融保险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与旅游、房地产、交通运输、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税收也将大幅增长。此外,海南航天发射场建设和使用,将会吸引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在推进技术创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海南航天发射场与三大发射场互补

  海南航天发射场与载人航天工程及其他航天发射场的关系海南航天发射场建成后,具有执行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的能力,将根据任务需要承担相应发射任务。酒泉卫星发射场将继续承担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发射任务,太原卫星发射场仍主要承担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任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主要承担应急发射任务,并与海南发射场具有一定互补作用。

  海南航天发射场发射流程 从海上运火箭

  在海南航天发射场组织发射时,火箭装载运输船从天津港出发,经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琼州海峡等海域,经过5~7天时间,航行约1800海里,到达海南省清澜港西码头,再通过公路运往火箭水平转载准备厂房。航天器空运至海口美兰机场,经省道公路运往航天器总装测试厂房。火箭在综合测试大厅进行测试后,进入垂直总装测试厂房进行起竖、对接、综合测试。完成总装测试后,以垂直状态运到加注与整流罩装配厂房,进行推进剂加注和整流罩装配。然后以航天器/整流罩组合体形式垂直转运至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与火箭对接安装,火箭、航天器联合总检查以及相关转场准备工作后,垂直整体运输至发射工位,实施燃料加注,火箭点火发射。

  新建航天发射场对海南省现有环境没有影响

  2008年2月,海南航天发射场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现国家环保部)审批。新建航天发射场对海南省现有环境没有影响,而且将为文昌市增添一个新的景点,成为海南省新的标志。

  发射场建设用地将严格遵守国家《土地法》,在满足发射场建设基本需要的情况下,厉行节约集约用地,保护好现有耕地和林地等。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海南 发射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