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震中的汶川等地与外界的一切通信中断,宝贵的救援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流逝……“5·12”大地震发生后的这一幕给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留下深刻印象,这也促使他领头与其余8位国内顶尖的航空航天专家共同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在我国建立一个以天基为主,天地结合的应急系统,以此提高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叶培建昨日表示,与其他方法相比,空间设施反应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而且不受地面条件限制,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时具有独特优势。其实,国际上成功应用空间设施救灾的例子很多,像日本地震、美国飓风等。在汶川大地震后,我国就有9种型号的15颗卫星参与救灾,并获得国际社会13颗卫星的支持,弥补了自有卫星资源的不足。
“其实地震那天,我国的一颗卫星就正在上空,但却因为雾太大没能拍到下面的情况。”叶培建坦言,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卫星数量、能力不足,同时还存在管理机制上的不足。“不是说我们要新建一个系统,而是要对已有的、将建的空间设施进行扩展和提升。”叶培建强调,提出建立这样的体系并非空谈,目前我国民用空间设施已有一定基础。“像在遥感卫星方面,已有气象、资源、海洋和民用遥感等系列;在通讯卫星方面,我国目前已拥有3个系列的多颗固定通信卫星;在导航卫星方面,北斗一代几颗卫星能提供20米定位能力和120字短信服务……”
本报记者 张凌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