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长达494天的太空漫游后,“嫦娥一号”最终成功实施落月。为更多地了解探月工程一期中在科学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记者采访了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
记者:探月工程一期在科学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和效益?
欧阳自远:“嫦娥一号”从2007年10月24日发射成功后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原定寿命为一年,目前已超期服役。可以很欣慰的告诉大家,“嫦娥一号”的任务完成的都非常出色,原定的四个科学目标顺利完成。
第一,获得了月球0度到南北纬70度之间的全月面图,经过国内各个方面的专家院士鉴定,大家一致认为,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全面、质量最高、准确度最高的一张月图。此外,还完成了原先预定的任务之外的南北极70度到90度之间的月面图,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第二,测定了月球表面的多种元素分布以及所含的矿物。
第三,完成了研究月球内层土壤各个地方的厚度,以此估算月壤中氦-3的资源量和分布特征。这是我们首次尝试,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做过,我们也较好的完成了这项任务。
第四,完成了月球环境探测,了解了月球表面以及空间的数据。
记者:我们有没有对目前得到的科学数据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欧阳自远:当然,我们目前还在做各种数据分析和测算。同时,我们还将数据向全国的科学家公开提供,包括港、澳、台的科学家们,目前已经大概提供了200多份。我们欢迎所有科学家的参与,拿出更多更好的成果。
记者:有人说,“嫦娥一号”卫星选择在这个时候落月是因为没有燃料,您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落月?
欧阳自远:选择在这个时候落月不是因为没有燃料。“嫦娥一号”虽然超期服役,但燃料还是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运行。“嫦娥一号”已经超计划完成任务,在轨飞行的每一天都需要很多人来监测它,花费很多人力。因此,探月工程领导小组决定让“嫦娥一号”以受控落月的形式结束任务。(吴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