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用堵与拖控制飞行员流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5日 08:27 新京报

  堵和拖,控制流动杀手锏

  航空公司扣住飞行证,加上法院、劳动仲裁不受理飞行员流动起诉。有飞行员曾为此想自杀

  在五部委颁布“飞行员流动管理意见”后,东航给各单位下发了一份《关于做好飞行队伍稳定工作的通知》,强化了对飞行员的约束性。

  通知的第五条规定:

  各单位要积极主动与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和法院沟通,将五部委、中国民航总局、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文件精神传达到位,请其从保证国家航空安全、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妥善处理飞行员提起的辞职诉讼。

  这份通知对于约束飞行员起到巨大作用。

  东航河北分公司飞行员吴国芳要辞职,石家庄劳动仲裁委原本已受理。但于今年3月25日又撤销了受理此案的决定书。代理此案的程安卿律师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为了维护飞行员队伍的稳定。”

  程安卿说,航空公司对于飞行员的辞职要求,通常采取“堵”和“拖”的措施,坚决不肯调解,相关部门也可能配合。一拖就是一两年。

  民航规定,飞行员停飞23个月后,执勤原机型的,必须重新培训,并重新参加考核。程安卿说,这对飞行员而言很麻烦,“也以此吓阻其他飞行员不敢轻易提辞职。”

  彭业明的案子在海口中院拖了一年才开庭。彭业明去询问法院理由,“法院告诉我,等后面的案子一起来才开庭。我问他们,是不是也要把杀人犯都集结了再审判?”

  自从2006年1月递交辞职申请后,海航每月只给彭业明发600元生活保障金,到2007年5月,降到了126元。

  彭业明没有飞行执照、没有工作,为减轻经济压力,才回家租地种菜。“我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有时候,要不是为了家人,我都想去杀人。”

  除了飞行员,同样被拖的还有那些民营航空公司。

  春秋航空副总裁陈根章说,2006年12月,他们春秋航空和东航签订协议,从东航租借了2个飞行员,协议规定,租期一年,期满后东航将主动释放档案,允许这两个飞行员流动到春秋航空,春秋为此支付给东航210万培训费和30万一年的租借费。

  “现在一年早就满了,他们就是不给档案,他们说不要急,领导要商量”,陈根章说,东航也不要这2个飞行员回去,不放档案,这两位飞行员的体检合格证到期了也不能进行体检,因此也不能继续飞行。“现在晾在那里,我们白白给他们发工资”。

  1%的希望

  民航华东局出台“流动办法”,每年可有1%的飞行员流动。有律师称,该办法有悖劳动法

  4月1日,成伟豪的心情好了一些。那天民航华东管理局修订的《民航华东地区飞行人员流动管理办法》开始实施。

  这个办法秉持了“五部委文件”精神,强化了现有单位对飞行员流动的控制权力。而同时它亦被认为更加严控了劳资纠纷较严重的华东地区飞行员流动问题。

  “航空公司动辄扣留飞行员档案一两年的做法属于违法。”肖胜方律师说,目前的《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单位在之后的15天内把人事档案转交劳动部门。“也就是说45天内,航空公司应该交出飞行员的档案,否则飞行员可以索赔。”

  而对这个办法,成伟豪还是看到了一点希望。办法规定,飞行人员每年的流出比例需控制在本单位飞行人员总数的1%以内。

  成伟豪等15名飞行员拿着《办法》向东航上海飞行部要求辞职。成伟豪说,公司没办法,只好同意我们15人分三批流动,每年走5人。“虽然只有1%比例,但起码让飞行员流动得到明确落实。”

  “我只是个马前卒”

  一名飞行员说,阻止飞行员流动就是要垄断飞行资源,限制民营航空发展,而飞行员只是马前卒

  作为资深飞行员,成伟豪被排在东航今年9月份可以流动的名单行列。他获得辞职批准后,已不想在赔偿金数额上多争取什么了。“钱赔多赔少,也是下家出。”

  “我们飞行员不是机器,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人生就那几十年,大把的时间荒废在这上面不值。”成伟豪说,也有民营航空公司老板和他说,阻止飞行员流动就是要垄断飞行资源,限制民营航空发展,“有时候真觉得我自己是马前卒。”

  成伟豪说,他已听到公司有领导发话,现在是忍气吞声五六年,等将来飞行员富余了,再好好的整那些闹事的。

  “我希望民航局能对我们飞行员的培养市场和需求市场有一个科学远期的核算,然后根据核算制定一个路线图,逐步放开1%的比例”,成伟豪说,否则民航业这样混乱的劳资市场持续下去,将来损害的还是飞行员的利益。

  民航华东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路线图的考虑。“我感觉七八年时间还不够缓解飞行员资源紧张,至于何时扩大比例,时间上还不好说”。

  彭业明则再也熬不下去了。他终于决定接受海航的调解,以租借的方式调到东星航空,租期两年。“我这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两年半没有飞,再不飞我就成废人了。”

  而对于这两年半噩梦般的经历,彭业明已不愿多言,更不愿意多想。

  □本报记者 杨万国 上海报道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