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综合所首次提出中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17:03 中国航空报

  两千多个几乎没有休息的日日夜夜,调研足迹走遍祖国的十几个省市,尽阅分析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国内外所有质量评价文献,连年跟踪国内三四十个相关网站,经过十多次几近苛刻审核的研讨会,一航综合所——这个航空系统的研究所,承担了一项非航空的国家课题研究,把千万条线索凝结成十二个指标,把十二个指标浓缩成一个指数。八年磨一剑,中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这一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国家宏观质量水平评价体系,就这样“炼成”了。

  铁肩担道义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市场,三流企业做产品。然而,曾几何时,我国有个别地区对经济发展的速度看得比较重,而忽视了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的却是资源和能源的极大浪费;我国的一些产品标准水平不高,有些产品质量不稳定,企业生产过程中质量损失严重,在国际贸易中争端不断,面对国外名目繁多的技术壁垒,我们往往只能受制于人;长期以来,我们很多行业的市场竞争都停留在价格拼杀的低层次领域里,却把高端市场拱手让给了别人……经济发展和质量进步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密切过。形成一个具有宏观意义的质量水平指标,又能有助于企业更加科学有效地制定和调整竞争战略的综合评价体系,就显得万分迫切。因为这一评价体系,势必会推动我国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推动我国经济走上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

  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向原国家计委提出把质量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建议。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指出:“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转折时期,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质量是很重要的指标,如何衡量?怎么反映,现在确实缺依据。”他提出“要抓紧研究,‘十五’加不上这个内容,‘十一五’要加上。”曾培炎的提议,拉开了我国国家宏观质量水平评价体系研究的序幕。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立项,着手投入研究开发。

  中国一航综合技术研究所,有着十几年的质量研究、工程实践和标准工作的经验,早在项目立项之前,就开始了对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关注和研究分析。一航综合所前所长朱宏斌曾说:“做质量工作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一航综合所是一个在质量领域的专门的研究所,具有为提升国家整体质量水平而做出贡献的使命。”

  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一航综合所早在国家质检总局组织质量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之前就开始了繁杂的准备工作。十多年的质量研究、工程实践和标准工作的经验告诉他们,这个项目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的评价体系,而是一个严密的框架结构,而且国内外根本就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一航综合所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通过各种渠道,几乎查询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内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所有相关的文献和资料,质量、评价、竞争力、宏观经济、指数等名词是他们反复使用的关键词。并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半年多的时间,一航综合所的科研人员们仔细分析了所有有关资料,遴选有用的数据和指标,2001年一季度,一航综合所拿出了一套初步的研究方案。国家质检总局邀请的专家们评价该方案思路清晰、指标框架体系合理。

  在草稿讨论中,该项目的负责人蒋家东侃侃而谈,从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情况介绍到国内的研究情况,这些不知道分析过多少遍的数据,他烂熟于心,一个有如此深厚专业背景的专家来担纲这一研究,招标单位的专家们心里多少踏实一些了。一航综合所成为国家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项目的准承担单位。蒋家东知道,一航综合所要拿下的是一块并不好啃的“硬骨头”。

  2003年后半年,由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中国一航综合所和上海朱兰质量研究院共同组成了联合课题组,但中国一航综合所在研究中一直发挥着非常主要的作用。

  妙手著文章

  质量竞争力指数项目的研究开发,就像写一篇锦绣文章,需要精雕细刻,需要反复修改,甚至推倒重来。一航综合所用自己的责任心、使命感,用自己的科学精神去细细雕琢。

  我们现在看到的国家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二级指标、六个三级指标以及相应的12个观测变量构成。看起来简洁明了。如何在千头万绪的线索中凝炼出这12个变量,课题组的工作人员们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求证和验证的过程。

  一开始,项目组就没有坐在办公室里做研究,而是走出去搞调研。函件调研,实地调研。确立框架之前,选择了四个省市:以现代化的大企业为主的上海、民营化程度较高的浙江、工业制造业比较滞后的江西和河北等,走进企业,走进消费者,在实践中筛选合理的指标。从海量的资料中,结合中国的实际,剥茧抽丝一般,选择最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和发展潜力、统计方便、保证测得出、测得准、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指标,初步形成了三四十个指标。

  接下来,是更加细致的调研和修正。经过项目的试点、调整,再试点,再调整,科研人员的脚步走过了全国十几个省市。

  不仅如此,几年时间里,课题组召开了正式的研讨会就不下十六七次,每一次的讨论,就是一次对每一个指标导选择到底有多少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严格拷问,每一次会议,也是一个去伪存真、精简和凝缩指标的过程。有的时候,辛苦做出来的东西,会被专家全面否定,蒋家东说,“大伙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然而,他们知道,再大的压力也只有挺着,坚持下去。因为他们深知,自己做的是前无古人的事情,这一项目的成功,将确定我国在宏观质量竞争力指数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这一指标体系的尽快推出,也将大大促进中国产品的整体质量的提升。随着我国产品在世界各地的日益推广,课题组的人们知道,他们的每一次努力,都将为全世界消费者提供更大的质量保证,提供更大的实惠。

  一次次精简、一次次浓缩,最终选定了6个二级指标,12个观测变量。2004年上半年,形成1999-2002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测算报告,完成项目验收。鉴定委员会称国家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课题与发达国家的同类研究成果相比,框架科学、方法先进、模型合理、结构严谨,又结合了我国的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终于到了亮剑的时候。2006年9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2005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这是我国第一次用系统化的数据来评测我国宏观质量水平和质量发展能力。2007年8月5日,国务院发布2007年第23号文件,明确要求“发布质量竞争力指数,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2007年12月21日,国家质检总局再次对外发布2006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该课题逐步走向成熟。国家有关部委正在研究建立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报制度,每年定期向社会公布上一年度全国制造业、各省市制造业和制造业各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浦长城表示,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将成为各地观测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引导各地夯实基础。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说,质量竞争力指数的发布,对于贯彻党中央科学发展观,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上便于国家宏观调控,下便于企业改进质量。

  一航综合所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质量竞争力指数,然而课题组的科研人员们并没有松口气,后续的工作还等着他们去做。蒋家东博士告诉记者:“我们在宏观建模的手段上进行了很多创新,质量竞争力指数的公布,不仅仅是向全国公布,也是向全世界公布,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的产品质量在进步。同时,我们的工作也为宏观质量评价研究开了一扇窗,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速度是战略问题,质量也是战略问题,质量竞争力指数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逐渐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刻度尺、经济运行的体温表和企业竞争的指南针。为加快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进程,一航综合所会把自己的触角,从制造业延伸到服务业等更多的领域,会为国家担当更多的使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