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的百万雄师,根据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的命令,统一组成为三个集团,按预定部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国民党军发起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
笔者所在的老部队系二野四兵团第十五军,在兵团司令员陈赓、军长秦基伟的指挥下,作为这场与国民党军总决战的主力部队之一,为取得渡江战役全面的、根本的、决定性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此,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由战略决战转入战略追击,摧枯拉朽,敲响了蒋家王朝的丧钟,解放了全中国。为纪念渡江战役胜利62周年,缅怀英烈,在举国欢腾向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迈进的号角声中,欢庆“两会”胜利召开闭幕之时,笔者专程前往南京拜访了战争年代我的老师长兼政委,原十五军军长、二炮工程学院院长、首任二炮司令员、再任二炮司令员兼党委第一书记、南京军区司令员兼军区党委书记向守志上将,聆听他讲述了1949年4月21日亲临渡江战役第一线指挥突击部队第一梯队44师的作战情况。
这位“一生忠赤山河见,百战功名日月知”的老红军说:继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的精锐主力部队已大部丧失,总兵力只剩下204万人,其中能用于机动作战的兵力还有146万人,许多部队都是被解放军歼灭后重新组建或是遭受解放军重创后败退到江南整补的,大势所趋,摇摇欲坠。蒋介石被迫于1949年1月21日发布“引退文告”,李宗仁以“代总统”身份接替南京政府的权力。蒋介石表面以“引退”,暗中指示汤恩伯等在长江布防,企图阻止解放军渡江。
1949年3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为争取实现和平解放全中国,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人民解放军曾多次推迟渡江的时间,由于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和国民党强硬派于4月20日发出“划江而治”,宣告国共北平和平谈判破裂,我中国人民解放军120万雄师奉命立即过大江。
此时的国民党军在和谈阴谋掩护下,将沿江的100多万军队的大部分兵力布署在长江中下游上海至宜昌段,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我军南进。其部署是:“京沪杭警备总部”汤恩伯集团辖26个军74个师约50万人担任上海至湖口段的防御,置主力于南京、上海地带,纵深至浙赣线、苏南、浙江、皖南等广大地区;“华中剿匪总部”白崇禧集团以14个军40个师25万人担任湖口至宜昌段江防和武汉地区的守备,纵深至长沙、南昌等地区。敌人为了加强其长江防线,集中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部驻镇江,有舰艇80艘)及江防舰队(司令部驻九江,有舰艇44艘),分别隶属于汤、白两集团。另于南京集中飞机70架协同作战,构成所谓陆海空联合防线,沿长江长达1500余公里。
第二野战军渡江突破地段为汤、白两集团之结合部,又是长江向南突出部分,处于汤恩伯集团的左翼。沿江守敌为第8兵团刘汝明的3个军8个师约4万余人,其第68、55、96军分驻至德、贵池、殷家汇地区。
第十五军担任第四兵团渡江突击部队,负责护堤村至东角冲地段的渡江突破任务,歼灭茅林洲香口之敌,夺取至德县城,而后准备向东参加围攻南京。我第44师为第一梯队,于华阳镇附近展开突破敌江防,歼灭当面之敌,占领香山、黄山,保障主力渡江。
我师当面之敌为第68军143师,其师部及第427、428团位于娘娘庙至彭泽地段,第429团附榴弹炮多门位于娘娘庙至茅林洲段,娘娘庙至香口为第2营、香口至茅林洲为第1营,团指挥所及第3营位于香隅畈地区。牛矶、张公矶和香山、黄山为团防御枢纽,航标灯塔东南无名高地为敌第1营指挥所。各制高点有集团工事和重火器射击掩体,两山鞍部有木桩并敷设有地雷。这里的守敌得到在九江至安庆间经常沿江巡逻的十余艘舰艇和空军的掩护。守敌面江背山,居高临下便于防御,山脚至江边为沙滩,易构筑工事。敌阵地纵深有两条横贯公路,便于兵力、兵器的机动。在我军占领北岸后,敌人日夜加修工事,并不断用炮火向我袭击,干扰我军的渡江准备。
我师以130团和131团各两个营为第一梯队,由方文举副师长指挥,于航标灯塔以西至青土坎段登陆,向香隅畈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第一步夺取航标灯塔、香山、黄山、田家河桥等滩头阵地,歼灭守敌,并向双河口、牛场、牛栏店一线警戒,确保渡口安全,保证后续部队渡江;131团(欠2个营)、132团和师直属队为师第二梯队,随第一梯队跟进。第131团在左,于航标灯塔以东至神父庙段登陆,抗击由茅林洲、香隅畈方向反冲击之敌;第130团在右,于航标灯塔以西登陆后控制田家河桥,主力位于香山东鞍部待机行动。我同李明副政委、卫景濂主任和司令部的参谋们在一条稍大的船上设立了师基本指挥所,用无线电和信号与各团保持不间断的联系,随时给予指令和协调,
根据作战部署,军炮兵群直接支援我师战斗,渡江前压制并摧毁香口至小白庙一线敌人工事;渡江时压制敌各火力点和控制天星洲附近江面,拦阻敌军军舰;部队登陆后拦阻香口之敌的反冲击,摧毁航标灯塔及白石矶一线敌人工事,支援部队冲击直达香山、黄山,并封锁茅林洲西端公路,阻止敌人西援。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一声令下,我第二、第三两大野战军在西起九江东北之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百万大军强渡长江。我师于4月21日16时45分开始炮火准备,当即压制敌人炮火,并将位于敌方的航标灯塔摧毁,顿时,土矶垄附近敌人阵地烟雾弥漫。我即指挥全师指战员趁炮火准备之机,由望江南吉水沟沿内河乘船向江边运动,数百艘改装的战船一直伸向数里之外。19时30分,突击团到达华阳镇进攻出发地点。趁天黑下雨之机,在炮火掩护下,我命令第一梯队4个营乘船向长江南岸进发。长江无风也起三尺浪,有风浪更高。战前我师用5个团的兵力搜集到443条大小渔船,并就地取材对船身、风帆进行伪装,用竹、木、稻草和绳子制作救生圈和救生绳以备救护,用湿棉被钉在船舷上增强防护能力。每条渔船还备有棉花、麻屑、桐油、石灰、竹子、木板、钉子、塞子等修补器材,用麻袋装上稻草和沙土在船上构筑避弹设施和射击工事。指挥员分乘各船,直接掌握和指挥分队作战,配以轻重火器,确保“船自为战”。
各条战船的指战员们英勇顽强,动作迅猛,不顾敌人猛烈的火力袭击,利用铁锹、钢盔等作划水工具,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前进。一会儿,我从报话机里听到方副师长那熟悉的声音:“已到江心,一切顺利!”我鼓励说:“好!看准目标,继续勇猛前进!”敌人的炮火越来越猛烈,我第130团团长李钟玄面部负伤,仍挺立船首指挥部队前进。第1营副教导员王敬春负重伤,第3营营长李学增两处负伤,副营长陈起贵壮烈牺牲,船上的船工水手也都负了伤,全船同志伤亡达四分之三仍群情激奋,高呼口号:“只有前进,绝不后退,坚决完成任务”。敌人一发炮弹落在6连1排的船后舱,伤亡6人,船工牺牲,船体被打穿,情况十分危急。随船的连长罗金印不顾身上多处负伤仍亲自掌舵,一面指挥部队抢修,一面号召发扬硬骨头精神,加快速度前进。第131团1营机枪连8班9人已伤亡7人,正副班长均负了重伤,班长仍坚持划浆前进。全班一个决心:“只要还有一个人,还有一口气,就要战斗到底,打过长江去。”表现了无比顽强的战斗意志。在炮火支援下,各船队快速前进。我师虽伤亡较大,但部队始终保持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船队越接近敌岸,敌人射击越猛烈,不少船工伤亡。第130团3连2排为了保障船只按预定方位前进,战士韩孝忠、张存志、徐原文等挺身而出,为船工挡子弹。在离岸100米时,12岁的小船工王金先负伤,敌4个火力点向我第2排射击,战士张国正站在船头掌舵前进,并鼓励大家:“快靠岸了,真英雄好汉在江南岸见”。敌人见我军各船飞快靠岸,便用火焰喷射器喷射,企图阻止我师登陆,战士高玉生一跃而起,端起冲锋枪射出仇恨的子弹,当即将敌人消灭。
经过40分钟水上战斗,各突击船队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于23时50分先后突破敌人江防阵地。第130团2营首先于航标灯塔附近登陆,5连战士周庆兴迅猛地向敌地堡群冲击,不料掉进敌堑壕里被4个敌人按住,周庆兴立即拉开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敌人见势吓得松手逃跑,周庆兴速将即爆的手榴弹投向敌群炸死2人,其余敌人抱头鼠窜。周庆兴乘胜追击,为部队开辟了通路。第5、6两连迅速占领了航标灯塔守敌指挥所及主要支撑点,使敌人失去了指挥。与此同时,第5连1排未按预定点靠岸,单独由香口东500米处登陆,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排长崔元德率领全排坚决勇猛地攻上香山,全排无一伤亡。第10连3排在副连长庞保顺率领下,迅速攻占了敌炮兵阵地。第130团1营和131团1营、2营同时于航标灯塔以东登陆。第130团3连夺取江岸阵地后,向香山前进,在5连1排协同下占领香山。第131团1营在2营的协同下攻占了黄山。第130团3连和131团3连把“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两面红旗分别插上香山、黄山(这两面红旗于1956年被北京军事博物馆收藏)。按照事先的约定,攻占香山、黄山后信号员立即发出三颗绿色信号弹。我向秦基伟军长、谷景生政委等军首长报告了突破敌人江防的简要情况,秦军长欣喜地说:“第44师已登上了江南的土地,又为我军立了头功!”
精神矍铄,思绪敏捷,雄风犹在的老司令最后对笔者说:我师部队上岸后,越战越勇,经3小时激战,守敌大部被歼。第131团主力迅速追歼逃敌,扩大战果。第132团登陆后,立即向香隅畈方向挺进,23日乘胜解放至德县城,并于城南良田埠歼敌81师242团大部。至此,我师胜利地完成了突破长江天险任务,全师共歼敌143师429团和81师242团各一部,俘敌242团团长杜少南、副团长张文汉以下1000余人,缴获火炮9门,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被我师胜利突破,很快就全线崩溃了。
笔者为撰写《飞虎》一书(80余万字图文并茂大16开)和编著《群星璀璨》图片集(500多页码大16开),曾专访过长城内外、东西南北中众多的老将军、老战友,从他(她)们手中征集了很多珍藏多年的历史老照片,现将部分与渡江战役有关的历史老照片随文发表,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