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日本、韩国、德国特约记者 乔生 詹德斌 青木
民族情绪干扰平等交流 现实矛盾考验东亚团结
"只有通过哪怕像毛细血管一样细小的各种对话渠道,处处支撑中日韩三国关系,才能构筑健康的东北亚。"这是韩国媒体近日为搞好东亚地区关系支的招。12月13日,中日韩三国首次在东盟和中日韩框架外举行了领导人会议,很多专家说这是"划时代的"。但因为有美国的阴影依然"活跃"在这个世界瞩目的地区,还有专家说"东亚三国再怎么团结,也达不到日美关系、韩美关系的高度,同样,也难达到欧洲英法德那种稳定合作的模式。挡在东亚面前的沟沟坎坎确实还很多,历史问题、领土问题、民族主义情绪,越过哪个都不容易,但如果三国真有愿望走得更近,想化解历史造成的种种不快,现在或许是不错的机会。
中日韩迎来"平等交流期"
前些年,很多出国工作、学习或旅游的中国人不管是到了欧美国家,还是中东或是非洲国家,常会被当地人好奇地问"你是日本人吗"或"你是韩国人吗",往往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才问"你是不是中国人"。但这样的尴尬随着中国这些年的变化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很多外国人会一次就"猜中"他面前的"黄皮肤、黑头发"是中国人。这样的细节,其实说明了中日韩三国在人种上的相近之处。东亚人种虽然一样,但世界对中日韩三国的认识还是有差别。德国国家传媒研究所亚洲部的研究员彼得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以自己看过的几部记录片做比较说,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最丰富也最复杂,从孔子、毛泽东等历史人物到现在的"拆迁钉子户"都有涉及;日本和日本人的形象比较单一,主要是"讲礼貌"、"守纪律"、"日本制造"、"环境美丽"等,但日本是一个西方国家;除了韩国的汽车、电器外,德国人对韩国和韩国人形象比较模糊,但德国对朝鲜的报道很多,在报道时,会侧面描述韩国的优越。
中日韩三国正迎来历史上首次平等交流的机会。由于日韩两国二战后经济上飞速发展,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用"东亚奇迹"、"东亚崛起"等词来描述东亚。中国改革开放后,世界又用"中国崛起"来形容中国。不仅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成就让很多国家羡慕,其各有特色的发展模式也是很多国家想效仿的样板。韩国《朝鲜日报》曾称,东北亚是个"巨大的地区"。韩中日交易量占全世界交易量的15%,每年该地区互访人员接近1500万人次。而韩国国际贸易联合会主席金嘉崔此前曾表示,到2010年中日韩三国的GDP和贸易额均将占到世界GDP和贸易额总量的1/3。
中日韩目前达到的平衡是以经济平等为标志的。日本和韩国对外出口最多的国家都是中国。三国"经济互补"不仅是主流,"中国市场"更是商家们讨论的关键词。三国相比较,中国经济潜力是最大的,日本总是有先进的技术,而韩国也不乏世界知名的企业和品牌。过去,中国曾羡慕日韩的生活水准,但现在尽管在农村地区与日韩还有差距,但三国大城市的生活水平在迅速拉近。过去,日本以亚洲"雁阵之首"自居,但韩国现在追了上来,韩国还有做"东亚经济枢纽"的打算。
不仅在经济上,三国在文化上也出现平等交流的局面。历史上,韩国和日本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现在文化依然是联系这三个东亚国家的核心元素。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几年前在东盟会议期间见到中韩两国领导人时先提:"韩流热潮正在日本爆发,据说在中国也是一样。"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称,中国文化2500年前流入朝鲜半岛,日本文化100多年前流入朝鲜半岛,"而从这几年开始,韩国文化也流入了中日两个国家,与商业利益相比,更希望三国之间形成文化共鸣的契机"。
三国民众没适应这种平衡
中日韩目前的"平等交流",会是一个历史瞬间吗?回顾历史,在欧美人称欧亚大陆东端的地区为"东亚"时,这里的亚洲王朝并没有这样的称谓。19世纪中期以前,中国的历代王朝是该地区的中心。但16世纪末期,丰臣秀吉在武力统一后侵略朝鲜半岛,这被看作是日本要重组东亚体系的一次尝试。明治维新后,日本把闭关锁国的清朝远远甩在了后面。日本作为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从上百年前就确立了"脱亚入欧"的思想。到了20世纪初在日俄战争取得胜利后,日本成了东亚的"大国"。一战后,日本与新老帝国主义国家英、法、美等共同主持和参与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从而在政治上完成了"脱亚入欧",全方位地把自己隔离在了亚洲之外,直到现在日本也在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各个层面显得比中韩都更西化,与两国民众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和隔膜。
中国有过主导东亚的历史,日本也有过侵略东亚的历史,给人的感觉是东亚地区总有一个国家要更强势。当日本成为G8成员、韩国成为"亚洲四小龙",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东亚的实力发生了变化,三国各有千秋,发展速度都很快。卢武铉政府曾把韩国定位为"平衡东亚"的角色,甚至西方舆论也认为,有几千年历史的韩国能在中日间起到"桥梁"或是"仲裁者"的作用。
中日韩三个国家的力量和地位的变化发生在从日本的"明治维新"到现在不到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三国民众在心理上自然会出现变化。过去是因为日本侵略,中韩的民族反抗情绪被激发出来,但现在,东亚出现了难得的平衡,但三国民众又有了不适应感。中日韩三个民族在心理上进入了相对平等的时代,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彻底"俯视"或是"仰视"其他国家。这样一来,三国民间也逐渐出现"谁也不服谁"的"对抗心理"。比如,日本要争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韩国就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组织"咖啡俱乐部",全力反对日本争常。成功举办奥运和发射"神七"为中国人带来骄傲,但日本却感到压力。近年来,尽管中韩交流不断增多,但随着两国经济实力的接近,以及双方在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民众之间出现了"厌韩"、"厌中"的情绪,甚至因此产生了一些摩擦。
当中国、韩国变得比过去强大时,日本的国家主义也在增强。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年10月在议论日本之所以出现"厌华论"和"厌韩流"时分析说,这与日本是一个危机意识很强,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自卑感很强的民族有关。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不久前所做的一项调查结果则显示,在韩中日三国国民中,认为"和邻国关系不好"的韩国国民最多。该财团理事长金容德表示:"受访者年龄越小,对与邻国的关系越持否定态度,韩中日三国都是如此,令人非常担心。"
东亚还有历史的阴影
中国与日本常被说成是一衣带水的国家,中国与韩国也是"鸡犬相闻"的国家。但东亚三国相互走近经历了很曲折的历史,这从三个国家间相互建交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处于敌对状态的中韩两国政府直到1983年因为解决中国民航班机被劫持到韩国春川机场的事件,才相互首次正式使用了"大韩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同样是受到历史原因的限制,尽管有美国从中撮合,但韩国和日本邦交正常化的谈判也经过了13年零8个月之久。
中日韩三国相互建交之后,在三个国家关系中还有挥之不去的阴影,最突出的就是历史问题和领土争端。德国的学者和媒体也很关注中日韩之间的历史矛盾。德国皮尔出版社的《东亚,未来之地》一书这样说:太平洋战争已结束了60年,但引起争议的"靖国神社现象"依然是东亚国家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德国东亚研究所专家格日清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历史和领土问题仍间歇性地干扰着东亚国家的政治合作,中国、日本和韩国又都是"很好面子"的国家,在本国出现民族主义时,领导人能够回旋的空间都显得有限。他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日本应该做出真正意义上的"为二战历史道歉"的姿态,这一点德国就是表率。
韩国《东亚日报》12月13日社论说,东北亚国家一直都很羡慕欧盟。英国、法国、德国之间虽然经历过无数次的战争,但是携手建立起了欧盟。中日韩拥有建立亚洲和平关系的能力。但德国《商报》最近在一篇题为"东亚会成为欧盟一样的共同体吗"的文章中评论说,欧洲有共同的历史、经济和文化核心,价值观相近,但东亚不是这样,既有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也有采取西方式民主的日本、韩国。因此,东亚的问题要比欧洲复杂。格日清说,二战后,东亚一直有美国的阴影,如驻军、民主体制、文化影响,美国和日韩的关系至少在政府层面是非常稳固的,而中国也将日美和韩美联盟视为冷战留下的历史产物。他认为,欧洲也受美国影响,但欧美之间主要是"同盟关系",而日韩对美更像是"依赖关系",还有人认为是"从属关系",其目的还是牵制中俄。因此,在可预见的时期里,中日韩三国的政治关系不可能达到日美、韩美之间关系的高度。
"悲情结构"困扰东亚三国
韩国《朝鲜日报》不久前在一篇评论文章中说,在日本保守派中非常流行"中国控制韩国"的说法,也就是说,当韩国陷入危机时,能帮助韩国的只有中国,日本没有能力帮助韩国。评论解读说,日本保守势力一直提高警惕中国对朝鲜半岛扩大影响力,并以推测和夸张的方式来刺激两国国民心中潜在的敌对情绪、戒备意识和历史悲情。实际上,不仅日本的保守派如此担忧日益强大的中国,韩国的保守派也持同样的立场。
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东亚三国正受到复杂的"悲情结构"影响:中国与韩国的悲情主要源于近代受日本侵略造成的"老伤疤",以及由于日本社会至今尚存的"历史认识"问题带来的"新伤痕"。日本感觉在政治、外交和国际地位等方面与自身的经济实力极不相称,很多日本人对战争的认识既缺乏理性也缺乏感情的支撑,因此形成了日本式特有的悲情。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中国威胁论"某种程度上让日韩"拉近了距离",但除了历史问题,岛屿归属问题也时常把两国脆弱的关系撕裂。三国在这样的悲情交错之下,现实利益的矛盾就显得更为深刻,难以化解。因此,庚欣认为,13日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是划时代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