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轻型机械化师政委 李岗
2007年8月,是我军对外交往史上一个意义非凡的月份——来自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的将士密切协同,圆满地完成了“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演习任务。时任某陆航团政委的我有幸参加了那次演习。直到今天,那些在异国他乡与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外军同行驰骋沙场、相互交流的点点滴滴仍然历历在目。
可以说,踏上俄罗斯土地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既激动兴奋又忐忑不安,毕竟这是我军首次较大规模、整建制出国演习。在各国军人、专家和记者的注视下,我们年轻的陆航部队将交出一张怎样的答卷?这是一个各级指挥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然而,我军陆航官兵第一次亮相就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2007年8月5日,24架直升机在云底高仅100米的条件下,准确无误地完成了我们在演习地域开训首日的所有课目。当直升机平稳着陆后,俄军官兵不约而同地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此后十几天的训练和演习中,我军一架架战鹰实战化的战术动作、精确化的火力打击,既赢得了参演各方的称赞,也给我们带来了一项令人自豪的荣誉:所有参演部队中唯一被导演部评为满分的单位。
在展示良好形象的同时,我们也从外军同行身上发现了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优点。塔吉克斯坦突击队员搭乘我军直升机实施突击行动演练时,不管是交替掩护,还是调整队形,几乎全部用手语完成指挥协同。这既培养了队员之间的默契,也提高了遂行任务的效率。俄军的有素养成,特别是他们一切从实战出发的观念,同样令我们印象深刻。通过铁路输送的我团保障分队换乘俄方列车后发现,车厢里没有空调,十分闷热,可负责警戒的俄军士兵没有一人脱下厚重的防弹背心,或是摘下笨重的钢盔,始终保持严整的军容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俄军注重点滴养成,因此形成了遵章守规、按计划办事的良好习惯,有时严谨得甚至让人感到“呆板”。8月2日21时,我团武装直升机群转场至俄罗斯沙戈尔机场。按双方协定,机群到达后应立即完成加油工作。考虑到机组人员比较疲乏,天又下着雨,不安全因素较多,我方提出次日进行加油。但俄军坚持按计划执行,一直忙到3日零时才加油完毕。
参加“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不仅让我亲身领略了外军的实战观念和战斗作风,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国家和军队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的长处,积极学习外军的有益经验,特别是那些经过实战检验的做法,无疑会使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加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