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印度记者/耿海艳 驻巴基斯坦记者/薛晓云 记者/赵全敏 实习生/赵旋
专家认为,加强边境控制可有效防止跨国恐怖袭击
11月29日上午,在依然冒着烟火的孟买泰姬玛哈酒店外,印度国家安全突击队总指挥杜特向媒体宣布:“我们又击毙了3名武装分子,整个酒店已经在我们的控制中……”至此,守在电视机前的印度千千万万百姓终于松了口气。从26日至29日,这场长达59小时的、堪称印度“9·11”事件的孟买恐怖袭击事件终于告一段落。
尽管恐怖袭击事件落幕了,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很多。分析人士和反恐专家指出,在国际恐怖势力日趋猖獗,恐怖袭击方式呈现复杂形态的大背景下,作为印度的邻国,中国应该从中得到警示。
巴否认与恐怖袭击有关
据印度当地媒体援引孟买灾难管理机构的统计数字报道,长达59个小时的恐怖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升至174人,另有295人受伤,死亡人数还有可能增加。
29日下午,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内政部长帕蒂尔对媒体透露,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实施孟买袭击行动的共有10名恐怖分子,其中9名已被消灭,1名被抓获。据被捕的恐怖分子交代,他们的计划是炸毁泰姬玛哈酒店大楼,并在行动中杀死至少5000人。
帕蒂尔同时透露,在泰姬玛哈酒店被击毙的恐怖分子身上发现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卫星电话显示,在劫持人质并和警方对峙期间,恐怖分子一直在通过卫星电话接收来自国外的指示。
帕蒂尔的讲话一定程度上附和了印度政府近日对巴基斯坦的指责。28日,印度总理辛格、外长慕克吉公开发表讲话称,有充分证据表明,孟买恐怖袭击事件与巴基斯坦存在关联。
对于印度的指责,巴基斯坦予以明确否认。巴《每日时报》29日报道,巴总统扎尔达里认为,印度不应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指责巴基斯坦。巴外长28日在印期间也要求印度不要在孟买恐怖袭击一事上掺入政治色彩。他说:“我们面对共同的敌人。我们必须联手战胜他们。”
针对印度报道捕获与孟买案有关的巴基斯坦船只的消息,巴海军发表声明说,这两艘船不是巴海军的船。
恐怖势力呈本地化趋势
孟买袭击事件发生后,一个自称“德干圣战者”的不知名组织即向媒体发送电子邮件,声称对事件负责。
专家分析指出,孟买恐怖袭击计划周密,大批武装人员多处出击、手法娴熟、配合默契,不似新手。但“德干圣战者”此前却闻所未闻。目击者称,袭击者是一群20岁左右、身穿T恤和牛仔裤的年轻人,所操语言为印地语或乌尔都语,像是印度本土人。
印度一家电视台透露,曾接到一名恐怖分子打来的电话,自称来自印度南部的海德拉巴。印度南部有德干高原,分析家据此推测恐怖组织可能是南部一支新出现的组织,也有可能是境内某些组织的分支或改名。
外界舆论认为,本次事件中,恐怖组织的流动性和本地化趋势十分明显。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接受《世界新闻报》采访时认为,当前,对于跨国恐怖分子流动问题,国际社会一直十分关注。因此,加强边境控制对于防止跨国恐怖袭击是十分有必要的。不过李伟说:“我认为,本次印度孟买遭受袭击,主要还是以境内的恐怖组织为主。”
由于民族、宗教问题复杂,社会问题很突出,印境内存在着很多分裂势力、分离组织和极端势力。这些组织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克什米尔地区和印度东北部几个邦。西部活跃着“虔诚军”、“伊斯兰学生联盟”等30多个极端组织,东部则活跃着“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波多民族民主阵线”等近百个反政府武装组织。
近年来,受“基地”组织及国际伊斯兰极端势力影响,印度国内的极端势力“圣战组织”开始向全国蔓延。
中国周边反恐压力加大
本次印度遭受恐怖袭击的规模之大,令周边国家的反恐形势显得更为紧张。中国作为印度的邻国,边境安全再次引起各方关注。对此,李伟表示,发生在孟买的袭击对其他国家的反恐有着深刻的影响,因为南亚的反恐一直和全球的反恐问题相结合。
目前,对于中国所面临的恐怖威胁,人们关注较多的是“东突”分子。李伟表示,在“9·11”事件后,为了防止恐怖分子境外策划、境内作案,中方在西北、西南以及与印度接壤地区,一直在不断地加强边境控制。这些措施较好地抑制了一些恐怖组织向中国境内渗透。
本次印度的恐怖袭击之所以那么惨,与反恐准备、预警和评估的不足有一定关系,这也是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警示。
新闻分析:印度反恐为何效果不佳
印度历届政府都将反恐当作工作重点之一。然而,近年来恐怖爆炸事件频发的状况来看,印度政府的反恐政策“收效甚微”。印度反恐为何这么难?
回顾历史,印度1985年出台《反恐法》,10年后却废除了。2002年制定了《恐怖主义预防法》,2004年又废除了,原因就在于有人认为这些法律侵犯人权,限制自由,与印度的民主相悖;另一方面,为追求大国梦,印度平时侧重军备建设,比较热衷发展远程导弹、太空科技,在反恐领域的投入不足,且警察装备也相对落后。此外,各邦政府内部有党派纷争,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又有政权纷争,各机构之间缺乏合作。(耿海艳)
恐怖袭击重挫印大国雄心
本报驻印度记者/胡唯敏
一场惨烈的恐怖袭击震撼了整个印度,经过近60个小时的恐惧与焦灼的折磨,恐怖分子伸向印度经济中心孟买的魔爪终于被斩断,留下的是近200具尸体和两座面目全非的五星级饭店。但相对于生命和物质的损失来说,11月26日夜晚开始的孟买恐怖袭击对于印度人内心所造成的影响恐怕更为深远,印度急切成为世界大国的雄心受到了一次重挫。
印度被西方捧得飘飘然
最近几年,印度的经济和科技发展速度比较快,百姓的生活水准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而且,由于西方传媒一向热衷于力捧印度,因此有些印度人也开始沾沾自喜,印度媒体动不动就说自己已经是一个世界大国。尤其是今年10月22日成功发射了探月卫星之后,印度各界一片振奋,当地报纸在印度宇航员还没有上天的情况下,就已经在谈论2020年印度载人飞船登上月球的话题。
这些年,印度在高科技、军事建设特别是庞大的核计划等方面倾注了极大的力气,这一切都与印度人内心深处潜藏着的“大国情结”有关。确实,印度太想做一个大国了,在印度一些人的内心里,印度已经是一个世界大国,而且是世界的中心。
近年来,一些西方学者和媒体出于某种政治理念或感情色彩,非常喜欢热捧印度,尤其喜欢把印度与中国相提并论。在这些人的笔下,印度拥有成为世界大国的所有必要条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结构相对年轻、完整的西式经济和金融体系等;而最重要的就是印度拥有属于西方系统的政治制度。一些印度精英也认为,印度已拥有成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全部必要条件,印度将很快超过中国,21世纪应该属于印度。
社会矛盾制约印度崛起
然而,分析印度的大国之路,我们却不得不从它的开国历程谈起。印度1947年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它从英国人那里继承了庞大的国土,以及完整的工业、交通、教育和法制体系,但英国人也遗留下来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混合的矛盾重重的社会体系。几十年来,印度一直享受着英国人留下的遗产,却没能解决英国人留下的社会问题。
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硬件设施常常并不是最重要的,世界现有的和曾经存在过的大国,无一不是拥有或曾一度拥有坚实有力的社会结构。综观多年发展的情况,印度迄今没有形成民族主体意识,印度国内不同教派之间的冲突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即使在印度教内部,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也大大削弱了印度社会的整体性。
宗教矛盾始终是印度国内局势动荡不宁的主要因素,分离主义势力也是印度国内暴力冲突产生的根源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从内部解决自身的诸多社会问题,那么它就缺乏成为世界大国的根本要素。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印度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这条路注定会是坎坷不平的。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