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7日,中国神舟七号太空飞船顺利完成了两项主要任务:实现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首次发射重量仅40千克的伴飞小卫星。对此,中外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海外媒体还特别提到了代号为BX-1的小卫星,称其“在发射仅4小时后,神七经过了距离国际空间站大约45千米的地方”。
10月9日,美国知名智库“国际战略评估中心”副主任理查德-费舍尔,在一份关于中国神七的分析报告中提及BX-1小卫星,并对神七之后中国太空军事发展动向进行了臆测。
他在报告中称,神七的主要科学任务是验证中国从俄罗斯获得的太空行走技术、提高其未来执行空间站任务所需的能力以及发射军民两用的BX-1小卫星。“不过由于与空间站之间的距离过近,神舟七号飞船及其发射的BX-1小卫星,可能会对国际空间站构成潜在威胁”。
他在报告中臆测说,中方之所以选择在最接近国际空间站之前发射BX-1小卫星,可能是为了验证其“共轨式”反卫星(Co-Orbital ASAT)技术能力。该技术曾是前苏联反卫星武器系统的首选,特点是其能够利用速度较慢、力量较弱的运载火箭,通过精确定位及定时操作来拦截卫星。
他在报告中提到,“中国军方在2005-2007年间曾进行直升式反卫星系统测试,并使用了由KT-1固体燃料运载火箭推动的SC-19型反卫星导弹”。他认为“SC-19反卫星导弹为未来中国军用航天器进行空中作战提供了基础”,而“中国将神七飞船的轨道舱用来执行监视任务,也表明中国或许正在考虑对神舟飞船进行改装以使其具备空间作战能力”。
他在报告分析说,BX-1小卫星将来也可能会被用来执行侦察及破坏卫星任务。“目前小卫星配备分辨率相对较低的照相机,将来可以安装分辨率高、反应速度快、跟踪选定目标能力强”的操作系统。而液态氧燃料的小型助推器则能为BX-1小卫星提供冲击空间近距离目标的动力。
他最后在报告中提到,中国部署在新西兰附近的太空跟踪船的位置,可以很“方便”地提供目标监控数据、监视潜在的军事演习。“假定这曾是一场军演的话,那么人们可能会认为,中国之所以选择在南半球开展反卫星行动,是因为该地区可以避开美国的空间监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这些可能意味着中国要告诉华盛顿,中国未来不会仅拘泥于目前的太空行动。(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