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海军导弹艇单艇发射5枚导弹全部命中(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 11:26 解放军报
解放军海军导弹艇单艇发射5枚导弹全部命中(图)
资料图:中国海军新型022隐身导弹艇技术先进

解放军海军导弹艇单艇发射5枚导弹全部命中(图)
资料图:解放军海军022级隐身导弹艇发射C803反舰导弹

高空作业

舱内抢修

  新闻提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海军新型舰载武器装备向高集成、高精确、自动化方向迅速发展,传统的“一个扳手一只表,一把烙铁一支笔”的保障模式和手段已无法适应实战需求。舰载武器装备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费时耗力,其效率直接关系到未来海战的胜负。面对挑战,南海舰队某基地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部队建设转型中的瓶颈问题集智攻关,从挖掘自身潜力,创新保障机制,完善军民结合等方面入手,摸索出了一条保障新路。

  ●辖区范围点多线长,保障对象量大型杂,他们注重内部挖潜——

  撤并岗位,使保障人员实现最佳配置

  那年盛夏,两场大规模实装演练同时在南海舰队某基地辖区范围内举行。上级要求该基地对所有参演舰船的舰载武器装备进行伴随保障。恰逢此时,辖区内两艘值班快艇突然发生故障,也需派人抢修。

  集中兵力保障一路得心应手,兵分两路勉勉强强,兵分三路手忙脚乱!此次演习保障任务暴露的问题,让该基地看到了自己的“软肋”。

  该基地辖区范围点多线长,保障对象量大型杂。体制编制调整后,人员减少,保障任务却越来越重。该基地党委认识到:必须对现有内部资源进行重新配置,让有限的保障力量发挥出最大效能。

  过去,担负临时抢修任务的各中队,设有装备修理类、机械加工类车间。随着舰载武器装备信息化含量越来越高,机械加工类车间任务日益减少,装备修理类车间的任务越来越繁重。“那时,同一个单位有人忙得团团转,有人闲得没事干”,该基地舰载系统处处长包和平说。

  人员配置上的不合理成为制约保障力的重要因素。为此,该基地着眼未来海战需求,对现有装备技术保障力量进行重新“洗牌”,撤销合并了6个作用不够明显的机械加工类车间,调配增加了9个修理中队的技术人员,使人员编成更加合理,职责分工更加明确,部队应急抢修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去年底,驻香港部队某导护艇进港前2小时导航雷达发生故障。情况万分紧急,该基地组织电子、机电等专业技术人员,携带相关仪器设备奔赴现场。一小时后,故障及时排除,该导护艇按时间节点进港。

  ●舰载武器装备“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打破封闭模式——

  优化整合,让辖区内保障力量“联合作战”

  这个基地辖区内的保障力量既有军内修理船厂,又有各部队技术保障修理队。过去,他们分工明确、互不干涉,向来“井水不犯河水”。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舰载武器装备对保障的软、硬件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无论是军内修理厂,还是部队修理队,独自承担保障任务,对谁来说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次海上实装对抗演练,某大队导护艇突然出现故障。担负抢修任务的某修理中队赶到,发现修理中急需的电路板只有船厂才有,而船厂只承担进厂修理任务。面对故障,技术人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浑身有劲使不出。

  信息化的舰载武器装备,迫切需要战斗力与保障力“同频共振”。为此,该基地及时转变传统的封闭式小区域保障理念,对辖区内所有保障力量进行了优化整合。整合后的军内修理船厂和各部队技术保障修理队,在修理任务上进行结合,在设备资源上实现共享,形成任务结合、资源共享、技术协作的新型保障模式,产生了1+1>2的效果。2005年10月,海军在该基地召开了特装装备技术保障力量优化整合现场观摩会,其经验做法被推广。

  从“各自为战”到“联合作战”,军内保障力量的优化整合有力地促进了保障能力的提高。不久前,某导弹快艇在参加上级组织的大型演习前夕,指挥仪收不到气象信号,不能及时判断风向风速,导弹攻击精确度受到影响。面对复杂的技术故障,该基地统一协调,组织军内修理厂和部队技术保障修理队多个单位的技术人员、职工进行“集体会诊”,“失聪”的导弹艇很快恢复正常。演习中,该导弹艇发射5枚导弹,全部命中目标,受到了海军通报表彰。

  ●未来战场装备保障任务繁重,他们巧借“东风”——

  寓军于民,积极推进军民一体化保障

  初春,南方某军港,数艘刚刚参加完战斗的“受伤”战舰缓缓驶入码头。

  “编队即将停靠码头,你部火速组织军地联合抢修,确保受损舰载武器装备尽快恢复战斗性能。”该基地作战值班室接到命令,迅速启动“装备技术军地联合保障中心”。2个小时后,由多家地方工厂、科研院所的40多名专家和部队维修人员组成的军地综合技术保障组赶到码头,迅速展开故障检查和抢修。很快,受损战舰修复完毕,又生龙活虎般重返海战场……

  随着装备更新换代周期缩短,部队自身的保障能力客观上难以跟上装备发展步伐,迫切需要借助地方工业部门的人才、技术优势。该基地党委“一班人”认识到:未来海战舰载武器装备保障任务繁重,仅靠军内力量难以完成,必须组织多方力量,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保障支援。

  从2006年起,他们着眼信息化条件下装备维修需要,积极构建以军内为主导、地方协助配合的军民一体化联合保障机制。他们先后与全国30多家地方的工厂、科研院所签订了相关保障协议,利用地方雄厚的技术能力、生产能力和人才资源,为部队遂行装备应急保障任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形成了战时军民联合保障合力。在此基础上,他们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组织部队和军内配套修理单位维修技术保障人员到多家工厂、科研院所培训,提高部队保障人员的素质。本文配图由周亚文、记者钱晓虎摄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