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海舰队新型岸防导弹定型试验全部命中目标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7日 10:12 法制日报
资料图:解放军C-602反舰导弹试射
冬日清晨,东海岸某山区,层峦叠嶂,云遮雾罩。 “导弹发射!”短促的命令打破山间寂静。刹那间,惊雷动地,霹雳裂海,4枚新型导弹闪电出击,准确摧毁远海目标。 这是海军东海舰队某新型海岸导弹团的一次精彩“亮剑”,标志着作为人民海军五大兵种之一的岸防兵,已成为重要的远程精确打击力量,一支岸防新锐正骄傲地崛起在共和国的钢铁海防线上。 打破常规成就第一 那年,一纸命令让护卫舰舰长陈志峰和工程部队出身的杨火旺一脚跨进了一个新兵种———他们奉命组建海军首个新型海岸导弹团,分别任团长、政委。 13条汉子、一座废弃多年的营房,这就是海军第一支新型岸防部队的前身。首批人员中,除参谋长是岸防兵出身外,大家对即将组建的新部队几乎一无所知。 “第一团”的身份,既带给他们光荣和自豪,更留给他们一大堆亟待破解的难题——— 全团官兵陆续抽调自全军75个部队、26所军地院校,个人经历、所学专业五花八门;拟装备的新型导弹武器系统当时仍在研制,无实际装备可训、无专业教材可用、无训练大纲可依、无现成经验可鉴…… 建设一支前所未有的新型部队、实现海军岸防作战能力历史性跨越的使命,无法留给他们按部就班的从容。身为“第一团”,就要填空白、蹚新路、创一流。面对一只只拦路虎,团党委“一班人”下定决心:使命在肩,时不我待,必须打破陈规,超常发展! 于是,一个个响亮的新口号被提了出来,一种种新思路被迅速付诸实践。 “没有装备能训练,有了装备能打仗”。部队创造性地开展“跟研、跟试、跟产”训练,新装备训练与技术试验同步推进。导弹剖视图、发射控制操作面板、自动化检测软件……一批批训练器材相继诞生,官兵们自行完成革新成果10多项,自己编写训练教材34套、战斗部署28种,有的被列为海军重点教材,有的填补了海军空白。 “宁愿人等装备,不让装备等人”。团领导率领官兵辗转于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拜师学艺,参观取经,累计行程近三十万公里。 “先训后用、持证上岗”。海军两所院校专门为导弹团开设了岸导战术指挥、海洋军事地理等专业短训班,官兵们成建制上军校接受培训。去年4月,上级对导弹团进行岗位技能考核,从团长、政委到普通一兵,人人上考场,人人取得决胜未来战场的“资格证”。 功夫不负苦心人。虽然还来不及和新装备有太多“亲密接触”,可官兵早已摸透了它们的“脾气”。一次装备技术论证会,主办方本来是礼节性地请陈志峰团长讲几句,不料他一口气就提了18条建设性意见,令济济一堂的国内顶级专家刮目相看。 从此,每次新装备论证,陈志峰都会应邀成为“座上宾”。他和全团官兵先后提出150余项新装备改进意见和建议,其中90余项被采纳。 “不走寻常路,成就‘第一团’。正式组建才两年多的导弹团,已先后涌现出团长陈志峰、参谋长付胜赫和发射连长刘顺林3名海军优秀指挥军官,发射营长桂美林一名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这在海军部队绝无仅有!” 敢担风险勇创第一 北国某武器试验场,新型导弹武器系统定型试验万事俱备,如箭在弦。 那年冬天特别冷,导弹团官兵在冰天雪地里已跟班作业了两个多月。这时,一个大胆的设想浮出团长陈志峰脑海:“部队通过跟研、跟产、跟试,官兵操作技术日臻成熟,能不能由我们自行组织导弹发射试验?” 不料,设想一经提出,立即掀起轩然大波:导弹试射历来都是工业部门和试验部队的事,让接装部队直接打导弹,出了问题算谁的? “四平八稳快速形成不了战斗力,适应实战需要首先要敢于打破陈规!”面对质疑,团党委“一班人”表态坚决而果断。经慎重研究,上级破天荒作出决定:就由接装部队担任一岗操作,自行组织新型导弹试验发射! “60秒准备!” 导弹昂首,怒指远海,发射进入倒计时。可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远程目标指示突然消失,现场所有人的心顿时悬了起来。 5分钟、10分钟……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眼看夕阳西沉,发射试验就要被迫取消。突然,信息台位操作手兴奋地报告:“发现目标信息更新!”陈志峰精神为之一振,当即判定目标信息准确,果断下达发射命令。导弹轰然出鞘。旋即,目标被准确摧毁! 捷报传来,官兵们忘情欢呼,紧紧拥抱。 开弓没有回头箭。此后,导弹团又担纲组织了2枚导弹试验发射,共取得3发3中的佳绩,一再刷新了由接装部队担任一岗操作、自行组织实弹试验发射成功的新纪录。海军首长特意给他们发来了贺电。 谁与争锋无愧第一 天上卫星侦察,空中敌机盘旋,地面敌特袭扰……一辆辆导弹战车风驰电掣般向预设阵地开进,似雷霆出击,如铁流滚滚。 各发射单元迅速展开。强大火力打击,顷刻间让混迹于多个机动目标之中的“敌舰”灰飞烟灭! 而此时,离新装备正式列装还不到一个月。和新装备入列同步形成战斗力,导弹团创造了海军新装备部队战斗力生成又一个奇迹! 驾驭一流装备,需要一流技术。“1%的疏忽可能导致100%的失败,别看这是小问题,在战场上就是致命失误!”这是团长陈志峰的口头禅。舰长出身的陈志峰对导弹基本是个门外汉,他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头,从最基础的原理学起,每天背记一点理论、每周掌握一种技能、每月熟悉一个专业,积累了2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短短两年间就从一名优秀舰长转型为导弹部队专家型指挥员。 强将手下无弱兵。上级分给团里几十名大学生军官,面对队列中不少“眼镜”,团长陈志峰的欢迎辞期许中带着严厉:一支随时准备打仗的部队不欢迎“文弱书生”,你们要能“文”,但决不能“弱”!官兵们坦言对陈团长有两怕:一怕他问,二怕他查。因为他问的太仔细,谁都别想蒙混过关;他查得太认真,怎么着都能查出问题来!就这样,一招一式训练、一点一滴养成、日复一日磨砺,专家团长打造出一群硬邦邦、响当当的导弹精兵。 长缨在手,谁与争锋!组建仅两年多,导弹团先后10余次组织全天候和复杂地域环境下的实兵实装拉动,7次参加海军重大演习演练,次次圆满完成任务,实射多枚新型导弹,全部直接命中目标,打出了新装备的凛凛威风,更打出了“海岸霹雳第一团”的赫赫威名!(徐锋 余子富 徐纲要 陈丽平)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