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技术结合解决航母战斗群突防难问题(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 07:30 《舰船知识》杂志
战技术结合解决航母战斗群突防难问题(图)
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编队航行

  战.技术结合,解决“突防难”

  弹道导弹打击航母和其它突防行动几乎一样,必须将导弹战术和技术充分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大效益。 首先,保证一定的火力强度。从美军发展方案可以看出,“宙斯盾”舰对目标的跟踪和拦截能力是有限的。新“宙斯盾”舰拦截弹装备数量一般为20枚,如果采用4拦1的战术,其单舰可拦截5枚弹道导弹,加上警戒率和发射协调问题,可保证一定数量的导弹突破防御。这是因为装有“标准”一3型导弹的航母编队防空区的导弹拦截区与飞机拦截区相互重叠,对拦截火力的协调和指挥存在一定难度。此外,如果从不同陆上导弹阵地使用多枚弹道导弹从不同方向对航母进行突击,亦可增加其警戒和拦截难度,提高突防效果。

  其次,争取采用多种火力形式。对航母编队实施联合火力打击也是提高常规导弹突防效果的有效方法。首先,海军水面舰艇、潜艇和航空兵是航母的传统对手,弹道导弹与这些火力形式在武器进入空域方面并不冲突,而且可以将对航母的威胁范围延伸到更高的空域,增大航母的防御范围。其次,多种火力形式的饱和攻击,可以饱和编队的警戒容量,阻塞其指挥控制信道,增加火力协调难度。第三,多种火力形式的参与可以诱使其打破电磁管制,暴露主舰位置,从而为正确导引常规导弹创造条件。因此如果常规导弹可以与这些传统手段相互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常规导弹的突防能力。

  三是发展新的突防技术。针对航母目标有很多种弹药可以选择,例如子母弹、霰弹、云爆弹等,而这些弹药对突防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采用霰弹技术可以从较高空投射,而且投射高度越高、拦截难度越大、穿透能力越强。而子母弹的抛撒高度不可能太高,因此就要有一定的突防措施,以防母弹在子弹抛撒前被拦截。

  实际上采用末制导方式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增强了其突防能力,而不像有些媒体指出的是降低了导弹突防御能力。我们仍以美国的“潘兴2”导弹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潘兴2”导弹发射后,在大气层外达到最大高度300千米,最大速度12倍音速。弹头在下降到目标上方约15千米后,首先在惯性制导系统控制下作速度控制机动(拉起和压下)以降低再入速度和躲避反导弹拦截,拉到接近平飞状态后,抛掉天线整流罩,弹头朝目标方向机动。这时弹头为进行末制导不但降低了速度,而且脱离了原定弹道,也就是说,导弹在下降到15千米高之前是以高速再入的,此后是滑翔机动的,可见,其速度的降低是以改变弹道换取的,而这两项都是突破反导拦截的“必杀技”。

  要15分钟,而且飞行过程中地面人员无法干预飞行,最多只能靠弹头的末制导系统对预设目标进行小范围的修正,而正常情况下,航母在15分钟内可以航行约14千米,可能已经脱离弹头末制导的修正范围,但通过技术改进仍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采用被动无线电引导方式辅助。例如,苏联的ss—N—13导弹就是将航母的典型无线电频率预置在导弹上,采用类似反辐射导弹的方式攻击航母,这种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区别航母和其幕舰,因为每部雷达的特征信号都是不一样的。其次,适当提前末制导雷达开机时间。例如,“潘兴2”导弹末制导雷达在4.5千米高度的天线扫描范围为35平方千米,此时搜索圆的半径约为3.4千米,而如果要覆盖在导弹飞行15分钟里航母的机动距离14千米,末制导雷达的工作高度就要达到接近19千米,而只要适当增加雷达功率,这在技术上也是可以实现的。最后,适当选择打击时机也是击中航母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航母作战消耗大,大约每隔3~5天就需进行海上补给一次,每次补给持续时间约为2小时。如果航母要进行长时间海上作战,必须进行频繁的海上补给。编队进行海上补给时,航速降低,只能以5~10节的速度航行,机动受限,舰载机也无法起飞作战。海上补给和舰载机起降时航速都会相对降低,因此对于带有末制导的弹道导弹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并相对精确地打击航母等海上大型目标。

  合理选择战斗部,解决“破坏难”

  航母具有很强的抗沉和自救能力,因此在这里首先需要强调的是突击航母应该立足于打残,而不是像

二战航母战中的击沉、击毁,所谓打残就是使其丧失主要作战能力,被迫退出干预战斗,或为其它水面、水下和空中打击奠定基础。也就是说,弹道导弹是打击航母的“开路先锋”,而不应该是最终的“绝杀武器”。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就会发现,航母有众多缺陷可利用。

  首先,航母飞机起降设备工作与非工作状态的易损性差异较大。航母飞行甲板上设有众多的助飞设备,这些设备在不工作状态,可被封闭在甲板下,具有很好的抗打击能力,但在工作时人员和设备都暴露在外。因此,其易损性在不同状态下的差异较大。其次,航母升降机的破坏可以大大降低航母作战效能。航母舷侧装有将舰载机从机库升到飞行甲板或从飞行甲板送入机库的升降机。升降机不但是航母上负责飞机进出机库的运载工具,还是直接关系到航母作战效能的关键特种设备之一。飞行甲板上还设有多部连接武器库和飞行甲板的弹药升降机,以及航空燃油加油站。由于甲板上活动的大部分器材和物资都依靠这些升降机运输,因此对其破坏可以大大降低航母的作战效能,特别是在其工作状态时,机库侧面和升降机部件暴露在外,这时如果遭遇打击可以将其卡死,而使其停运或破坏机库。三是舰桥上的传感器抗打击能力较弱。航母的舰桥一般分为司令部舰桥、航海舰桥和起降控制中心三层。舰上所有的控制装置均集中在这里,而且舰桥顶部集中了舰上绝大部分的传感器和指挥/导航设备的天线,这些器材几乎都没有防护装置,抗打击能力较弱。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由于不寄希望于击沉航母,因此没有必要使用整体大威力爆破弹,而应该使用类似反坦克的穿甲子母弹,或穿甲燃烧子母弹,这类弹药不但有较大的抛撒区,尽量覆盖航母目标,而且可以穿入舰体内爆炸。此外,按照国际未爆弹组织统计,集束类子母弹由于各种原因的未爆率大概在12%~15%,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这些未爆弹,也可以产生更好的打击效果。因为航母在遭到火力打击后,随舰的损管队会出动进行灭火和修复,并清理甲板上残留物品,保证飞机的正常起飞和航母的正常运行,而这些有意或无意加入的延时引爆子弹或触发式爆炸装置,可能杀伤抢修人员,而迟滞抢修时间,使航母的抢修活动变得危险、困难从而达到迫使其丧失战斗力的目的。

  此外,云爆弹也是一种打击航母类目标的较佳武器。例如,俄罗斯在2007年9月11日宣称试验的“炸弹之父”类的热压炸弹可以有效杀伤航母上的有生力量。一般炸弹内的温压炸药在预定的高度引爆、释放燃料或炸药粉末,再经第二次引爆,可产生2500~C左右的高温火球,并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高压,爆炸产生的高温持续时间比常规炸药高5~8倍。而俄罗斯宣称“炸弹之父”生成的高温达到了美国类似“炸弹之母”的两倍,其生成的高温就可能达到近5000C,如此的高热和超压不但可以杀死生物武器菌株,而且可以使化学战剂分解变质,而且其在狭小空间中使用不会对洞穴等建筑造成大的破坏,而只是杀伤有生人员。这种武器爆炸瞬间产生的大量云雾状的炸药粉末,会在爆炸冲击波推动下顺着舰内通道弥漫开来,爆炸引起的震波会在航母封闭的空间里不断反射直至消失,这既能大面积杀伤有生力量,又能摧毁无防护或只有软防护的武器和电子设备。而且爆炸会迅速将周围空间的“氧气”吃掉,爆炸现场的氧气含量仅为正常含量的1/3不到,而一氧化碳浓度却大大超过允许值,造成局部严重缺氧、空气剧毒,杀伤航母内的人员。虽然这种炸弹巨大,但俄美等国都研制过飞机投掷和导弹运载的集束型燃料空气炸弹,弹道导弹如果装备此弹头也可以对航母造成有效破坏。

  航母和弹道导弹出现的时间接近,同样是20世纪发展的两种高技术兵器,技术成熟程度接近。在兵器的发展历史长河中,两种武器的对抗实际是航母攻击能力蓬勃发展的偶遇,但也是弹道导弹技术日益成熟的必然结果。冷战结束后,航母已经成为大国强权的象征,而弹道导弹在全球范围内也同时成了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安全和挑战强权的有效武器。航母强权依仗的是经济强弱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而弹道导弹利用的是攻防技术发展的时间差。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攻防技术时间差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消失,而经济强弱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却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弥补。因此,利用弹道导弹打击航母在当前无疑是逼其退出军事干涉的有效手段,但长远来看仍需要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整体海军反击能力的提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相关专题:舰船知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