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解放军列装首艘江湖地效型边防巡逻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7日 11:12 解放军报
图文:解放军列装首艘江湖地效型边防巡逻艇
解放军列装首艘江湖地效型边防巡逻艇

  千里机动渤海湾

  -闫肃 刘海梁 张前进

  深秋时节,渤海湾炮声隆隆,一场实战化演练正紧张展开。参演的济南军区某船运大队4艘船艇反侦察、反空袭、穿雷区,千里机动,驰骋海疆,一次次在陌生海域出色完成任务,走出了以往“点对点”的区域保障模式,实现了向复杂条件下跨区域保障的转变。

  “某岛遭‘敌’炮火攻击,我部急需反装甲武器!”某部紧急求援。

  命令下达至担负输送保障任务的某船运大队作战室:“5小时内将反装甲武器运至某岛!”电话里,上级首长不无担忧地询问:“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该岛附近海域暗礁较多,风向复杂,要想按时完成任务,对船艇海上航行能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大队长张言照的回答沉着有力:“有!”只见船艇上官兵各司其职,依据雷达导航和卫星判读,驾驶着船艇灵活地躲暗礁、避浅滩、绕漩涡;大队作战室内,技术人员紧盯大屏幕,收集海域风力、水流数据,并通过定位系统、高频电台实时掌握船位、航速。4个小时后,编队满载着反装甲武器顺利抵达该岛。

  信心来自实力。近年来,这个大队针对未来战争中可能面对的跨区域、远距离保障任务,经常将部队拉到陌生的海域,在急流险滩中提高编队航渡能力。

  演练第4天,一支船艇编队正悄悄向某岛开进。突然,一队“敌”轰炸机出现在视野里。随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艇员紧急集合,迅速组成战斗小组,向“敌”机展开集火攻击。不一会儿,“敌”机仓皇四散。

  “我一艘登陆艇在某海域战斗中主机失灵,请速前往救援!”接到命令,某舰迅速出击,30分钟后便靠上受损船艇。修理分队将故障图像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传输至修理所技术支持处,4位专家迅速查明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方案,遥控指挥一线修理人员展开维修。10分钟后,受损船艇恢复续航能力。

  近年来,这个大队依托无线通信及网络平台,将装备数据信息采集器配备至船艇,建起了覆盖所有船艇的远程可视维修网,综合修理工程船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流动修理所”,专家通过海上装备远程会诊系统,足不出户就可同时指导多个受损设备实施维修,一改过去静态维修保障模式。

  雅江天堑变通途

  -本报记者 王卫东 通讯员 张文恒

  10月25日清晨,天刚露出鱼肚白。随着一阵急促的哨音,西藏林芝军分区某船舶运输队数十名水兵迅速穿上救生衣奔向各自岗位,雅江上一场近似实战的保障演练拉开了序幕。

  不到片刻功夫,装卸货物、帆锚作业、组织车辆上船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紧接着装载冬囤物资的船队紧急驶向雅江深处。

  航行大约8公里,只见指挥船上戴红袖章的队长张孟奎手举指挥旗,出其不意地把一个目的地定格在雅江两岸。头船船长、四级士官张洪武驾驶的人、车、货混装的某型船艇,得令后紧急向北岸靠拢。

  驾驶舱里,张洪武睁大双眼、左右操戈,不到3分钟就将船艇稳稳停靠在岸边,指挥员迅速组织人员登陆,物资、车辆下船。从

抢滩登陆到退滩,人员平安,车辆、货物无碰撞。与此同时,另一艘拖驳船也在南岸的码头上完成了相同的演练。

  该船运队为西藏高原部队的水上保障部队,由于特殊气候水文条件,雅鲁藏布江上无航标、无固定航线,该队常年航行在60余公里险象环生的水路上,攻克了高原水上保障诸多难题。

  中午时分,船队停靠在距大峡谷入口约500米处的码头上。就在车队即将卸货时,晴朗的天空突然被厚重的乌云遮住,一场狂风暴雨骤然而来,官兵们立即抛锚抗击。轰鸣的机器声、呼啸的风雨声交织在一起,战士们搬运货物的身影,成为峡谷深处一幕独特的场景。

  准备返航时,士官张洪武发现船已搁浅在沙滩上,10余名水兵一下跳进齐腰深的江水里,在“嗨…嗨!”的号子声中,船终于离开了浅滩。

  为了检验船队官兵夜航、雾航的水平,演练总指挥、林芝军分区司令员唐建明临时决定晚饭后在夜色中返航。夜航中,船艇逆流而上,江面伸手不见五指。在无任何航标的情况下,官兵们硬是凭借精湛的技术,一路避险排难,将船艇稳稳停靠在码头。

  当记者感慨他们艺高胆大时,队长张孟奎平静地说:“类似今天这种情况,我们每年在江上为墨脱边防运送物资时,不知要发生多少次。至今船队水上物资补给没出过一次差错。”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