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射导弹远距离射程在实战中并不实用(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0日 10:16 兵器知识
炮射导弹远距离射程在实战中并不实用(图)
    解放军陆军装备的国产80式主战坦克。1987年,80式坦克曾参加外贸竞争,由于未采用整体发动机技术,败给法国AMX-30坦克。

炮射导弹远距离射程在实战中并不实用(图)
法国AMX-32主战坦克由于采用整体发动机技术,野外拆装平均时间只需要45分钟。

  记:说到发动机,有读者问到横置和纵置方案的比较。

  刘:发动机横置比纵置要好。可缩短车体长度,从而控制全车重量。比如MBT-2000,采用和99式同样达1200马力的发动机,但采用横置,不仅车体长度只有6.487米,而且比发动机纵置的90式轻了5吨,只有46吨。96式和它们比,虽发动机只有730马力,但也采用横置,车体长只有6.668米,均远小于99式的7.6米。

  记:在武器方面,西方对俄罗斯的炮射导弹不太认可,对此怎么看?

  晨:目前炮射导弹的射程普遍在4-5千米左右,射程虽然远,貌似可以做到先敌开火并攻击武装直升机,但这对坦克观瞄系统要求很高。西方观察家曾指出:俄系坦克上装备的白俄罗斯生产的IK13观瞄系统采取被动模式发现目标的距离只有500米,采用主动模式时,发现目标的距离为1200米。这种激光制导观瞄系统在低光环境下,对坦克的识别距离只有800米,那么俄罗斯炮射导弹射程远及四五千米有什么用!可见西方对此类射程远的武器不感兴趣,认为实际作战环境中打太远没意义。据统计,

伊拉克战争中,M1A2的平均开火距离不超过2500米。

  刘:炮射导弹的反直升机实际上也无从提及,AGM-114A"海尔法"的射程达到7:5千米,完全可在俄炮射导弹射程外从容地对其进行打击。

  晨:即便是俄国最先进技术也无法保证炮射导弹的全程制导。比如乌拉尔运输机械制造厂设计局的资料显示,目前装在T-72M1的后继型T-72M1M上的炮长瞄准镜在夜间顶多能对3500米远的目标射击,车长独立观察瞄准镜夜间作用距离更是不足1200米,超出此距离只能通过线路把炮长的观察画面传到车长的显示器上来达到"车长超越炮长"。而美国装备的第二代热像仪已使M1A2SEP在夜间具备6800米的探测距离和3250米的精确有效射程,几乎抵消了炮射导弹的远程优势。

  记:具体讲一下刚才说的"车长超越炮长"能力。

  晨:简易的火控系统就能实现"车长超越炮长调炮"。比如59改式坦克,只需车长有自己的观察设备即可,但最终开炮仍要车长命令炮长完成。而"车长超越炮长射击"就需要车长和炮长各自拥有独立的观察、瞄准设备,保证车长和炮长一样,既能观察目标也能射击目标。这就是具备"猎-歼"能力的指挥仪式火控系统了,也称"稳像"式火控系统。

  记:自动装弹机是否成为趋势,M1就不用自动装弹机(除非装140炮)。

  晨:西方坦克设计时考虑到了适合其绝大多数人的身高,俄系坦克则为了低矮而大量使用一米六左右的成员,于是形成西方坦克65吨、俄系40吨,俄系坦克采用自动装弹的局面。

  美国其实研制了性能出色的自动装弹机,但他们认为目前坦克炮弹药没重到人力不能及,因此没有装备自动装弹机,从而控制M1售价。反观苏联,T-64第一次装备自动装弹机,其每每"咬住"车长和炮长的衣服送进炮膛不说,部队意见最大的是缺少了一名乘员,在保养坦克时增加了其他乘员的工作量。

  今后,在平衡了价格、可靠性和必要性之后,尤其是为提高威力而向130毫米甚至140毫米的大口径化、分装化的发展趋势看,弹药自动装填已成必然。

  刘:目前西方服役的自动装弹机在任意角度装填、独立高可靠性完成装填-退弹、故障人工冗余这几方面都有缺陷。日本陆上自卫队1998年在富士山脚下举行的综合火力演示,参加的4辆90式有3辆的自动装弹机发生故障,严重影响了战斗力。日媒体为此惊呼,如果在战时,本来数量就有限的90式将因为装弹机可靠性低下而遭灭项之灾。据统计,90式自动装弹机的故障率为5%,而MBT-2000上的出口型号装弹机已经低于1%的故障率,自用型号应该更低。

  晨:目前大多数自动装弹机需要定角装填,就是说坦克开炮后必须炮管俯仰回归一个固定角度,才可以装填下一发炮弹。

  说到装弹机,还有一个问题。资料表明,96式坦克的人均占有空间略大于59式坦克,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59式没有96式的自动装弹机产生的阻隔,其车内空间是相通的,车长、炮长、装填手可以互相借用他人空间,使每个人实际可使用的回旋空间大。这就提醒人们,在军事中,理论和事实在很多时候不能单依靠数据来推定。

  记:我国及俄罗斯坦克采用炮塔吊篮式自动装弹机,无法实现弹药隔舱化。

  晨:这个问题要综合来看。西方的隔舱化设计也有很多问题。美国坦克与机动车辆司令部一位项目负责人的报告称,伊战中M1的炮塔弹药舱被125毫米炮弹从后面命中引起炮弹着火,弹药防爆炸隔离门使爆炸区得到了控制,坦克乘员只是吸入了少量烟雾。但就我了解的情况看,这辆M1只是幸运而已,实际在战争中发生了多起取完弹药而隔离门想关关不上的情况,只是这些M1没有被击中尾舱而已。

  刘:西方坦克还有一点区别,同样的隔仓化弹仓,美国M1尾舱储存的弹药是弹底在前、弹头向后,此方案是最安全的,但牺牲了自动装弹机。而法国和德国为满足自动装弹机的装填速度,是弹底在后、弹头向前,被命中后恐怕就不是吸点烟雾那么简单了。他们看重的是泄压板和舱内的预防二次效应设备的作用,但效果怎么样,没经过实战考验不好说。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专题:《兵器知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