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国100毫米紧凑型舰炮结构分析(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7日 08:08 现代兵器
中国新型071级综合登陆舰也采用76毫米舰炮
法国100毫米紧凑型舰炮采用了当时看来较前卫的设计,大体可分为炮塔,动力舱、供弹舱、技术(设备)舱和主战中心极大部分。炮的发射系统、炮塔供弹系统、补弹及扬弹系统、瞄准系统、弹药自动控制系统等等分别配置于上述各个舱室中。 ★发射系统 该系统由炮管、冷却装置、水气供应系统、炮闩、供弹装置和拨弹机组成。系统自动发射炮弹,每发射一发炮弹后由冷却装置和水气供应系统对炮管进行冷却和膛内残渣的清除。由于有合理的火炮冷却装置,使其身管寿命达到了3000发的较高水平。 ★炮塔供弹系统 该系统位于火炮右侧,由固定弯道、中间弹仓、引信测合机、活动弯道,动力源及炮塔控制机组成。当扬弹机将炮弹从主甲板下的弹舱提升到炮塔内,炮弹经固定弯道进入中间弹舱。中间弹仓能容纳18发弹,可根据需要快速更换弹种,转换时间为7~15秒。选定的炮弹由引信测合机装定引信,送到由凸轮带动的与摇架相接的送弹槽中(位于U型活动弯道上)。之后,炮弹移动到活动弯道的末端经调整保持与炮身轴线平行。 ★补弹、扬弹系统 该系统位于舱面以下,主要包括主补弹链、副补弹链、旋转拨弹鼓、扬弹机和弹箱控制机组等。主补弹链用于储存常规炮弹,有三种规格分别容纳42发、66发、90发。副补弹链用来储存12发特种弹。扬弹机的功能是将补弹系统中的炮弹提升到炮塔内,如需退弹,也可以将炮弹上的炮弹退至到补弹系统里。 ★瞄准随机系统 该系统由2部瞄准箱、2部电枢控制箱、1部电子设备箱、1部遥控机柜、1部瞄准维修箱、1部炮塔显示箱和2台执行电机。瞄准随动系统的功能是接受指挥仪提供的瞄准指令,控制火炮完成瞄准。为了提高整个火炮系统的跟踪精度,瞄准控制采用了精、粗双通道组合装置。当火炮需要调舷射击时,该系统还采用超粗调装置予以瞄准控制。 ★弹药自动控制系统 该系统包括有弹药管理计算机控制柜、人工装弹控制柜、舰炮控制箱等设备,能够保证舰炮射击时正确选择、更换不同的炮弹,并能根据作战信息中心的控制指令,自动选择单发、2发、3发或6发的点射发数。补弹和供弹系统中各型炮弹均能适时准确地送至给火炮,并能自动识别弹型和数量。 总体来说,法国100毫米紧凑炮算得上世界先进的舰炮。从口径上来说,100毫米介于76毫米和127/130毫米之间,法国人的初衷就是希望100毫米可以兼顾76毫米的防空能力和127毫米的对海对地打击能力。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面面兼顾有的时候反而面面都不精,与76毫米炮相比,如果达到相同的高射速,100毫米舰炮的重量要数倍于76毫米炮;和127毫米炮相比,其射程和威力相差很多。 意大利OTO76毫米舰炮意大利和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同时装备76毫米和127毫米两种口径舰炮,76毫米舰炮侧重于防空兼顾对海性能。上世纪70年代初,奥托-梅莱达公司在奥托MMI76毫米舰炮的基础上,推出了紧凑型76毫米舰炮,全重7.5吨,射速85发/分。该炮一经推出就倍受西方国家海军的青睐,它适于装备护卫舰等中小舰艇,具有很好的防空能力。在当时的军火贸易出口市场上,76毫米紧凑炮赢得了很多用户,甚至世界海军第一强国美国也于1975年引进了76毫米紧凑炮并作为“佩里”级护卫舰的主炮。虽然紧凑型76毫米炮的射速已经达到了85发/分,但是意大利人并不满足。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意大利着手研制射速更快的舰炮系统,1985年首次展出射速为100~120发/分的快速型76毫米舰炮系统,并于1988年4月开始在“勇敢”号驱逐舰上进行海上实验。之后,又继续改进出射速120发/分、精度更好的超速型76毫米舰炮。 奥托紧凑型、快速型和超速型76毫米舰炮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部件可以互换。 ★ 炮塔与炮管 炮管前端装有炮口制动器,炮管上还装有炮膛清洁器和冷却水套,炮管冷却方式为敞开式,炮塔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对风浪和辐射沾染有很好的抵御能力,炮塔后部设有检修舱口。 ★俯仰结构 包括有反后坐装置,通过2部驻退机和1部复进机相接。盘式输弹机包括输弹器和抛壳筒,通过1个滑块联动装置与反后坐装置相联。鼓形旋转机有液压传动装置予以控制,接受摆弹臂送来的炮弹,并将其送至进弹机。 ★供弹、扬弹系统和旋转弹鼓 位于主甲板下面,有液压电机控制。弹鼓内,炮弹呈直立摆放于四周。供弹时,炮弹随着弹鼓的旋转,逐个移动到位于炮左侧的螺旋扬弹机。炮弹经扬弹机被提升到炮塔平台上,2个交替摆动的摆弹臂轮流将炮弹送入进弹机,进弹机迅速把炮弹送至输弹器内,此时炮弹即刻处于待发状态。 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军火市场上,奥托76毫米紧凑型及快速型舰炮和法国100毫米紧凑型舰炮在中口径舰炮里很有代表性,一样代表了世界中口径舰炮的发展方向。说到这里,我国在80年代引进法国100毫米炮而不是76毫米炮的原因已经很清楚了。首先,在我国赴欧洲开展技术交流的时候,法国100毫米紧凑型舰炮已经比较成熟,而意大利的快速型舰炮还停留于方案中。奥托76毫米紧凑型舰炮在射速上略低于法国紧凑型100毫米炮,而后者的威力要更大。其次,当时我国军舰对于主炮重量的要求并不是很严,双管100毫米舰炮的重量是紧凑型100毫米炮的三倍,所以其适装性已经足够。第三,当时我国第二代舰载中口径炮装备的是76式双管100毫米炮,以紧凑型100毫米炮为蓝本研制我国第三代舰载中口径火炮,至少在口径上拥有继承性。 俄罗斯AK176M型76毫米舰炮把俄罗斯的舰炮放在最后来写,是因为其体系有别于欧洲。同时代的苏/俄罗斯海军舰艇和欧洲相比,无论是火炮数量还是火力密度都大于后者;而且火炮口径的分工也非常细致,是唯一同时装备76毫米、100毫米、130毫米三种口径舰炮的海军。其中,76毫米炮完全侧重于防空任务。1975年,在AK726型双联装76毫米炮的基础上,苏联下诺夫哥罗德机械制造厂负责研制了AK176型单管76毫米舰炮。该炮1978年正式服役,先后装备了俄罗斯海军“纳奴契卡”Ⅲ级轻型护卫舰等数十艘轻型舰艇,同时还出口保加利亚、古巴、东德等国家。该炮主要用于对空和海上目标的攻击,并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换装新型火控系统后称为AK176M型。 相关专题:现代兵器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