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观察:世界军工企业中私营企业占半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2日 09:49 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战略观察:世界军工企业中私营企业占半数(图)
F-22A猛禽战机生产商洛克西德-马丁公司是军民兼营的私营企业

  中国私企造武器有了章法

  本报特约撰稿 何审洹

  8月6日,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委员会近日专门颁发《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指南》,提出要积极、稳妥地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规范有序地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而在7月末,印度新德里举办的“本土武器——机遇与挑战”装备研讨展览会上,如何吸收国外和国内私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生产成为会议主题。实际上,私营企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国防工业发展的“顶梁柱”。

  美国:军品私营之“典范”

  美国虽然是个军事大国,武器装备先进,却没有专门的国防工业部门,国防科研和生产主要由私营企业担负。如美国最大的军火制造商洛·马公司、

波音公司和雷神公司都是军民兼营的私营企业。在美国,其军工企业中私营企业占90%,而整个美国约有1/3的企业与军工生产有密切联系,堪称军品私营的“典型”。不管是军服、头盔、担架等“小件”,还是战机、导弹、雷达、潜艇、坦克等这些“大件”大都由私营企业设计、制造。同时,美军并不仅限于从民企直接购买产品,还包括租用产品、劳务购买等。美国海、空军飞机的保养和修理任务有35%由私营企业承担。在今后几年,这一比例还将提高到40%以上。

  也正是因为军工企业在美国的特殊地位,那些军工集团的“龙头老大”与白宫和五角大楼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的军工集团不仅可以左右国内政坛人选和政策走向,甚至还可以通过军火贸易直接影响美国的对外政策。

  日本:年产数万坦克战机

  冷战结束后,日本对国防工业进行了调整,大力促进军民结合,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其军工产业得到巨大发展。日本官方没有专门的兵工厂,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均由防卫厅委托私营企业来完成。目前,在日本从事军事装备生产的私营企业约有2500家,年生产总值达200亿美元。

  日本的军民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寓军于民”,强调民用技术对军工生产的辅助作用。因此日本的大企业在制造汽车、船舶、

发动机、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民用产品的同时,还不断将尖端民用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 这在很大程度上壮大了日本的战争潜力,比如,日本坦克生产企业平时只有3家,而一旦战争来临,把部分汽车工业转产坦克,可年产坦克1万辆;若以30%的汽车工业能力来制造飞机,年产量可超过1万架。

  俄罗斯:军工私营路艰难

  不管是前苏联还是俄罗斯,国防工业都是重中之重。但另一方面,国防工业也是俄罗斯经济改革的一个巨大障碍。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很快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军民一体化改革,把70%的军工企业转向民品生产。然而这场对军工企业的激进私有化,不仅没有改变军工生产所面临的困局,反倒让本就危机重重的国防工业陷入整体性崩溃的局面。从1991年开始俄罗斯的军火订货年年下降,到1994年军品订货共减少80%,军品销售额也从以前的平均每年出口约200亿美元狂降到30亿美元。这直接导致生产规模的缩减,其中弹药生产下降93%,战略

火箭和核潜艇的生产已降到“最低水平”。钚、铀等核原料的生产完全停止,其他还有大批工厂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据估计,当时俄军工领域失去200万个工位,1700家企业已有几百个彻底关门。

  到上世纪90年代末,俄政府不得不放慢私有化步伐,军工企业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变为在军工企业间联合组建股份制企业。2004年3月,普京对国防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相继取消五局、科技工业部,加强国防部行政管理权,成立国防订货国家委员会,把国防工业改革主导权纳入总统权力核心体系之中,为国防企业下一阶段的大规模结构体制改革创造条件。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