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加强军工合作两国公司可不经政府直接接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3日 10:03 国际先驱导报
美日加强军工合作两国公司可不经政府直接接触
日本航空自卫队装备的F-15J战机。美国授权日本可以在本土生产F-15J。

  ● 本报特约撰稿 寇立研(发自北京)

  一个制造战争机器的庞然大物正在亚太"冉冉升起"

  据《日本经济新闻》6月17日报道,美日两国外长和国防部长5月份在华盛顿签订了一份协议,允许两国私有公司直接交换国防技术信息,从而加速两国军工企业联合开发的步伐。预计本月底双方将达成正式协议。这一协议的达成将使美日军工企业进一步融合成军工复合体(Military-Industry Complex),并对美日同盟及亚太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美日军工企业合作密切

  美日军工合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时期美国在日本的“特需定货”,并在冷战中不断得到加强。如今,美日在武器生产方面的合作范围极广。如在战斗机方面,日本三菱重工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合作,在日本生产F-2、F-16战斗机的“日本版”;在导弹方面,美国导弹大量采用日本生产的电子元器件,美国专家甚至认为如果不用日本的芯片,美国的某些巡航导弹误差将扩大4倍。

  新世纪以来美日最大的军工合作领域就是导弹防御领域。美日在反导系统的三大拦截子系统中均有密切合作。在陆基拦截方面,三菱重工直接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获取授权,生产“爱国者―3”导弹;在海基拦截方面,日本负担了“标准-3”导弹的总计27亿美元研发经费中的12亿美元,并具体负责弹头隔热材料及

火箭中第二段发动机的开发;外界还推测日方可能斥巨资与美方共同研发机载激光反导系统。

  新协议使双方深度融合

  然而在上述大范围的密切合作中,美日军工企业只能通过政府交换国防技术信息。在总体政治考量和国内部门办事规则限制下,美日军工企业的合作往往障碍重重,效率低下。

  新协议对于两国企业来说是解除障碍的举措。在新协议达成后,两国的企业,如日本三菱重工和美国雷神公司可在公司层面的技术支持协议下直接进入对方的数据库。由于有了这种日常合作机制,在具体武器项目的牵引下,两国大型军火公司的研发和制造部门可以不经政府、甚至公司高层而直接接触、合作。

  这种新型军工合作不仅大大提高联合研制武器的速度,还将使两国军工企业技术交流更加频繁。美日军工企业将因此深度融合,使得美日军工复合体逐渐成形。

  影响美日同盟的走向

  美日此项深度合作可谓是“强强联手”:美日军工企业在世界军火界同行内实力很强,在美国《防务新闻》网站2004年评选的世界100强军工企业中,美国占了45家,其中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雷神等排在最前面。日本则有7家入选,三菱、川崎、NEC、东芝等大公司名列其中。这些大军火公司合作生产武器装备,既能形成资金与技术的优势互补,又能通过增大产量降低成本。

  而且,美日军工复合体的出现也有政治效应,将为美日同盟增加更多实质链条。美日军工企业的深度融合将逐渐形成一个跨越美日两国的利益集团。这类军工复合体利益集团为维护自身利益,往往倾向于渲染军事威胁、鼓动政府使用武力,从而影响美日同盟的走向。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