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无人机专家:我军无人轰炸机已研制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 07:26 航空世界
访中国无人机专家:我军无人轰炸机已研制成功
国产长空一号无人机

访中国无人机专家:我军无人轰炸机已研制成功
长空一号无人机已被我军广泛使用

    声明:本文为《航空世界》杂志供《新浪军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专访我国无人机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首席专家赵煦将军

  本刊特约记者/杨军

  新的世纪,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似惊涛拍岸,锐不可挡,催人奋进。赵煦以一名共和国军人所肩负的神圣使命,以一名国防科技专家所担承的研究职责,把科研重心标定在我军跨越式发展的坐标上,把攻关方向定位在提高空军打赢高技术战争的综合能力上,把理论研究结合在推进武器装备研究的前沿领域,并为此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他的研究成果不但丰富了中国空军的作战理论,也丰富了空军的作战样式,为加速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步伐留下了一串串响亮的足音。

  "先谋于局,后谋于略,略从局出。"赵煦非常推崇这句古训。他是人民军队一个极其特殊的将军,为了科研工作,他二十余年在一个团级单位担任副团职总工程师,却保持着明净通澈的达观,他将满腔赤诚化作腾飞的动力。他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不计得失,不求名利,以事业至上的科研品质,带领着一大批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发展着中国的无人机事业,并默默地向科技巅峰攀登。

  40余载的拓荒之旅,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早已双鬓斑白。他研究试飞成功的"长空一号"、"高空高速"、"超声速"等无人驾驶飞机系系,使中国跃入了世界无人机强国的行列。

  记者:40多年在戈壁荒漠痴心不改地从事无人机的研发工作,支撑您事业的基础是什么?

  赵煦:支撑基础就是我不认输。要干什么就干下去,干到底,最好的东西往往在最危险的地方。毛主席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这个道理。我说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差,并不比他们笨,我们也很聪明。但是怎么发挥这个聪明才智,就是要为中国人争一口气,为中华民族强盛争一口气,也许这正是湖南人的"骡子脾气"吧!

  记者:你是20世纪60年代北航的高材生,毕业时原本可以留在城市科研院所工作,为什么主动申请到戈壁荒漠中的国家航空武器科研试验靶场开拓自己的人生之旅。

  赵煦:小时候,日本人的飞机成天在我们的头顶上轰鸣,经常有村庄被炸毁,乡亲被炸死。记得有一次我父亲还险些死在日本鬼子手里。小时候的影响在我的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母亲教育我只有国家强盛,别人才不会欺辱我们。那时,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发奋学习,因此,我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的成绩一直很好。

  1959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导弹飞行力学与控制专业。那时候,生活很困难,为了挣够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业余时间,就去给学校锅炉房卸煤,去掏公共厕所,上街去帮别人推车,反正什么能挣到钱就干什么。最累的就是有时还要去采石场拉石头。现在不敢想象,没鞋穿,光着脚在石头上走来走去的。我上了五年大学,就穿了一双母亲做的手工布鞋,毕业时还是崭新的。

  1964年毕业时,上级给我们学校分了4个来基地的名额。由于我学的专业是地地导弹,所以我就报名了。其他同学不愿意来,听说基地在西北大戈壁,条件非常艰苦,但后来还是都来了。我哥哥问我为什么要去那么艰苦的地方,我就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后来,村里人都以为我犯错误了,怎么被"发配"到那遥远的地方了,我哥哥也就给别人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记者:听你的同事们讲,你的无人机事业是从锅炉房起步的,还说你是从锅炉房走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无人机专家"。

  赵煦:(笑)这都是大家开玩笑说的。我们刚到部队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要下放到基层接受再锻炼,我被分到了维护连,具体工作就是烧锅炉。那时候全是人工操作,每晚要烧掉两三吨煤。我干啥工作都踏踏实实,我觉得凡事只要细心,就没有干不成的。那时,我们维护连的连长对我的评价是:"这个学生兵烧得还不错!"

  部队烧锅炉时比起以前吃过的苦根本算不了啥,不过,那时候终于能吃饱肚子了,要知道,从生下来到大学毕业前的二十多年从来没有吃饱过,一直处于饥饿状态。我就觉得部队很好,部队能管饱饭,不好好干就对不起党。自己虽然在烧锅炉,但总爱琢磨一些事。后来,由于我的出色表现,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长空一号"研制伊始,我作为最年轻的技术骨干被吸纳到攻关小组,负责总体设计工作。刚开始,一些老同志不服气,觉得让一个毛头小伙指手划脚指挥很不习惯,但后来,他们看到了我的长处,觉得我有这个能力,也就习惯了。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相关专题:航空世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8,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