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中国首支成建制警察防暴队海地维和纪实(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 07:39 轻兵器
中国首支成建制警察防暴队海地维和纪实(组图)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抵达海地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声明:本文为《轻兵器》杂志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自2000年1月以来,中国已先后向东帝汶、波黑、利比里亚、阿富汗、科索沃和海地6个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派遣了维和警察共计404人次,为维和和实现地区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2004年9月前往海地的防暴队是我国首支派遣国外的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2005年4月,圆满完成任务的队员满载荣誉回到祖国怀抱。

  在炎热的7月的一天,我们有幸见到了这支队伍中的26名天津籍队员他们中的19人来自天津市公安巡警(防暴)总队、6人来自天津市市内巡警(防暴)支队惟一一名警花则来自天津市公安局交管局科研室。这些被加勒比海的阳光晒得黝黑的队员们仍然没有从遥远国度的枪林弹雨中走出来,每每提起那些海地的人和事,他们依然神情激昂、满怀激动。就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讲述一起走近这支神勇的队伍吧!

  政局突变临危组建

  2004年2月5日,海地政局突变,前军官领导的反政府武装占领了该国大部分城镇并包围了首都太子港,而且迅速演化为一场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致使许多海地平民在战火中丧生,总统被迫流亡国外。为了避免海地局势继续恶化而导致出现人道主义灾难,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联合国安理会在4月30日通过1 542号决议,决定在海地部署维和行动,向海地派遣一支由美国、法国、加拿大和智利等国共3600名军人组成的多国部队。联合国请求中国政府派遣一支125人的“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伍,到海地维护任务区的治安秩序,处置可能发生的骚乱。

  应联合国的要求,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干2004年5月决定组建中国首支125人的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简称FPU),并于1 0月份前往海地。所谓“成建制”就是以排、班和队为单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拆散。他们所承担的主要任务:一是为一般维和民事警察和当地警雾的执法工作和特别行动提供配合和武力支持;二是处置群体性治安突发事件;三是承担重大活动或重要目标的现场警卫;四是组建、培训当地警察防暴队。

  精挑细选层层选拔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其挑选非常严格:要求每个成员必须有大专以上的学历、从事公安工作5年以上;掌握维和知识、相应的法律知识和必要的当地语言基础;除具备过硬的警务技能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任务区艰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具有熟练的驾驶技术,有两年以上的驾龄。

  公安部从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4个直辖市的公安防暴总队中进行选拔,选拔出来的预选队员还要在中国维和警察培训基地进行3个月的高密度、高强度的封闭训练,才能确定最后的入选人员。

  预选队员在培训基地每天都要进行十几个小时的超负荷体能、技能训练,接受国际形势、海地概况、维和业务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科目的学习。当时正值酷暑,他们每天都冒着近40"c的高温,进行7km的负重越野训练,每次跑完步,整个人就像是刚被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浑身湿透;之后还要进行近l0个小时的擒拿格斗、驾驶、射击、先进武器使用等科目的训练。仅驾驶训练就有山地、越野、泥路、水坑等科目,而且还要一专多能,既能开越野车又能驾驶装甲车。长时间的训练使他们的手上、脚底都磨出了一层层的血泡,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2004年10月17日清晨,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的95名队员乘坐联合国专机从北京出发,奔赴海地任务区,经过20多个小时的连续飞行,于当地时间17日下午2时许安全抵达太子港机场,与9月18日先期抵达海地任务区的30名先遣队员会合,开始了在异乡维和的日子。

  装备先进保障有力

  公安部领导表示,一定要挑选最好的武器装备给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既能打击犯罪又要保护自己。此次配备的先进装备,交通类包括装甲车、巡逻车、后勤保障车等;武器有95式5.8mm自动步枪、狙击步枪、班用机枪、92式手枪以及警棍等;通讯有海事卫星电话、电台、耳鼓传导等多种手段保证;后勤类则包括各种野战食品、木板房、流动医院、药品等。

  队员们执行任务时一般配有钢盔、一长一短两支枪、丛林刀、电台、防刺靴、作战服、防毒面具、胡椒喷雾器、催泪弹……应有尽有,整套装备加起来质量超过10kg。而且每个人都配备了先进的超短波对讲机,对讲范围超过10km。每辆车也都配有GPS卫星定位系统和夜视仪。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头戴套有布料的钢盔,身穿深蓝色服装,足蹬高腰警靴,戴着深色墨镜,手持先进的武器,在动荡不安的太子港,展示了中国警察的风采。

  自力更生自建营地

  由于内乱不断,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海地这个美丽的岛国伤痕累累。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到达海地以后,没有现成的营地,联合国海地稳定支援团(简称联海团)将防暴队的营址安排在工业园区内一个废弃的仓库里。仓库顶棚破烂,垃圾成堆,四周不但杂草丛生,污水横流,更没有水电供应。

  面对如此恶劣的生活环境,生存和安全成为防暴队队员的第一要务。如果依靠联海团建营地,至少要等三、四个月,于是防暴队决定自力更生建设营地。队员们冒着危险将建筑材料运回营地,在高温下清理仓库,除草平地,排除污水,铺设电线和上下水管道,只用两周时间,就将垃圾遍地、臭气熏天的废旧仓库建成了任务区条件最好的营地。他们一边执行守卫押运任务,一边参加营建劳动,常常是刚放下执勤的武器,又拿起劳动的工具。

  恶劣环境挑战自我

  当时海地正值雨季,天气潮湿闷热,气温高达摄氏50多度。那里的蚊子和苍蝇个头虽不大,但十分凶猛,非常密集。蚊子隔着衣服也能咬人,如果被咬上一口,不仅奇痒难忍,且会有大片皮肤被感染。防暴队员从国内带去的驱蚊药品根本不起作用。

  由于常年内乱,海地的物资相当匮乏,只能买到木薯、土豆之类的食品。维和队员只能吃从国内带去的压缩饼干、罐头等野战食品,刚开始觉得没有什么,但是时间一长,就不行了,不少人一看见这些东西都想吐,可是大家还是咬牙坚持。由于吃不上新鲜蔬菜、水果,不少队员都患了口腔溃疡。

  在那里,洗澡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维和半年时间,没有人洗过一个热水澡。天气炎热,队员们不仅要担负营建工作,还要执勤训练,所以几乎没有时间及时清洗衣服,身上经常散发着酸臭味,每个人身上都长了大片的痱子。

  但就是在这样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的队员们始终保持着乐观精神。

  平暴治乱彰显本色

  在国内进行封闭训练时,联合国下达中国维和防暴队的任务是处置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这类的群体性事件。但是到达任务区后,其任务却因治安形势的恶化而改变,除了处置群体性事件外,还要承担收缴武器、搜捕罪犯、缉毒、为当地警察和联合国一般民事警察提供武力支持等十分危险的任务。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部署在海地首都太子港。在距驻地一侧约2km处,就是令不少维和部队为之头痛、当地人都不敢轻易涉足、被称为“难啃的骨头——海地No.1的骚乱中心”——太阳城。太阳城城区路面非常狭窄,到处是垃圾、路障和烧毁的汽车,残垣断壁随处可见,当地人住在破漏的临建铁皮房内,墙壁上满是反对现政府的标语和口号。太阳城由原海地总统的支持者——武装犯罪团伙“火龙集团”和多个非法武装组织控制,他们气焰嚣张,曾占领了当地警察局,驱逐警察。维和警察进入任务 区初期,当地已经连续发生非法武装杀害警察60多人和攻击维和部队的多起事件。

  2004年11月18日上午(海地时间),太阳城地区发生大规模游行和骚乱,一个名为“Bel Air”的地发生了枪战。非法武装分子之间不但火并,而且还向执勤警察开枪。海地特警也随即开枪,交火非常激烈。马路上到处是散落的弹壳,墙壁上留有多处弹孔。在这次冲突中,天津籍维和警察王家兴正在该地区2号狙击点执勤。突然枪声四起,但是由于地形非常复杂,只能听到枪声却看不到人影。下午1点多,在距离2号狙击点不到20m的地方,突然有人向王家兴所在的制高点开枪,海地特警马上开枪进行还击。面对危险,王家兴沉着冷静,一面向上级报告,一面在装甲车上迅速架好机枪,匪徒看到架好的机枪后,瞬间就消失了。后来得知在当天的交火中,有5名平民死亡,一名当地警察在驾车时,被非法武装分子伏击,双手被打断。

  2005年2月8日除夕之日,也是海地民间

嘉年华狂欢节的最后一天。当晚,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在营区举办了迎新春联欢晚会。晚会还在进行当中,值班室突然接到警察总部的紧急指令,要求中方10名战斗队员紧急出警参与特别行动。为了能让其他队员继续欢度除夕,第六小队的全体队员请求执行此次任务。当晚22:30分,10名天津籍队员在大队长的带领下分乘2辆装甲车奉命行动,立即赶到了海地总统府前广场与联海团的有关人员取得联系,接受了为特别行动提供武力支援的任务,跟随他们赶赴现场。到达交火现场后,发现现场的维和民事警察和海地特警都趴在了一片建筑物前黑暗处的地上,并向中方人员打着手势,突然密集的枪声再次响起,发射过来的枪弹打在了中方派出的车辆附近。趴在地上的维和民事警察和海地特警根本无法移动,现场出警非常危险。中方指挥人员确定非法武装分子就躲在街对面的建筑物里扫射,参与行动的中方人员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并用装甲车车身作为掩体,阻挡射过来的弹头。由于现场靠近海地总统府,所有电台因为屏蔽无法畅通,所以必须要有一名队员下车掩护大队长进行联络和指挥。队员张松年每次出勤时都主动要求坐在装甲车靠门的位置,这个位置的队员承担着作战小组中最为危险的掩护任务,他必须在任何情况下最先下车,掩护其他队员安全下车,最后掩护所有队员上车后自己才能上车。当时张松年毅然打开车门最先跳了下去,并利用熟练的  战术动作冒着枪林弹雨,掩护大队长穿越交火区与联海团各方及第二辆装甲车上的队员取得联系,传达通知。零点,当鸡年的钟声敲响时,非法武装分子的枪声仍然依稀可闻。零时30分许,对面建筑物里的枪声逐渐平息,得到联海团的指令后,中方队员才安全返回。

  和平卫士无私援助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的队员们不仅在执勤中多次遭到非法武装分子的骚扰和袭击,而且多次在枪林弹雨中抢救出被流弹击中的无辜平民。

  2004年11月5日晚8时,一名海地妇女向中国维和警察报案,有人遭枪击需要救治。天津籍维和警察郑华、王勇分别驾驶装甲车和救护车交替掩护,与其他维和警察及当地警察一起赶往出事地点。进入一间临街的屋内,发现一名黑人男子胸部中4枪,而且腿部骨折,正在地上抽搐,维和队员立即将伤员送往医院抢救。

  2005年1月3日晚9时,还是郑华、刘洋、王勇几个人正在太子港治安最乱的“Bel Air”地区2号值勤点巡逻时,发现当地非法武装之间正在火并,枪战异常激烈。3人立即高度戒备,密切注意着事态变化。交火中,一名当地平民的右腿被流弹击中,大量失血并休克,几个黑人将其抬到2号值勤点,请求救助。他们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迅速对伤者进行包扎抢救,随后将其护送到医院救治,挽救了这名无辜平民的生命。事后联合国民事警察和当地警察对此次救助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在一次统一清剿行动中,一名男孩的双腿膝盖被非法武装分子击中数枪,维和警察对其进行了急救,并将其护送到当地医院。当天中午,还有一名小女孩在中国维和警察的值勤点附近突发癫痫倒在地上,四肢抽搐,并将自己的舌头咬断,满脸是血,惨不忍睹。中国维和警察同样立即对其采取救助。 ……中国维和警察的一次次无私救助让当地人民体会到了战火之外的安全感。

  中国警察,OK!

  在海地维和的半年时间里,维和警察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警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祖国的声誉和形象。不论条件多么艰苦当出现在海地人民面前时,个个都是英姿勃发,警容严整,威严中透着和善。他们在海地的出色表现,使海地人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中国警察OK!” 资料、图片提供/苏振强、武铎  本刊记者:郑双雁 王晓涛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