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若以武力抢占争议岛屿则无和谈诚意可言

马岛战争的爆发,始于阿根廷出兵抢占马岛。由于战前英国已打算从马岛撤军,导致岛上英军数量极少,无力抵抗数倍于己的阿根廷登陆部队。但在获悉马岛被阿根廷军队占领后,英国以惊人的速度做出反击决定,最终恢复了对马岛的实际控制。

领土纠纷没有共同接受的交集,只有相互排斥方案,很难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搁置争议的前提应是双方都必须没有占据的动作,否则只能以兵戎相见。尤其是对方以实际行动蚕食抢占我方领土的情况下,就已经表明对方没有谈判解决争端的任何诚意,企图以实际行动造成既成事实逼我就范。对于这种情况,就应迅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通过武力手段驱离抢占争议领土的对方军事人员,恢复并加强对争议领土的控制。

国家解决岛屿争端要勇于面对风险和代价

弱国无外交,战场上得不到的,在外交上更不可能得到。无本万利的生意不存在。要彻底解决领土纠纷,不进行战争投入,不敢面对战争风险,怕断交怕谴责,怕影响经济发展,瞻前顾后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马岛战争中,英阿双方伤亡都在千人以上,损失也均达高十多亿美元。但是英国通过战争方式收复对马岛的实际控制权,之后控制了马岛附近的石油资源,在付出代价之后获得了与之相应的丰厚收益。

劳师袭远,不应成为回避争端的借口

有争议的领土或岛屿远离所属国家本土的情况并不罕见,但以此作为回避争端的借口太过牵强。每一片领土都是同样神圣不可侵犯的的,不能以距离远近衡量其是否应得到关注。马岛距离英伦13000公里,几乎横跨了半个地球,但英国仍然派出远洋特混舰队赴马岛海域作战。这样的行动不能仅仅以英国是传统海军大国来解释,反而应该成为每个想解决领土争端国家砺练远洋兵力投送和打击能力的榜样。只有有能力出兵远洋,才有可能为最终解决争端打下基础。

阿根廷军队占领马岛之后加尔铁里亲临马岛视察

阿根廷军队占领马岛之后加尔铁里亲临马岛视察

国家意志与决心对于捍卫领土和主权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领导人的战略判断、战争意志与决心对于战争胜负具有重要意义。

撒切尔首相决心不计代价赢得胜利

当阿根廷占领马岛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以女首相撒切尔为首的英国政府自然受到了反对党和民众、媒体的巨大压力。当时英国国防部长诺特向撒切尔夫人报告,马岛被阿根廷占领,无法夺回。撒切尔已下定决心为了维护英国的尊严,决定不惜一切去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这位女士从来没有当过兵,但当她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时候,她在捍卫大英帝国权力、利益方面,她表现出极其坚强的意志,而且这个意志贯彻到军队和作战行动中去,使英国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受益匪浅。

战争不扩及阿根廷本土使英国免陷泥潭

撒切尔首相不仅对出兵马岛持坚定立场,还做出了后来对整场战争意义深远的两项决策:1.军事行动仅限于马岛和海上禁区,不扩大到阿根廷本土,以控制战争规模;2.尽快将兵力投送至相关战区,以争取速战速决。这两项决策对于后来英国能尽快赢得战争胜利和结束战争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基于当时英国国力作出得极具预见性的决策。

因为让军队万里劳师远征对于当时英国来说,可谓是极大的负担,后来的战争也表明英国在这场战争中几乎是投入了倾国之力,如若让这场战争扩大规模,进而长期持续下去,即便是打赢了这场国与国的全面战争,那也极为得不偿失。

阿根廷未完全做好准备就仓促出兵

要实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夙愿,就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从马岛战争看,阿根廷并没有做好与英国进行一场残酷、大规模战争的准备。它当时认为英国政府对马岛主权是犹豫的,因为英国工党政府曾经宣称,可以就马岛主权问题跟阿根廷政府谈判,马岛主权不一定归属英国。

工党政府有过这个松口,给阿根廷政府一种错觉。再加上当时英国国防费用连年削减,阿根廷错误认为英国已经不准备在南大西洋发动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而且认为英军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阿根廷过低估计敌手,没有做好进行一场中等以上规模局部战争的准备,以为通过军队占领就能够轻松把主权收回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教训。

应对争议领土被抢占切忌优柔寡断

阿根廷军队夺占马岛之后,英国方面的反应之迅速出乎阿根廷和全世界的预料:当日宣布两国断交、次日作出派兵决定、三日内就派出特混舰队。国家首脑公开表态,议会开会,高层决策,内政外交联动,那种毫不示弱快速采取行动的做法,使人觉得其领土神圣不容侵犯绝非虚言,气势逼人不容藐视。

可以说,英国胜就胜在一个“快”字,既有效减少对方预警和反应的时间,为后续军事作战行动提供便利,又对国内外显示出坚定意志和立场,凝聚了军心和民心。如果英国拖延出兵,阿根廷很可能将获得从法国订购的全部超军旗战机和飞鱼反舰导弹,以及从西德订购的4艘护卫舰和2艘潜艇,而英军的无敌号航母则很有可能按计划卖给澳大利亚。如此一来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将大大改变,最终战争胜负很有可能将会改写。

1982年4月17日,撒切尔夫人接受BBC关于马岛问题的电视采访

1982年4月17日,撒切尔夫人接受BBC关于马岛问题的电视采访

反政府运动高涨之时加尔铁里决定铤而走险试图通过发动战争占领马岛,来转移视线以解决国内危机

反政府运动高涨之时加尔铁里决定铤而走险试图通过发动战争占领马岛,来转移视线以解决国内危机

英国海军无敌号航母与驱逐舰编队驶往马岛海域

英国海军无敌号航母与驱逐舰编队驶往马岛海域

英国顺应舆论赢得国际同情与支持

马岛战争中尽管英国最终以武力战胜对手,但广泛争取国际舆论同情谋取“师出有名”的做法,实际上已经获得了制胜的先手。冲突伊始,英国就通过新闻媒体向全世界宣称:它坚决反对阿根廷用武力解决有争议的领土,愿意通过谈判解决争端。开战前夕,联合国秘书长曾呼吁双方要保持克制,英国给予正面回应,但阿根廷却保持缄默。

1982年4月3日,在英国外交人员的努力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502号决议,要求“立即停止敌对行动”和从群岛“撤出所有的阿根廷军队”。 这是英国外交上的一大胜利,它使英国成为“受害者”,并能打着联合国旗号压阿根廷撤军。

英国首相撒切尔宣称:马岛问题不仅是英国与阿根廷之间的争端,因为使用武力夺取有争议的领土会创下了危险的先例。后来,国际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与邻国有领土争议的国家,包括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就是基于这一点谴责阿根廷而支持英国的。

英国通过外交手段切断阿根廷武器来源

英国还利用欧洲许多国家主张用谈判解决争端的心理,及时向欧共体各国和北约组织成员国做工作,要求他们支持英国反对阿根廷用武力占领马岛。4月8日,在英国的敦促下,法国、比利时、荷兰、西德4国宣布对阿实行武器禁运。4月10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决定自4月16日起实行为期一个月的全面停止从阿根廷进口商品,禁运武器,并要求阿根廷撤军。由于西欧占阿根廷外贸出口的第一位,停止进口使阿根廷国内生产和就业问题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军事禁运,对主要作战装备依靠从西方进口的阿根廷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后果。阿军现有的作战装备所急需的零备件无法补充将直接影响军事行动。因此,对于英国来说,西方国家的禁运无疑是外交上的一个重大胜利。

美国表面中立暗中力挺英格兰

美国和英国是一对有“特殊关系”的盟友。当时,英国在军事上处于同苏联对抗的前线,担负着控制苏联海军通往北大西洋的出海口和支援北约欧洲北线的任务,又是欧洲防线的最后阵地。对美国来说,阿根廷固然重要,但只关系到地区性利益,而英国却涉及到它的全球利益,因而谁对它更重要是显而易见的。调停失败后,美国政府宣布:中止向阿根廷出口一切军事物资,禁止向阿发放军事销售许可证,暂停进出口银行向阿根廷提供新的贷款和担保,中止商业信用公司向阿提供保证。

在军事方面,美国向英军提供使用阿森松岛上军事设施的便利,使英国在万里远征中获得了一个最有战略价值的中间站。在情报方面,美国动用了设在全球的47个监听站的相当一部分专门截听和破译阿军的密码通信,向英国提供情报。美国还发射了几颗高性能的侦察和气象卫星,如“KH—11大鸟”侦察卫星可以把侦察到的图象用数据记录下来,用定向波束不断把战况发往英国统帅部和特混舰队。战后据英国报刊透露,英国取得的有关阿根廷的情报98%来自美国。如果没有美国的情报支援,英军在马岛战争中是不能取胜的。自称拉美国家“盟友”和“保护神”的美国,在关键时刻露出庐山真面目。

智利也向英国大开便利之门

马岛战争中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都支持阿根廷,但因为从70年代起智利与阿根廷爆发过边境冲突,智利当局担心的是万一阿根廷占据马岛,回过头来挟余威会让智利的国土变的不是更窄就是更短,因此智利向英国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协助。举例来说,阿国空军战机只要一起飞,英国在外海的特混舰队就会收到智利的预警通知,有力地协助了英军作战。

智利协助英国的事例表明,争端地区的相邻国家很有可能出于相互压制的目的而与区域外国家结盟。因此,在与本国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周边寻找甚至培植盟友,分化多个争端国家,将有利于军事行动的开展和领土争端的解决。但是,这需要在长期外交政策的指导之下进行,临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

阿根廷患难之中难觅真盟友

相比“得道多助”的英国,阿根廷的处境真的可以称作孤立无援,一方面受到英国的经济报复和欧共体的制裁与禁运,同时南美国家除了口头声援之外没人提供实际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而苏联和华约国家由于之前一直受到阿根廷的反对,因此也不会对其施以援手。

在马岛斯坦利港向英军投降的阿根廷军队士兵

在马岛斯坦利港向英军投降的阿根廷军队士兵

阿根廷购自法国的超军旗战机

阿根廷购自法国的超军旗战机

美国向英军提供使用阿森松岛上军事设施的便利

美国向英军提供使用阿森松岛上军事设施的便利

航行途中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士兵在竞技神号航母机库内检查武器装备,美国向英军提供了当时十分先进的AIM-9空空导弹

航行途中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士兵在竞技神号航母机库内检查武器装备,美国向英军提供了当时十分先进的AIM-9空空导弹

战后应通过缔结条约结束领土争议

必须注意到的是,马岛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领土争端已经划上了句号,与朝鲜战争一样,双方只签订了与战争本身相关的停战协定。因此,虽然马岛战争胜负已定,但是英阿两国关于群岛归属的争端并未随之平息,特备是随着马岛战争30周年的临近,两国争端再度激化。这就像一盘厮杀酣畅,但仍差最后一步没有下完的棋。这种现状源于复杂的历史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任何对争议领土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来说,军事干预最终也只是用于取得或夺回实际控制权的手段而已,领土争端的最终解决仍需要在相关国际法律的框架之下,由涉及争端的各方进行协商,缔结具有法律效应并被各方所认可的条约,以彻底结束争端。因此,搜集掌握相关的历史和法理证据,熟悉相关国际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是需要与军事手段并重的。

国家间的领土争端从狭义上讲是双边问题,但通常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如果仅凭军事手段控制争议领土,而不致力于协商解决争端,将有损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与声誉,同时也会阻碍与存在争端国家的正常交往。

马岛战争结束后,阿根廷国内仍不时爆发集会游行抗议英国占领马岛

马岛战争结束后,阿根廷国内仍不时爆发集会游行抗议英国占领马岛

发表评论 更多>>

登录: 密码:

参与_COUNT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