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3年1月27日,中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中国上一次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是在2010年,引起国外媒体的极大关注。那么,陆基中段反导究竟有何意义?需要哪些技术和步骤?新浪军事为您深度解读......

  • 历史积淀:我国一直在储备反导技术
  • 中国导弹防御系统建设起步较早。1964年2月,毛主席与时任国防部五院副院长的钱学森专门谈到反导问题:“5年不行,10年;10年不行,15年。总要搞出来。”后续相关研究项目代号被定为“640工程”。1967年10月,中国甚至正式提出反导弹用核弹头的研制。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分别进行了“反击一 号”到“反击三号”的全系统研制。尽管最后无果而终,但取得了一批重要技术积累,其中有些填补了国内空白。
  • 接下 来的“863计划”属于技术储备与可行性探索,研究了导弹防御的全天候监视、探测、预警、分析,以及拦截武器、C3I系统技术等。尽管在当时的技术和环境下无法进行实验,但这并不妨碍中国进行技术上的储备,而国际形势的几十年发展也再次证明当初的战略远见。
  • 研制背景:美国退出反导条约
  • 陆基反导的最重要目标就是遏制核大国对我国的大规模核打击,其中以陆基和潜射远程、洲际弹道导弹为主。主要指美俄,尤其是美国。由于核大国有大量的进攻性导弹核武器,若想全面拦截在技术上难以做到,经济上也难以支持,不如采用核反击的策略来遏制。然而,2001年,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美苏于1972年签署的《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则改变了大国战略的平衡基石。
  • 反导条约原本旨在在于阻止缔约国建立全国性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它规定缔约国只能在境内建立两个小型导弹防御系统,其一防卫该国首都,其二防卫一洲际导弹发射区。两地相距至少1300公里,以避免事实上的全国性防护网或相关努力。条约还禁止任何海基、空中和陆基移动式防御系统的开发、研制与部署。
  • 意义:核战条件下保护反击能力、赢得反击时间
  • 随后,美国大力发展TMD和NMD导弹防御系统,甚至进行多目标拦截试验取得部分成功,这进一步刺激了同为核大国的中俄两国。俄罗斯由于经济刚刚开始复苏, 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同时发展核武器和导弹防御系统,于是选择加速研发新一代战略导弹和载具,以增加核打击效率;中国一方面更新自已的核武库,据报道称去年还曾进行最新型东风-41型洲际导弹的试射,包括研发新一代的潜射战略导弹;另一方面,在时隔三年后再次进行陆基中段反导试验,更显示出增强战略盾牌的决心。
  • 在核战争中,对方的战略核武力量是首要的打击目标,其次才是大城市等目标。目前,中国海基战略核潜艇尚未有过战备执班的公开报道,陆基核导弹就成为威慑和反击的唯一手段。中国建立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将提升核武力量在敌第一次打击下的存活概率,增强核反击能力,从而对敌形成遏制。
  • 不仅如此,中段反导在技术上和反卫星类似,甚至在难度上还要大于反卫星导弹。中国曾于2007首次进行反卫星导弹试验,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认为,中国的反卫星导弹针对美国军事通信、导航以及太空卫星。 从这个意义上看,中段反导技术是一种防御措施,必要时也可作为进攻手段先发制人。
  • 防止来自周边的突然打击
  • 中国周边的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和朝鲜等国已经拥有成熟的弹道导弹技术,比如,印度去年已经成功试射烈火-5型洲际导弹,射程可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朝鲜也宣称成功进行了地下核试验,并自称其光明星三号火箭发射获得成功,未来也很有可能具备核打击能力。
  • 另外,核导弹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未来可能被非理性政权或恐怖分子等非国家组织掌握,以核反击遏制核打击的理性判断可能失效。如果敌人采取孤注一掷的手段,我方即使采取核反击,也将遭受重大损失。即便宜只是常规弹头,也可能造成严重杀伤,如果对方使用生化弹头,杀伤力将更大。面对周边国家核打击能力的提升,以及考虑到各种不确定因素,我国须能够在最远距离上消除不可预见的威胁,保证我国核反击力量不因中小国家的攻击下受到损害。
资料图:中国640反导工程反击1号拦载导弹

资料图:中国640反导工程反击1号拦载导弹

美国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弹发射

美国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弹发射

网传中国新一代战略导弹图

网传中国新一代战略导弹图

  • 陆基中段反导的概念
  • 弹道导弹飞行路线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是导弹从发射架发射到导弹飞出大气层的过程,这个阶段是在大气层内的飞行,一般称为导弹的上升段。
  • 第二个阶段就是导弹飞出大气层外,在大气层外向目标区域飞行的过称,一般称为飞行中段。
  • 第三个阶段就是导弹到达目标区域上空附近,重返大气层,命中目标的过程,一般称为重返大气层阶段或再入段。
  • 中段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一部分,针对中远程乃至洲际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进行拦截,一般而言,拦截高度和范围通常都在几百公里以上。根据当前导弹技术水平,需大推力陆基导弹拦截中段飞行的弹道导弹,而舰载防空导弹受到舰艇吨位以及导弹、雷达性能限制,目前仅有美日合研的SM-3导弹具备拦截能力。
  • 预警和监测网络
  • 弹道导弹从发射到进入中段飞行的时间很短,如果想要在中段实施拦截,就要尽可能提前发现对方发射的弹道导弹,同时要在其上方进行跟踪、计算飞行弹道,这样才能计算出最佳拦截点,紧接着将中段拦截弹发射到拦截点的位置,释放拦截弹头。这样才算完成一个完整的拦截过程。
  • 因此,构成一个完善的中段反导拦截系统是很复杂的工程,要有强大的导弹预警监测系统,而构成这个预警监测系统的核心就是导弹预警卫星,还要辅助于一些远程测控雷达,同时还要有高效、快捷指挥系统。
  • 信息系统获取的信息进入到指挥系统后,要通过计算机快速处理,为拦截段设计拦截诸元、设计拦截弹;拦截弹以足够的精度进入到空间位置,释放弹 头,弹头工作,捕捉到目标弹;弹头的推进系统推进拦截弹头,在制导系统的制导下,精确地到达拦截目标附近,摧毁所要拦截的弹道导弹。
  • 核心:中段反导拦截弹
  • 中段拦截的武器系统由助推火箭和弹头组成的,而技术难点就在拦截弹头。由于不能做得很大、很重,因此,拦截弹头拥有小型化的结构。同时,弹头的飞行精度要求很高,要有很灵敏的目标捕获的制导系统。另外,指挥系统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也要很强,速度要很快。中段拦截的弹头相当于一个小的"导弹",不过这个弹头在外观上看起来与一般的导弹有所不同,因为是在外太空飞行,没有空气阻力,所以外型不像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那么"讲究",不需要做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考虑。虽然外型有所不同,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小导弹"有动力、跟踪、目标识别等系统,同时有自己的杀伤部分。动力系统要推动弹头,最终 瞄准目标弹;制导系统捕捉目标导弹的物理特征,特别是红外特征,对它进行跟踪、识别,引导带有动力的弹头和目标弹相撞,将其摧毁。
  • 当然,助推火箭也要有一定的要求,最好是速燃火箭,这样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把反导拦截弹头送入到大气层。另外,助推火箭的控制精度要求也相当高,如果误差超过弹头制导系统所能捕获的范围,也不能达成拦截效果。目前,中美反导拦截弹都采用动能拦截器KKV。保证足够大的杀伤威力的前提下,拦截弹应尽可能的尺寸小、重量轻、机动灵活。在同样拦截距离和高度下,KKV的质量和尺寸均小于破片式拦截弹。一个2.3公斤重的KKV,所造成的破坏约等于73公斤TNT炸药。
  • 中国仍需发展弹道导弹预警卫星
  • 然而,由于中国缺少导弹预警卫星,在这次反导拦截试验中只是在陆基远程雷达引导下的拦截试验,无法展开全程的探测、跟踪、拦截试验,因此与美国反导系统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可以说,尽管中国反导技术进入新阶段,但是整体水平距离形成作战能力和力量还有很远的路。
  • 军事专家宋晓军认为,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仅仅是我们追求和谐世界和合理公正的国际秩序在物质条件上迈出的一小步,今后的努力和奋斗恐怕更加艰难。如果要使得陆基中段反导拦截系统能够达到真正的实战部署,至少下一步我们要发展我们自己的预警卫星,如果没有自己的弹道导弹预警卫星,中段拦截是无法投入实际使用的。
陆基中段反导拦截系统战斗示意图

陆基中段反导拦截系统战斗示意图

美国陆基中段反导系统的陆基远程跟踪雷达

美国陆基中段反导系统的陆基远程跟踪雷达

大气层外拦截弹的关键系动能拦截,采用KKV战斗部

大气层外拦截弹的关键系动能拦截,采用KKV战斗部

空基弹道导弹预警系统

空基弹道导弹预警系统

  • 美国BBC:中国在敏感时刻罕见高调宣布反导试验
  • 1月28日,中国官方高调宣布高难度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再次试验成功。虽然中国称试验不针对任何国家。但 试验正值中日钓鱼岛对峙、朝鲜核导危机、中美亚太利益碰撞等敏感事件期间。有分析认为,中国公布此类试验的目的主要应该是对潜在对手“显示能力”。
  • 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中国反导可能针对朝鲜印度
  • 中国1月27日所采用的反导拦截弹可能是第二枚SC-19 ASAT拦截弹,也可能是HQ-26这样的新导弹。不过,中国发展反导能力,其实是面对不存在的威胁。因为,美国现在没有中程和远程导弹,除了朝鲜和印度 有一点可能外,没有国家能用中程和远程导弹瞄准中国。
  • 英国路透社:中国反导试验意在威慑邻国
  • 1月27日,中国进行了继2010年后的第二次中段反弹道导弹试验,意图威慑周边邻国。路透社认为,中国军方在近年 来的很多报告中都提及要建立自己的反导体系。而最新的这次试验,就可以看做中国希望,加大对南海和东海与中国存在争端的日本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压力。
网上疑似中国第二次陆基反导试验现场图

网上疑似中国第二次陆基反导试验现场图

导语:中国此次进行的这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应该只是在陆基远程雷达引导下的拦截试验。因为中国缺少导弹预警卫星,无法展开全程的探测、跟踪、拦截试验,与美国有相当差距,尽管如此,有分析认为,中国未来计划构建的反导系统的规模庞大,试图以构建反导系统为契机,将全部可用于防空作战的武器系统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以首都为防御核心区、技术复杂的多层次空天防御系统......

微博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