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新军机部队远离驻地6千里坚守1年 边改装边打仗

中国新军机部队远离驻地6千里坚守1年 边改装边打仗
2018年06月12日 07:53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注意无人机右侧垂尾苫布上的EA字样

  今年的全国高考二卷作文题,因为涉及了战斗机的防护问题而在军迷圈里火了一把,很多媒体自媒体也做了跟进报道。有趣的是,就这一话题,空军官方网站《中国空军网》采访的部队,并非战斗机部队,而是装备无侦-9“翔龙”大型侦察无人机的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这也是该机装备部队后首次亮相官媒。

  无人机指控方舱内景。有趣的是几位无人机飞行员佩戴了部队自制棒球帽,上面的数字16差点让人第一眼以为是辽宁舰

  直到今年头几个月卫星图片曝光后,网上才有了关于“翔龙”开始在北部战区空军列装的一些解读文章。殊不知,这支年轻的部队已经担负了很长时间的一线作战值班任务。而他们这次漫长任务的作战对象。。。。。。可不是一些人想象中的朝鲜丰溪里核试验场。

  在原驻地的“翔龙”,高升阻比联翼布局,一目了然

  2017年7月,随着高原边境方向对峙局势的日益紧张,按照军委统一部署,空军各部队调兵遣将,一时间新质战斗力齐聚高原。而作为当时全军唯一一支初步完成新型无人机改装学习的部队,这支因应“脖子以下”改革而刚刚组建的部队遂被“点将”,在跨越整个中国之后,立刻投入边改装边战备的紧张工作。

  雪域高原机场上的“翔龙”机队

  相比我军现役的中小型无人机受困于高原恶劣环境而难以在战区发挥作用,甚至难以起飞的窘境,“翔龙”以研制时就立足高原作战的优势,实现了长期留空值班监视;其及时提供的对方兵力调动等战场动态情况,为上级指挥决策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仗没打起来,但这种在接近实战的任务中使用大型战场监视无人机的经验,对中国空军来说依旧弥足珍贵。

  因此在对峙降温之后,为配合我方在洞朗地区的后续实控工作,这支部队继续驻守高原,全天候执行对印军动态的监控取证,一直持续至今。这种恶劣环境高强度使用,不仅有利于第一时间检验“翔龙”的使用效能,为贵航做下一步改进提供参考;对部队如何在未来高寒山地边境联合反击作战中,更好发挥无人机平台的作用,也是现成的探索机会。

  南海舰队航空兵装备的“翔龙”,图片提供及标注:@jetfight2000

  而将近一年的长期异地部署,也使得本来驻扎在东北大地上的该部,反而常被人误认为是常驻雪域高原的部队。在这段时间,其他部队装备的“翔龙”也逐渐在卫星照片中出现。

  当年刚刚曝光的“翔龙”还是单垂尾布局,发动机喷口截面也是近似三角形的,但已经开始用联翼了

  虽然很多人仍然认为“翔龙”使用了什么新型涡扇发动机之类,但这种需要在各战略方向铺开、大量装备的机型,为了让后勤维护更加方便可靠,仍然采用了成熟的涡喷-7改进型发动机。由于这类无人机一般活动高度都在15000米以上甚至更高,此时涡喷发动机费油的问题也就不那么明显,基本能满足“翔龙”在主要作战方向上的使用需要。

  2011年首飞时的“翔龙”原型机,这个牵引车的“战斗力”,实在也有点强

  当然,涡喷发动机还是限制了“翔龙”的留空时间,也使得该机常常被军迷戏称为“全村鹰”。虽说不指望国产大型无人机能一步到位变成“全球鹰”,但“全洲鹰”这样的目标还是要有的;毕竟在反介入作战的战场情报体系中,能够在第二岛链长时间活动的隐身长航时无人机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从这张图和上一张图能看出联翼结构的搭接特点

  至于网上争论不休的联翼布局问题,我也不多说了,抄一段晨枫前辈对“翔龙”联翼结构优势的分析以供参考:由于上机翼的翼尖和下机翼搭接,翼尖的气动弹性发散不再成为问题,大大简化了前掠上机翼的设计和制造;后掠翼翼根不仅承受向上的升力,还承受向后的阻力,搭接的上机翼正好顶住下机翼,使受力情况大大改善,有利于减重。

  另外,在上机翼和下机翼搭接的方式上,“翔龙”选择让上机翼在下机翼中部搭接,虽然没有了翼梢小翼的作用(所以“翔龙”额外设计了翼梢小翼),但重量和阻力相抵,常常得大于失。

  作为短平快项目立项的无侦-8,以货架技术成功满足了部队对第一岛链内目标进行高速战术侦察的需要(CG图由@彩虹熊_白玮 制作)

  从现有型号发展来看,国内各厂所在高新技术无人机研制方面已经逐渐走出了较成熟的路子。无侦-8超音速侦察无人机和“神雕”反隐身预警无人机的陆续试飞,不仅丰富了相关厂所的研发制造经验,也为正在追赶世界一流水平的航空兵部队提供了下一代作战平台的更多选择。

  同时生产的“翔龙”和“神雕”,两者并非替代关系,而是各有各的用途

  所以啊,对前一阵在网上很火的这个“暗剑”大模型的亮相,我的看法很简单——这里最大的意义是,无论南北,现在他们都开始把研发精力朝下一代无人作战平台上转移了。

  可能到那个时候,只有网上的撕逼依旧不变。。。。。(作者署名:扬基帧察站)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