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美六代机或参考我歼20研制思路研发 吸取F35研制教训

美六代机或参考我歼20研制思路研发 吸取F35研制教训
2018年06月08日 18:56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自2004年F22服役后,美国战机进入隐形时代已有14年,而其隐身战机拥有量也达到了400架左右。按照大概25年一代战机的时间(F22服役速度有所推迟),美国新一代战机,也就是第六代战机的服役时间大概还有10年,而其露面/首飞的日子,也就不远了。空天防务观察近日发布文章称,美国六代机即将进入型号研制阶段,美国空军初步投资102亿美元。

诺格公司发布的六代机想象图诺格公司发布的六代机想象图

  美国空军6代机计划始于2008年(提出设想),2010年对技术概念发布咨询书,2015年正式编入预算,项目启动,并命名为“下一代空中主宰”项目(NGAD)。2016年,美国6代机修正为“穿透性制空”概念,2018年正式进入型号研制阶段,并计划于2028年左右交付,2030年形成初步作战能力。按此进度计算,美国6代机的露面/首飞时间大概在5年后,也就是说,时间剩的不多了。

  对于六代机,美国空军当初的设想是研制一种类似于5代机面对4代机那样,整体跨越式的战机,比如高超音速(5-6马赫)、临近空间飞行(3-6万米),超大航程(6000公里以上)、超级隐身(全方位、全频谱、极度隐身)等,但歼20的“意外提前”出现打乱了美国的计划。美军认为,歼20的出现严重挑战了美军的技术优势,F22、F35这类战机在面对歼20时不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甚至部分性能还有劣势,因此美军急需新一代的产品来达到压制性效果,因为,美军对六代机的要求发生了改变。

  美国不再寻求那种完全跨代式的概念,甚至不再遵循传统的划代理论,而只是称其为下一代空中主宰。美军抛弃了一些暂时不成熟/研制时间较长的技术要求,比如高超音速、临近空间飞行等,但保留了对超级隐身、大航程、高级网络化作战等相对成熟的要求,以期尽管完成装备研制。为此,美军吸收了F35项目研制过程中的种种教训,比如新技术太多(造成研制推迟)、追求完美(把太多的功能融入一身)、进度拖沓等,由美国“快速能力办公室”督促,高度重视研发速度,要求采用敏捷采办、原型化等多种方法,尽早实现6代机的服役。美军严格要求以2030年为形成战斗力的时间节点,并以此倒推各项进度,务必尽快实现对中方歼20战机的压制能力。

  为了加快研制进度,美军不惜要求战机研发采用“渐进式”升级的方法:在开始不追求性能的全面达标,在服役过程中不断的去完善。不得不说,这个风格颇有些“学习歼20研发过程”的意思,毕竟F35跟歼20的进度对比太明显。看来因为歼20的出现,美军这一次是真的担心了。

  对于美军的6代机,我们也应该重视起来,我们已经赶上来了,不能再让美军拉开代差:一、我们要加快自己的6代机的研制。二、不要过多的装备4.5代重型战机,以节省资金加快性价比更高的歼20的装备速度。三、适当增加军费比例,目前我国军费占GDP的比例只有1.23%,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低于一堆没多少压力、军费废弛的欧洲诸国,也已经是多年来的历史最低点。如果多年后可能面临一场规模不小的战争,那么还是早做准备的号。四、开始部署实施歼20的升级计划。

  从美军目前对6代机的要求看,超级隐身、大航程、高级网络化作战等更接近于“量”的改变,压制效果并不明显。就隐身来说,目前隐身效果主要针对的是雷达,对光电/红外探测系统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比如航展中我国此类装备宣称的对F22的发现距离已经达到了100公里左右),这也就成为了目前破解隐身技术的一个突破口;所谓超级隐身,依然要面对这个问题。所以,歼20下一步要重点突出该装备的技术进步和升级。

  好的武器是战力的倍增器,目前我国激光武器技术已经和美国处于同一档次,尽快研发并装备战机用战术激光武器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方法。一旦歼20的升级型装备了战术激光武器,不仅对导弹的防御能力大为提升,而且可以大大抵消美军六代机的技术优势。

  如果说历﹒史上打仗主要靠人,19世纪后打仗更多的靠武器,那么现在随着智能化、无人化的开始普及,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那就是靠“科学”的时代。所谓人的因素,也更多的体现在了平时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积累(你若能力强,那么在平时的发展中就能比别人快,比别人强),并由此而引起的装备性能的提升和规模的积累。一个显然的事实是,我国整体经济、科技的实力在逐渐的接近头号强国,那么,我们的军事力量的发展也必然会走向这个趋势。美方妄图依靠6代机的出现来实现对我空军压制性效果的企图,终将会如泡沫一般破灭!(作者:利刃/唐志峰)

  《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