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我军轰6K为何凌晨4点绕台?用逆光让F16伴飞时很别扭

我军轰6K为何凌晨4点绕台?用逆光让F16伴飞时很别扭
2018年05月27日 12:40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5月25日,国内数家媒体援引消息称,中国空军2架轰-6K中远程轰炸机凌晨4时许经巴士海峡出岛链,在台岛以东空域北上,后经宫古海峡返航,完成了在公开报道中的首次夜间绕岛巡航。从媒体发布的照片来看,一架疑似岛内F-16战机挂载副油箱对轰-6K进行了“伴飞”。但奇怪的是,以往但凡中国空军战机经过宫古海峡,都会有“御用摄影师”飞机跟踪拍照,并在其官网上公布。但这一次,“御用摄影师”官网却很“诡异”的暂时未公布一张照片……

疑似岛内F-16战机“伴飞”轰-6K轰炸机。疑似岛内F-16战机“伴飞”轰-6K轰炸机。

  其实准确来说,这次轰-6K轰炸机绕岛飞行期间所处空域,并不像同时段的地面一样是一片漆黑,反而因为高空中朝阳将出而有较好的光线。不过凌晨4点这个时间还是比较特别的。一般来说,凌晨四五点是人睡眠最沉的时候,就算被强行叫醒,大脑转速也远不如其他时候正常。

  所以我们会看到,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历次局部战场基本都发生在午夜之后至清晨之前的时间段,其中凌晨2点、4点更是高发时间点。上图中F-16战机的位置也值得一说。轰-6K轰炸机是从台岛以南向北飞,那么岛就应该在它的左手边,也就是西面。F-16战机除了“伴飞”监视,还有一个责任应该是防止轰-6K过于向左手边靠近,以免离台岛太近,所以应该飞在轰-6K的左侧才对。

比如去年7月,这架IDF战机“伴飞”时的占位就比较正常。比如去年7月,这架IDF战机“伴飞”时的占位就比较正常。

  像上图中的IDF战机,去年7月白天“伴飞”在台岛以东由南向北的轰-6K轰炸机时,占据的就是内侧位置。但这次轰-6K进行绕岛巡航时,F-16战机却飞在了其右手边的外侧,这是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凌晨4时这个时间点。此时在高空,太阳已经将跃出东方的天际线,那么从西往东看的话,是完全的逆光!所以如果F-16战机还像以前的IDF战机那样,由内(西)向外(东)“伴飞”,以期使轰-6K无法进一步靠近台岛,那么飞行员只能迎着强烈的光线逆光飞行。这在并非实战环境下显然是很不利的,因为此时需要的是目视判断双方之间的距离、姿态,并在驾驶中小心“微操”。如果是逆光的话,这样的操作显然难以完成。这种“伴飞”情形,自动驾驶仪、雷达等电子设备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轰-6K借助逆光实现了“光学隐身”。

这基本就是逆光条件下看到的效果。这基本就是逆光条件下看到的效果。

  所以,F-16战机只能无奈占据轰-6K轰炸机外侧(右手边、东侧)后方位置,只有这样,飞行员肉眼观察轰-6K时才是顺光。这样一来,“伴飞”监视的效果是达到了,但F-16战机也失去了能够“逼”轰-6K远离台岛海岸线的有利阵位。这,确实算是凌晨日出前后进行绕岛巡航的战术效果之一。

  这样的巡航,既是和平时期贴近实战的练兵方式,也是在一定框架规则内,最大限度发挥智慧,获取对我方最有利态势、信息的考验。从战略影响上来说,中国空军首次派轰-6K轰炸机在常人沉睡的时间绕岛,必然比以往白天的绕岛震撼效果要大得多。从战术层面来说,夜暗条件恰恰是军事行动的最好掩护,无论哪支军队,或者是哪国军事力量,都会将夜战科目作为最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

 此次绕岛的轰6K同样挂载了图中所示,左边箭头指向的电子吊舱。 此次绕岛的轰6K同样挂载了图中所示,左边箭头指向的电子吊舱。

  同时,首次在岛链以外远海进行较长时间的微光、低可见光条件下飞行,对轰-6K飞行员也是很好的实战化考验。这样的训练不断增多,并形成常态的话,轰-6K轰炸机部队的远海、远洋全天候作战能力将会得到质的提升。(作者署名:百战刀防务观察室)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