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高超音速武器又衍生出新家族 该技术美俄都没有

中国高超音速武器又衍生出新家族 该技术美俄都没有
2018年05月23日 17:25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中国公开的超燃冲压试飞平台

  近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全国科技周活动上,我国首度公开了采用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技术的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通用试飞平台”,这显示中国完成高超音速滑翔武器的开发后,也突破了高超音速吸气推进技术的难关,这很可能会衍生出另一支高超音速武器家族。

  “助推-滑翔”与 “超燃冲压”是高超音速武器的两大流派,但后者的难度更高,之前仅有美国成功试飞。究竟超燃冲压难在哪里?又有何意义?今天,北国防务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由B-52发射的X-43是第一种以超燃冲压发动机维持高超音速的飞行器,其液态氢仅够燃烧12秒

  要达到高超音速飞行最简单的方式是采用火箭动力,因此在二战后美苏两国进行了激烈的火箭竞赛,竞相发展出更大更快的洲际弹道导弹与太空火箭。然而,火箭的缺点是同时要携带氧化剂与还原剂,因此大部分空间都要装填燃料/助燃剂,仅有少量空间可以装载弹头或货物,使其单位重量的使用成本居高不下。然而,大气有21%是氧气,喷气飞机可以吸取氧气作为助燃剂,机上只需装载燃油作为燃料就可产生动力,单位重量的使用成本就大幅降低。

  喷气发动机的速度不能无限制提高,大概在3.5马赫其涡轮温度就会超过金属上限而融化。如果取消涡轮与压缩机,利用进气道的斜震波将超音速气流减速到1马赫以下,则进气的压缩比就足以作为推进之用,这就是 “冲压发动机”的原理。但空气减速时会同时增加压力与温度,当速度超过6马赫时,燃烧室的进气温度会高到接近燃烧温度,使注入的燃料无法增加气流能量,也就产生不了推力,形成了冲压发动机的速度上限。解决之道就是让气流不要减速太多,以超音速状态穿过燃烧室,这种发动机就称为 “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简称 “超燃冲压”。

  △前苏联的Kholod超燃冲压发动机利用S-200弹体作为加速平台,本身并不能产生足够飞行的推力

  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概念很简单,但达成却很困难,美国空军形容 “犹如在台风中点燃一根火柴”,超音速气流会将燃烧室的火焰吹走而无法稳定的燃烧。因此早期的超燃冲压发动机需要用容易燃烧的燃料作为辅助,例如美国海军在1958年发展的双楔形燃烧室是采用具有 “自燃”特性的合成燃油,而苏联在1991年装在S-200导弹弹鼻射出的Kholod双模式冲压发动机则用燃烧快速的液态氢作为燃料。

  这两种发动机虽然都验证了超音速燃烧室的可行性,但都没有产生足够的推力维持飞行,直到2004年11月,美国NASA的X-43A Hyper-X实验载具以液氢燃料达到9.6马赫,才成为人类第一种超燃冲压推进的飞行器。

  △Hyfly飞行器是采用二次燃烧概念,高密度的JP-10燃油先在亚音速燃烧裂解成较小分子,再注入超音速燃烧室中燃烧产生推力

  然而,液态氢的密度太低,且需以高压方式储存,不适用于严酷的战场环境。传统的石化燃料不但容易储存与分装,而且能量密度更高,美国军方一直希望改用燃油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能量来源。美国海军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在2002年委托波音公司研发圆形截面的Hyfly高超音速飞行器,以在未来容纳到战舰的垂直发射器中。

  Hyfly采用Aerojet公司发展的 “双燃冲压”发动机:它具有两个进气系统与燃烧室,高密度的JP-10燃油先注入亚音速气流中点燃,将燃料打散成分子更小的油气再注入超音速燃烧室。虽然2005年成功从地面发射一具50%缩比飞行器达到5.5马赫的极速,但全尺寸版本两次由F-15发射都没有成功。

  △X-51采用方形截面,在高超音速有较高的升阻比可飞行更远的距离。其油冷式超燃冲压发动机省略了二次燃烧,并可延长燃烧室的作用时间

  美国空军的X-51“乘波者”计划则是采用普惠与Rocketdyne联合发展的X-1油冷式超燃冲压发动机,其特点是JP-7燃油在注入燃烧室前会先绕经燃烧室周围管路,除了利用管壁温度裂解为较小分子外,还可冷却燃烧室温度,使燃烧室只需用高温合金制造,而不像Hyfly得用昂贵的陶瓷。X-51也是由波音公司打造,在2010年首次试射就维持了200秒的超燃冲压飞行,极速达到5马赫。

  △美国HyFly风洞模型(左)与我国超燃冲压试飞平台(右)的进气孔极为相似,后者可能采用类似的超燃冲压设计

  而此次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展示的超燃冲压试飞平台外型类似Hyfly,同采圆形截面与弹鼻进气,可能是为了便于容纳进舰上发射管。另外,网络也曾出现 “轴对称径向布局双模块发动机”的概念图,可能也用在这款飞行器上,整体概念与Hyfly计划相同。

  根据现场海报,2015年12月首次进行了飞行试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以石化燃料进行超燃冲压飞行的国家。

  △现场海报形容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通用试飞平台”是继美澳HiFire计划后的第二种低成本高超音速试飞平台,但HiFire计划其实只有HiFire 4高超音速滑翔器有成功,超燃冲压的HiFIRE 7试射失败

  采用 “助升-滑翔”的高超音速滑翔器仅需考虑高超音速的耐热与复杂的气动控制问题,而 “超燃冲压”飞行还需多突破超音速吸气推进的难关,因此难度更高,俄罗斯与印度在发展完“布拉莫斯”冲压动力导弹后也积极想研发出超燃冲压版本,但至今没有具体成果。美国国防业界人士曾形容中国对高超音速科技的投入已超越了美国,目前的确在 “助升-滑翔”与 “超燃冲压”这两个领域看到了显著的成效。

  由于油冷式有温度较低的特点,减轻了材料的负担,目前是各国研究超燃冲压发动机的主流。根据中国科学报在2017年的报导,超燃冲压的项目组提出了主动冷却的双压裂解新概念,克服了国外流行的超临界主动冷却方法的缺点,显示目前展出的飞行器可能只是过度版本,还有油冷式超燃冲压发动机在发展中,并成为真正武器化的项目。(作者署名:北国防务  文/Flak)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