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俄战机头疼的这个问题美国为何不愁 原因都在航发

中俄战机头疼的这个问题美国为何不愁 原因都在航发
2018年05月20日 16:09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虽然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但是中国人民经常深受资源短缺的危害,一家过日子,经常陷入各种纠纷不能自拔,买一个名牌包包还是单反,来一个吊坠还是给宝宝一个暑期补习班,这些事情都很让人心烦意乱,面红耳赤,不能安睡。

  对于寸土寸金的战斗机来说,也同样存在这种短缺资源争夺战,其中最最明显的就是机头大战。

  这就是座舱和雷达,两个冤家,最终背锅侠是谁?发动机。

  简单来说就是,发动机辛辛苦苦挣钱,座舱和雷达争着败家。

  让我们看看几种飞机的机头设计。

  米格21战斗机,机头很小,座舱也很小,飞行员刚刚可以露头

  让我们先从世界最畅销战斗机米格21来说,这架产量上万的经典飞机,从设计来说,机头尺寸很小,早期雷达口径300毫米,而且雷达探测距离超短,10公里,经常发生故障,还没下视能力,几乎等于瞎子。

  印度米格21-93机头魔改,最大雷达直径也不到400毫米,很凄惨的样子

  座舱盖也非常小,飞行员几乎顶到了座舱盖,而且飞行员从外界来看就刚刚能露出头盔来。

  原版米格21的座舱,狭小凌乱,外加多层黄色玻璃,让人看不见

  米格21设计师采用这种设计的理由很充分,发动机推力才5.6吨,飞机还要飞2倍音速,尽量减小飞行阻力是压倒一切的关键,从设计来说双管齐下,一个是采用60度大后掠角三角翼,另外一个减小飞机横截面,所以我们看到米格21小机头,小座舱,非常屌丝的样子。

  和同时代美国最畅销战斗机F4相比,F4效能更高更复杂,产量超过5000架。

  F4战斗机突出超视距导弹排队枪毙作战,所以配备了超大尺寸雷达,天线直径700毫米

  但是,F4的座舱却很猥琐,矮小的不像话。

  F4飞机的座舱也不大,飞行员刚刚露脑袋

  F4座舱高度和视野和米格21差不多,最大的理由就是,F4设计成一种全天候导弹载机,超视距对敌人空中目标发动攻击,对于格斗啥的,放弃,机炮从设计伊始就放弃了,飞行员作战主要看屏幕就行了,后舱飞行员专职伺候雷达和导弹,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座舱也不能做太大了。

  理由就是,和米格21的大后掠三角翼相比,F4战斗机采用了40度左右中等后掠角的机翼设计,飞机亚音速巡航好,超音速阻力稍大,为了维持飞机的高速能力,限制座舱盖尺寸,理所当然。

  直观对比来看,米格21战斗机机翼更适合高速飞行,F4走中庸之道

  当然,米格21最大飞行速度2倍音速,而F4战斗机可以到2.23倍音速,除了飞机设计师在气动上采取了利于超音速飞行的尖头大肚子尖尾巴设计之外,最大的原因是,F4装备了2台7吨推力的J79发动机,堪称涡喷发动机里面的神器。

  二代机时代,导弹技术还不是太成熟,机炮空战机会很大,到了三代机时代,导弹非常成熟,机炮攻击几乎没战绩,这个时代开始普遍强调导弹攻击能力,其中对于飞机的雷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此,米格21那种超小口径雷达就和战斗机说拜拜了。

  对于俄罗斯人来说,雷达技术落后,只有做一个大机头,别无他法,这就是米格29和苏27。

  米格29和苏27都赶上潮流,顶个大机头,但是座舱盖都不太高

  对于美国人来说,F4航电导弹无双,还被俄罗斯的简陋米格机追杀虐待,这简直是世界拳击赛冠军被街头混混摩擦,完全不能忍,所以,在三代机时代,美国人发狂一样追求双丰收!

  这就是F15,大机头大雷达,外加超大水泡座舱,两样都要牛!

  从对比来看,苏27飞行员刚刚露肩膀,F15飞行员几乎露上半身

  从设计师的选择来看,F15设计师可以通吃,依靠无敌的发动机和超强材料和设备,飞机做的很轻,而苏27战斗机设计师只能做取舍,保证机头雷达尺寸,座舱保证一定视野,不和美国人硬拼。

  当然到了轻型战斗机,美国人走了另外一条路子,这个就是F16。

  这就是F16战斗机,座舱很大,无隔框,很敞亮,但是牺牲了雷达性能

  可以看出F16座舱大,雷达小

  F16和F15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就使用了一台发动机,推力减半,所以摆在设计师面前就要做选择,保证座舱视野还是雷达,最终设计师牺牲了雷达,口径很小,而座舱很大,这也是美国电子技术高超,小雷达也能有很远的发现距离,换了别的国家,玩不转。

  我国电子技术落后,为了保证雷达指标,必须做大机头,外加客户要求好视野,盖子做的也大

  歼10战斗机为了保证雷达的探测指标和座舱视野(也是第一次采用新的军标,座舱视野比二代机有了机大提高)最终大机头保证了雷达的效能,大座舱保证了飞行员的视野,而且飞行员头盔离盖子很远,距离超过20cm,从使用来看反响很好,但是机身迎风面积太大,对飞机的加速性有很大影响。

  单纯从取舍来看,米格29做的不错,在电子技术差的前提下,牺牲一点视野换了飞机的高加速性,还是一个毕竟合理的选择。

  米格29座舱,盖子很低矮,飞行员脑袋几乎碰壁了,追求高速度的无奈选择

  从飞机设计师的观点来说,只要发动机推力足够大,不需要牺牲视野,也不需要牺牲雷达。

  大部分飞机设计师都很苦恼,发动机推力不足是常事,保证雷达性能,保证飞机加速性,降低阻力,牺牲座舱视野是最常见选择。(作者署名:大水)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战机雷达机头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