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新型隐身轰炸机呼之欲出 但与美军相比毫无优势

中国新型隐身轰炸机呼之欲出 但与美军相比毫无优势
2018年05月09日 09:17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今年的5月8日,我和施佬、席亚洲——这几个永远不会忘记9958的老帮菜,就是在有着“中国的51区”之称的阎良度过的。因为这一天是西飞公司成立60周年的日子,而我们恰好有这个机会在这里见证这一天。

  和之前参加过的很多开放活动不同,在这次充满历史积淀的活动中,和我们一起排队的,更多是这些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一代西飞人。他们中很多人说话时,还能听出浓重的东北口音来。他们当年从沈飞、哈飞等共和国最早的航空基地来到阎良,一砖一瓦地建设起这座如今享誉中华大地的“飞机城”,并在这里扎根了一辈子,但却始终乡音难改。

  一位年纪也很大的西飞老员工推着他的母亲前来看展

  而当我们和这些老人们一起走进西飞公司布置的展厅时,看到的第一件文物同样是来自东北大地:那是一座由沈飞引进,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加工设备;作为西飞当年筹建时从东北搬迁到位的第一台机器,早期轰-6生产所需的铆钉,大多数都是由它加工出来的。

  每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能够战胜一切内外敌人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团结一心。即使到了今天,西飞引以为豪的运-20“鲲鹏”大型运输机,其机体的多个大部件的生产,也离不开其他主机厂的倾力相助,这才有了它从试飞到服役,缔造的一个又一个“中国速度”。而西飞也把每个部件的“娘家”,原原本本地列在了展板上。

  近日,运-20首次与空降兵部队联合开展空降空投训练

  在阎良这座航空城,合作更是无处不在,比如西飞和试飞院共用一个机场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当我们走出展厅,穿行在梧桐树影掩映的西飞大道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从未听过的呼啸声,大家纷纷抬起头,看到的是。。。。。。

  真机看着肚子真的很大。。。。。。除了侧面看很“黑鹰”之外,其他角度确实更加“河马”

  正是这架去年曝光的直-20的635号原型机,该机的低噪音特性确实让人感叹:这要是搭载点特种兵来个渗透机降,差点没反应过来的养鸡施老等人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

  有趣的是,也不知道该机当天试飞的具体是啥科目,反正在之后的半个多小时,635号直-20一直在我们的头上反复盘旋——倒是让我们在直-20正式曝光前就把它看吐了。

  在“喧宾夺主”的直-20护航下,从歼轰-7A、轰-6K和运-20庞大的总装车间旁穿过,我们就看到了今天厂方给观众们展示的,西飞的这三架得意之作。其实要说也没啥新鲜的,几次航展开放日下来,比这次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多的是。所以不一会儿我们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趴在栏杆上望着停在更靠里的。。。。。。

  然而762的故事说来说去还是要说到涡扇-18,而当我们的话题已经快从涡扇-18扯到航空工业人事布局,跟北京出租车司机也就一步之遥的时候,突然响彻四周的,明显不同于D-30/涡扇-18这类发动机的小涵道比加力涡扇的试车声及时打断了我们。今天这次的好运气,还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于是这就有了比当年在珠海首次目睹歼-20还别有一番滋味的体验,毕竟那次进行短暂表演的两架歼-20,既不是从珠海本场起飞、也不是在珠海落的地,所以全程“高举高打”,忙于直播的我确实没多少精力去看飞机本身。这次起飞的2016号歼-20,几乎只是在本场上空进行了一个盘旋,旋即以一个漂亮的小航线落地。而由于前轮长时间未接地,在这个漫长的减速过程中,微昂起机头的“银河战舰”,气场更加霸气外露。

  如何形容当时的感觉?宋丹丹说得好,“忆往昔,看今朝,我此起彼伏”

  依旧沉浸在这番体验中,我们仨施施然原路返回,一路上看着西飞组织的书画展也是颇有趣味。对于书法都不怎么样的我们来说,看完这条充满着“老干部体”和“砥砺奋进体”的文化走廊,已经不知道自己是有文化还是没文化了。

  当然,没文化也不耽误我们站在文萃园内对着一座雕塑指点江山。这座旨在讲述西飞作为中国大中型轰炸机摇篮,不断彰显奋斗精神的雕塑里,大家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写实的轰-6K机头(连雷达罩内设备安装口的细节都有),而背景群像中,一名科研人员正手拿一个飞翼布局飞机的模型若有所思。

  这视频倒也是跟西飞的60岁生日有关,当然这个图嘛肯定是“拿来主义”的

  看到这一幕,施佬当时就钦定了,“这肯定是B-2!”虽然我看着这个模型更大的后掠角,觉着有些不对(而且看着好小),不过雕塑这种东西嘛自然是重在意会。特别是今天上面这张图的火爆,关于“新轰”的话题啊,估计又够炒个三五天的。

  不过当施佬说出B-2的时候,我还是想到了9958。当年对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投下罪恶炸弹的,正是它;前些天集体出动搞演习差点弄个大新闻的,也是它;而如今军迷们在讨论“新轰”时绕不开的比较对象,还是它。。。。。。即使B-21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研制,B-2的传奇性依旧难以被替代。

  4月19日,美国网友拍摄的B-2编队飞行图,可能是参加“海王星猎鹰”年度演习

  “后发优势”这个词,经常被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军事写手用了个烂。但实事求是地说,作为在轰炸机领域尚无完全原创作品,也缺少战略轰炸机使用经验的“后来者”,我国在这方面还远没有“优势”可言。特别是当战略轰炸机在常规战争与全面核战中的角色都面临转型的时候,研发周期漫长、研发费用惊人的“新轰”如何抉择技术路线,仍然需要更加冷静的思考。

  先玩明白手中的利剑,才能更好地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剑

  相比那年,十九年后的今天我们似乎应该知足。但想到明年还会有的5月8日,内心还是不知足。希望到那一天时,我们能有比今天更加饱满的情绪去直抒胸臆、荡涤文字;希望到那一天时,烈士们在天上能看到,面对强敌的“文攻武吓”(对岸这词儿真是好用),二十年后的中国不仅可以说不,更可以攻防兼备、文武恣肆。(作者署名:  扬基帧察站)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