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我高空侦查无人机令日军机紧急升空:可探测300公里

我高空侦查无人机令日军机紧急升空:可探测300公里
2018年04月22日 13:49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近日,日本航空自卫队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以及相关照片,称航空自卫队的战斗机紧急起飞,在日本的防空识别区里拍摄到了进入该区域的高空侦查无人机。而根据航空自卫队的信息和所放出的照片研判,这架高空无人机应当是中国空军的BZK-005型。

图为航空自卫队拍摄到的BZK-005无人机。图为航空自卫队拍摄到的BZK-005无人机。

  虽然BZK-005无人机的续航性的确出色,航程达到了较高的4000公里,但考虑到其发动机功率、机重、翼展都不太大,其荷载能力也自然相当有限。因此,和美国第一代高空长航时无人机RQ-1一样,BZK-005的任务载荷较为单一:在扣除了卫星通信设备所必要的空间和重量之外,就只能装载最普通的多光谱光学侦查设备了。

  因此,我们很容易就能推断出BZK-005在东海海域执行的任务类型:光学领域侦查以及海洋监视

图为中国海军最早的海洋监视平台,运-8巡逻机。图为中国海军最早的海洋监视平台,运-8巡逻机。

  “海洋监视”,这个名词对于大部分军迷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但如果换个说法——航母战斗群的发现与跟踪,那就显得更加熟悉了。

  如果不能发现目标,那根本无从谈论如何打击目标,摧毁目标,尤其是在辽阔无垠的海洋上,这条战争的铁律就显得更加重要,而围绕着发现目标以及对目标的监视,这才有了海洋监视卫星、远洋巡逻舰的开发以及装备,当然,类似于BZK-005这样的无人侦察机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图为中国海监的运-12监视机,同样由日本海上保安厅摄于东海。图为中国海监的运-12监视机,同样由日本海上保安厅摄于东海。

  而在这之前,中国国防力量中的海洋监视任务,一直都是由海军的运-8巡逻机和中国海监的运-12无武装监视机实现的。毋庸置疑的是,二者的实际使用都没有无人机来得方便:前者具备使用雷达搜索海区内潜艇的能力,但出动成本极高,不适合执行需要常常出动的海洋监视任务。而后者,则是一款标准的“民用通航飞机”,航程和载荷都相当贫弱。在前出到钓鱼岛等海区执行监视任务时,运-12甚至只能停留几分钟,也就无从谈起执行什么长久存在的“监视”任务了。

图为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MQ-9,被称作“卫士”(Guardian)。图为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MQ-9,被称作“卫士”(Guardian)。

  而除却机体的因素之外,机组成员的因素也相当重要。由于“监视”不是看一眼就走,而是在相关海区盘旋往复持续数小时的工作,机组成员在这期间不免会积累疲劳。因此,各国海空力量很早就认识到一个事实:使用有人机型进行单调而必须集中注意力的海洋监视任务,其效率根本无法与长航时无人机相比。因此,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少数的几个西方强国就已经开始着手将领海-专属经济区内的海洋监视系统无人机化。

图为进驻高原的“翔龙”无人机。图为进驻高原的“翔龙”无人机。

  而在换装航程更长,续航高度更高的喷气式大型无人机之后,这一系统还能“转守为攻”,以“翔龙”和RQ-4“全球鹰”这样的无人机为例,它们只需在目标国家的领海线外持续飞行,就能拍摄该国200-300公里内纵深的持续情况,而这一行为是完全合乎国际法律法规的。

  至于坊间津津乐道的,所谓“中国用无人机逼迫日本紧急起飞有人战斗机,以消耗对手战斗机摩托小时”的说法,那只是细枝末节而已——战机的摩托小时比起获取的信息和情报,可以说完全是微不足道的。(利刃/TO)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