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曝光最强出口鱼雷阵容 巴铁或购买猎杀印度潜艇

中国曝光最强出口鱼雷阵容 巴铁或购买猎杀印度潜艇
2018年04月20日 18:11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昨日,为期4天的马来西亚亚洲防务展落下帷幕。本次防务展上,中国展团的面积算不上大,但信息量却非常丰富,其中中船重工展示的水中武器堪称巨大亮点。

  本次防务展上,中船重工展示了ET52C型324毫米轻型鱼雷的等比例模型、ET40型533毫米重型鱼雷模型以及用视频的形式展示ET80型反潜火箭助飞鱼雷/反潜导弹。

  324毫米鱼雷、533毫米鱼雷以及反潜火箭助飞鱼雷,可以说是当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3大类水中武器。当然,这背后根据鱼雷的动力方式、制导方式又有诸多品类和不同型号。

  中船重工在亚洲防务展上展出的水下武器,从上到下分别ET52C、ET40以及潜艇自卫模拟器

  根据中船重工所展示的产品手册,我国已经打造出了一套完整的出口体系:

  324毫米鱼雷方面,除了展出采用热动力的ET52C型,还有电动型的ET60型。两款雷达的结构、尺寸大致相似,主要区别就在动力方式。ET60作为新型号,射程有一定提升,达到10千米。324毫米广泛应用于水面舰艇和舰载直升机,我国舰艇和直升机的出口自然带动了该级别鱼雷的出口,目前这其实也是我国鱼雷出口的拳头产品。

  ET40重型鱼雷特写

  533毫米鱼雷方面,除展出采用电动力的ET40型,中船重工还展出了采用热动力的ET38和ET39鱼雷。相比轻型的ET52C/ET60,这些重型鱼雷更大的威力从公开的数据就可看出,ET38/39/40的长度为6.25米、重量1.7吨、战斗部重350千克,而后者的相同数据分别为2.6米、238千克、45千克。

  中国已经出口的2600吨级AIP潜艇,潜艇的出口必然需要配套的鱼雷武器。此前,中国已经出口了二手的035型潜艇,当时应该也配套出口了国产重型鱼雷

  533毫米重型的鱼雷的射程也得以大大提升,ET38/39/40都采用双速制或三速制,可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速度最终达到优化射程的目的。除了俄制舰艇外,目前这类鱼雷在其它国家通常由潜艇携带,鱼雷的大威力和大航程配合潜艇,尤其是核潜艇的完整声呐系统,说潜艇是最佳的反潜武器可不是一句空话。

  近年来,中国潜艇的出口实现了重大突破,先进的中型AIP潜艇已经相继出口到巴基斯坦和泰国。533毫米鱼雷在此时整体亮相,显然是作为潜艇的出口的一部分。

  首次展示的ET80鱼雷与国内使用的鱼-8非常类似

  ET80反潜火箭助飞鱼雷在本次防务展的亮相备受外界瞩目,这很可能是054A型护卫舰上和红旗-16防空导弹共架发射的鱼-8反潜火箭助飞鱼雷的出口型号。中船重工等宣传片中,称其可攻击5-30千米内的常规潜艇和核潜艇。战斗部可以选用上述的ET52C或ET60鱼雷。

  在本次防务展上,航天长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再次对外展出红旗-16舰载防空系统(2016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对外展出)。由于红旗-16和鱼-8/ET-80可以共架发射,红旗-16出口了,鱼-8/ET-80跟着配套发射硬件出口再正常不过。当然,通常的前提是用户先买了红旗-16。

  关于鱼雷的一个基本事实大家应该都清楚,那就是世界上能造鱼雷的国家比导弹还少。本次防务展上,中船重工集中展示水下武器,展现了我国国防工业整体强大实力,几乎可以为各类作战平台配备各门类的武器,而能做到这点的国家可以说屈指可数。

  目前可能采购的ET80的就是巴基斯坦,据传巴铁已经采购国产4000吨级护卫舰

  有意思的是,中国此次展示的水中兵器几乎是朝着同一个目标去的,那就击杀印度潜艇。我们知道,鱼雷这种武器完全是跟着水面、水下以及空中平台走,单买鱼雷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而目前只有巴基斯坦同时购买中国的4000吨级中型护卫舰(可共架红旗-16和ET80)、潜艇(可发射533毫米鱼雷)以及其它一些可使用324毫米鱼雷的平台(如F22P、直-9等等)。(作者署名:北国防务)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潜艇鱼雷印度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