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换推力矢量后歼20战翻F22不是梦 眼镜蛇机动只是小菜

换推力矢量后歼20战翻F22不是梦 眼镜蛇机动只是小菜
2018年04月06日 09:20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不少歼10战斗机的推力矢量高清大图,这会给歼10战斗机提升多大能力?而推力矢量是提高机动性最佳黑科技,没有之一,我们不禁要问,假如歼20也换装推力矢量技术的话,飞机能有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能不能一手搞定F22,F35战斗机?

歼10B战斗机终于装上了全向推力矢量发动机歼10B战斗机终于装上了全向推力矢量发动机
注意尾喷管分裂比较大,而且减速伞舱开了个缺口躲避发动机喷管注意尾喷管分裂比较大,而且减速伞舱开了个缺口躲避发动机喷管

  当然,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看看美国俄罗斯推力矢量技术,究竟有多牛。

  简单一点,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苏27战斗机说起,眼镜蛇机动就是苏27的招牌动作,群众津津乐道,其实这个东西华而不实,就是一个不受控的上仰自然恢复过程,飞行员在时速400公里到过500之间平飞,飞机不带坡度和侧滑,呼啦一下将操纵杆拉到底,眼镜蛇就起来了,起来以后飞机姿态会慢慢的自动恢复成平飞模式,不过整个过程中,飞行员必须断开迎角限制器,否则飞机起不来。

眼镜蛇机动的典型示范眼镜蛇机动的典型示范

  正因为苏27做眼镜蛇机动的时候,限制很多,而且机头拉起来之后,飞行员不能随意做动作,必须等飞机自己恢复之后才能接手操纵,假如飞行员急躁了点,没等飞机恢复就开始动作,这很可能带来失控坠毁的悲惨结果,所以俄罗斯的眼镜蛇操作要求很严格,不是一个可以正常使用的动作,做表演很赏心悦目。

  在欧美一片质疑声中,俄罗斯人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跟随美国F15和F22的步伐,给苏27装上了推力矢量喷管,终于让苏27家族飘了起来,不仅眼镜蛇机动性,黄鼠狼机动都随便做。

  这就是眼镜蛇机动的增强版-黄鼠狼机动性,不过速度限制还是类似的,毕竟酥27骨架脆嘛

  歼20战斗机设计,采用了升力体鸭式布局设计,飞机具备高机动和隐身性能,核心要求超音速阶段,超音速巡航击毙敌人是非常爽的事情,亚音速不作为核心要求,虽然如此,现阶段歼20战斗机在不采用推力矢量技术的情况下,照样做到了60度迎角可控,这个指标赶上了美国F22。

  难道歼20换了推力矢量技术之后,只能做这种眼花缭乱的黄鼠狼机动了吗?黑科技仅仅用来作秀?

  当然不是,推力矢量有巨大的收益,尤其对于空中优势战斗机,这个不是单纯的作秀。

  采用推力矢量喷管改变喷气流的推力方向为操纵飞机直接提供附加的力和力矩; 二是根据飞行的需要 将推力矢量控制与飞机气动舵面控制相互协调匹配起来进行综合控制从而满足飞机对提高机动性能的进一步要求,这就是俗称的飞行控制系统,火力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三合一。

  推力矢量,分成二元和三元,最早使用的就是F22战斗机,这是一种二元喷管,外表长方形, 其主要指标是 推力矢量角为正负20 度,角速度为 45 度/秒,后部外廓尺寸扁平,大大降低了尾阻和后机身阻力,使得F22不仅机动性能优良, 而且对红外隐身有很大好处,而且利于超音速巡航,这种喷管的缺点是结构比较笨重,一个发动机增重将近200公斤,内流特性较差,高温气流从圆形的燃烧室转到方形喷口,会损失3-5%的推力,外加F22的大S进气道,相比苏57的直通进气道压力恢复系数也有3%以上的损失,从结果来看,F119发动机的二元推力矢量设计,让F22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隐身和超音速巡航,物有所值。

F22的扁平推力矢量,雷达隐身好,红外隐身牛,就是太重,太吃推力F22的扁平推力矢量,雷达隐身好,红外隐身牛,就是太重,太吃推力

  二元推力矢量最早批量应用,但是在流动损失和增重上,让人完全吃不消,所以科学家又展开了更轻更好的推力矢量研究,这就是三元推力矢量,就是圆形的可动屁股,学名轴对称矢量喷管。

  轴对称矢量喷管 有两种方案: 第一种是俄罗斯的笨重方案,圆柱段轴线偏转矢量喷管 其主要特点是把喷管的圆柱段分为前后两截 在搭接处的左右两侧设置了两个侧向销轴 这样后段的排气喷管(即轴对称喷管的收敛扩散段)就可做俯仰平面内的上下摆动 从而获得附加的操纵飞机的力矩,该装置的优点是运动原理非常简单, 原轴对称收敛扩散喷管可以不做任何改动,其缺点是转动段长度达1.3-1.7米,而且转动部件靠前,不仅外阻很大,而且结构上受到的附加载荷很大 另外圆柱段转动带来密封问题,这些都使之结构较复杂,重量增大太多,除了战斗民族,全世界都不敢玩。

苏35的推力矢量喷管,太长太重,吓死人苏35的推力矢量喷管,太长太重,吓死人

  第二种就是扩散段气流偏转的轴对称矢量喷管,该方案完全保留了轴对称收敛扩散喷管的良好气动性能 只是在结构上扩大了扩散段的功能 使之既产生超音速气流 ,又能按飞行需要偏转气流方向,由于气流偏转是在扩散段内实现的 所以它的气动载荷要小得多,它的操纵动作系统可以做得比较轻巧,另外它是在出口截面上实现喷气流偏转的,所以新增力矩也最大作用效果最佳,该方案得到了飞机设计师和发动机设计师一致赞扬,其突出优点是飞机不需要作较大的改装即可实施, 新旧飞机都可安装 很容易在现役飞机上作此项技术的试验验证,这就是歼10B战斗机现在的推力矢量技术。

  GE的轴对称矢量喷管(AVEN),可任意方向偏转17度,尾喷管偏流片成环形排列成一圈,通过以 120 度间隔布置的 3 个液压动作器控制偏转,动作器拥有独立的动力单元。另外AVEN技术可用于任何一架F-16上。

  我国太行发动机也有类似的改型,预计相同的技术也将应用在歼20战斗机上。

中国太行推力矢量控制装置,3个活塞杆推动中国太行推力矢量控制装置,3个活塞杆推动

  推力矢量的好处在哪里?

  格斗无敌:

  推力矢量可以几乎无限制增加飞机的可用迎角,三代机的迎角范围大部分都是24-26度,多了就要失控,在空战中要获胜,就必须提高飞机的敏捷性 为飞行员快速调转机头,扩大使用迎角(F-l6 的使用迎角限制在 25 度 而 F-22 的则已扩大到 60 度) 则一定要采用推力矢量技术。

  隐身更牛:

  采用推力矢量喷管进行飞机后体与排气系统一体化设计,可使飞机尾翼面积减小,其雷达反射截面也会相应减小,从而提高飞机的隐身性能,F-22 战斗机采用的二元矢量喷管与后机体进行一体化设计,其大宽高比二元喷管9可大幅度降低喷管射流的红外辐射强度明显地改善隐身性。

这就是美国发动机推力矢量最佳方案之一,我国太行发动机设计也类似这就是美国发动机推力矢量最佳方案之一,我国太行发动机设计也类似

  超音速巡航更牛:

  超音速巡航,要求发动机不开加力就使得飞机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一方面是提高飞机的不加力推力; 二是减小超音速飞行时的阻力,提高飞机的升阻比, 采用推力矢量技术, 并与飞机进行一体化设计,可使飞机的阻力减小,重量减轻对超音速巡航有利。

  推力矢量化不仅因喷流升力而提供直接升力增量,还因喷管靠近机翼后缘,喷流对机翼形成超环量而提供部分间接升力增量,飞机阻力减小,阻力减小了航程当然增大,飞机重量也可以减轻,可使有效载荷增大,美国对于采用二元推力矢量的研究,航程提高程度从2%-21%不等,假如参数选择合理的话,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下面让我们看看推力矢量的真实威力:

F15SMTD采用了带反推装置的二元推力矢量发动机F15SMTD采用了带反推装置的二元推力矢量发动机

  下面的问题来了,推力矢量这么好,为啥美国的F15,F16不做改装,而让俄罗斯人拔了头筹?

  理由很简单,不是原始设计的改装重量代价太大,F16MATV推力矢量验证机,尾部增加了200公斤重量,为了平衡,机头也增加了200公斤,最终不堪重负,取消完事。

  另外一个理由就是,F16原始设计没有考虑推力矢量,所以飞机机翼机身设计都明显笨重,采用推力矢量后,要达到最优,就要对飞机到处动手术,机翼减小,平尾垂尾要减小,后机身要加长加强,这么一套下来,这飞机也不剩啥了,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推力矢量提高机动性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尤其是格斗,美国的X31技术验证机,采用简单的3挡板推力矢量技术,和F18近距离格斗,取得了8:1的绝对优势。

就是这么简陋的3块挡板推力矢量,格斗时直接把F18战斗机吃的死死的就是这么简陋的3块挡板推力矢量,格斗时直接把F18战斗机吃的死死的

  现在世界各国战斗机从速度流,转向敏捷性,其中一个主要的思路就是机头指向必须快,机头指向快,可以更快把导弹射出去,而提高机头指向性的最好办法就是推力矢量,毕竟发动机推力大,尾喷管位置特别靠后,偏转形成的推力矢量力矩也大,在俯仰方向偏8-10度几乎等于舵面偏20-30的效果,而且效果更快捷。

  飞机采用推力矢量后,很多特性都会有改善,由于超环量使得飞机升力增加阻力减小,特别是低速时候更明显,由于飞机总阻力减小,航程会增加,推力矢量使得飞机的持续转弯速度和瞬时转弯速度增加,大大改善了飞机的敏捷性,使用推力矢量使得飞机滑跑距离明显减小。

歼20战斗机,机翼面积和垂尾面积偏小,这个是考虑了推力矢量的结果歼20战斗机,机翼面积和垂尾面积偏小,这个是考虑了推力矢量的结果

  歼20战斗机改装推力矢量涡扇15发动机之后,估计超音速巡航和机动性会有更好的表现,超音速巡航1.6马赫,超音速机动5g以上不掉速度,完全和F22持平。

  另外还可以优化隐身操纵模式,在不需要大机动的场合,可以减小鸭翼和襟翼舵面的偏转角度甚至不要动,保持最佳隐身气动外形,让发动机喷口上下左右微动即可,提高隐身性能。

  到了这个时候,横扫F35,干挺F22不一定是梦想。(作者署名:大水)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