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俄耗时十余年打造“匕首” 随时反制美全球反导体系

俄耗时十余年打造“匕首” 随时反制美全球反导体系
2018年03月15日 18:34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3月1日,俄罗斯领导人普·京称,俄已经测试和服役了射程达到2000公里、速度高达10倍音速的“匕首”空射中程弹道导弹,并随后公布了测试时的照片和视频。“匕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实战化部署的空射超高声速武器,可谓是意义非凡。

挂载于米格-31机腹的“匕首”空射中程弹道导弹挂载于米格-31机腹的“匕首”空射中程弹道导弹

  一款武器为何要让总·统而不是其他发言人来公布呢?而且其在发布会上可谓是意气风发,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瞧我们俄罗斯的代价就是被重重地打脸”、“俄罗斯忍辱负重,绝地反击”等等诸如此类的意味。这个事情或者说是历史,那就说来话长了,笔者简单梳理一下前因后果。事情要追溯到美苏争霸的旧岁月……

  上个世纪50年代,作为对峙重要平衡力量的弹道导弹被美苏作为“三位一体”核打击的核心支撑,海里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陆基发射井、陆基机动发射车、能够洲际飞行的战略轰炸机甚至是铁路机动的发射车,尽管有多种平台,但弹道导弹只能从海平面垂直爬升到很高的高度再飞向目标,爬升阶段容易被提前发现和拦截,而战略轰炸机通常只能搭载飞航式的巡航导弹。于是美苏不约而同地想把弹道导弹搬上天,提高战略核力量的生存能力、机动性以及核力量的全面化。

  美国于1974年启动了把民兵-1洲际弹道导弹布置在C-5A“银河”运输机上空射的项目,试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实战化运用在即。苏联也开发了一款名为“矛隼”的洲际弹道导弹,利用战略轰炸机图-160来发射,由于苏联当时并不具备强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无力支持导弹高精度制导,更重要的是苏联经济面临困境,所以并没有大力发展该导弹。

  除了空基战略导弹计划,美苏双方都把目光转向了反卫星武器。因为太空争霸愈演愈烈,双方都盘算着在战争时期如何打掉对方的卫星,从而戳瞎对方的“眼睛”和指挥体系。美国和苏联双方利用各自的F-15战斗机和米格-31战斗机发射反卫星导弹进行了数次试验。

  随着对峙趋于失控,美苏双方都意识到,双方都已经掌握了足以摧毁地球数十次的核武器,再增加核导弹已经无意义,是一种劳民伤财的举措,并且容易导致核军备竞赛失控造成令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局面。故此,美苏双方展开了战略武器限制条约的谈判。上个世纪80年代,美苏双方都放弃了各自的核计划,空中平台发射战略弹道导弹和反卫星武器项目就此终止。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军事用途被限制,但随着航天热的兴起,利用空中平台发射民用卫星的项目却得到了大力发展。但出于技术风险、成本、载荷等等因素考虑,空中平台发射民用卫星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却没有成为主流,各国的项目普遍处于继续探索的阶段。

  苏联解体后,2001年美国退出了《反导条约》,俄罗斯认为这会对全球核力量造成严重失衡,威胁到俄罗斯的核心利益。持续斗争中,美国一意孤行,甚至把反导系统部署到俄罗斯的家门口。处于弱势的俄罗斯一度被美国为代表的北约集团逼到墙角。2004年,面对如此困境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向西方放下狠话,一定会开发出反制反导防御网的武器。

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M,受限于《中导条约》射程有限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M,受限于《中导条约》射程有限

  为了打击部署在家门口,监视和威胁俄罗斯导弹发射的反导力量,俄罗斯开发了“伊斯坎德尔”近程地对地导弹。“伊斯坎德尔”采用机动发射车的方式发射,虽然提高了生存能力,但射程仍然有限,无法满足俄罗斯的需求。因为由于美俄签署的《中导条约》限制,俄罗斯无法开发出中程弹道导弹。

  为了绕开《中导条约》的限制,俄罗斯再次把目光投向了空基弹道导弹,因为该条约限制的是陆基发射的地对地导弹,而空基却没有限制。

  俄罗斯忍辱负重、“十年磨一剑”,如今,普先生宣布“匕首”空射中程弹道导弹通过测试并服役,履行了当年的诺言,令俄罗斯举国振奋。

(上图)“匕首”和(下图)9M723“伊斯坎德尔”对比外形颇为相似(上图)“匕首”和(下图)9M723“伊斯坎德尔”对比外形颇为相似

  “匕首”空射中程弹道导弹的尺寸比起“伊斯坎德尔”增加了一级(上面级),采用超高声速飞行器的气动设计,可以沿着大气层滑翔飞行。既可以由米格-31搭载发射,也可以由苏-34前线轰炸机挂载,在己防空范围内或者在制空战斗机的保护下突袭到敌方近距离的位置投射,打击地面目标。甚至是像我国的东风-21D一样,打击大型水面舰艇,也就是说具备攻击航母的能力。射程达到2000公里、速度高达10倍音速的“匕首”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实战化部署的空射超高声速武器。更重要的是,“匕首”还是核常兼备的导弹,各类常规弹头和核弹头都可以使用,是俄罗斯当之无愧的“杀手锏”。

  性能超乎想象的“匕首”也令西方各国措手不及,惊讶万分。因为自从普京做出承诺以后,西方媒体都在猜测俄罗斯会开发出哪种武器,更多的是看笑话和挖苦,而如今他们只能沉默以对。这真是戏剧化的一幕,令国内军迷大为感慨。

  (作者署名:利刃/希夕回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