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军工曾为歼10“降速”:高空高速战机是否已过时

中国军工曾为歼10“降速”:高空高速战机是否已过时
2018年03月15日 16:55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我国首型国产三代机歼-10向来强调高空高速截击能力,这与其立项之初,中国空军面对的国土防空环境有密切关系。不过从歼-10B战机开始,降低高速性能竟然成为中国军工“附带”考虑的重要问题。歼-10B和歼-10C战机相对于歼-10A来看,外形上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进气道。在歼-10目前的3个改进型号中,除了双座的歼-10S,歼-10B/C都换成了“鼓包”式DSI进气道。这一重要改进会带来一个较大影响,就是降低战机的超音速飞行能力。那么为何中国军工还要费尽心思研究这一技术呢?

歼-10原型机进气道结构复杂、重量偏大。歼-10原型机进气道结构复杂、重量偏大。

  歼-10战机最初采用的是“二元三激波可调节进气道”,由调节板(位置在边界层分离板的后方)构成进气道的前部,这为发动机提供了不同飞行状态所需的气流。可调节进气道所增加的高效整流压缩能力(在1.5马赫时为5%,在1.8马赫增加至15%,在2马赫时为25%-30%)极大地提高了飞机超音速飞行时的发动机推力,从而使飞机获得更好的爬升和高速性能。

  为了提升歼-10战机超音速性能而采用可调节进气道,付出的代价是降低了战机的隐身效果,较大地增加了机体空重,自然也降低了内油量和载弹量。不但歼-10战机的成本因此而增加,调节板的动力和调节系统还加大了空军后勤保障部门的维护负担。

  而付出这种种代价,为的是让歼-10战机最大限度满足那时中国空军的国土防空要求。

歼-10战机挂载2枚近距格斗弹、2枚中距弹。歼-10战机挂载2枚近距格斗弹、2枚中距弹。

  从国产二代机歼-8到三代机歼-10,中国空军对它们的初始要求是能以最快速度赶到任务空域,拦截大型轰炸机。所以歼-10战机最初是以一款国土防空截击机的身份列装的。当然与歼-8的设计要求不同的是,空军也对歼-10的空中格斗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为了同时满足高速截击和机动性较好这两个看似无法调和的要求,中国军工才在反复测试之后,选择了优缺点都很突出的“二元三激波可调节进气道”。

  除了在气动外形上下苦工,中国军工研制的飞控系统也很给力。两相结合,使得歼-10战机的高速和低速性能都很不错。高速且不说,这是必须达成的目标。低速方面,空军飞行表演队曾驾驶歼-10战机在航展上以200多公里的时速通场飞行。这一速度已经低于很多汽车的最高时速(280公里)。

歼-10战机低空大仰角爬升。作者:威猛。歼-10战机低空大仰角爬升。作者:威猛。

  随着国土防空形势的改变,中国空军对战机的定位和任务要求也发生很大变化。在歼-10战机身上的体现之一,就是晋升3.5代机的歼-10B/C战机弃用可调节进气道,采用DSI进气道。后者全称为“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阻力小、隐身效果较好等特点。

  其中减轻战机空重、提升隐身效果是最具战术价值的作用。歼-10B/C战机不但因此获得更大内油量、载弹量,而且在高亚音速阶段的机动性大大提升。这恰恰体现了中国空军战术思想的转变。因为国际上的多型三代机强调的正是这一速度下的空中机动能力。而且,中国空军在地面、空中立体防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之后,对于战机执行高空高速截击任务的需求已大大下降。

歼-10B战机大仰角爬升,展现较强机动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发布者。歼-10B战机大仰角爬升,展现较强机动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发布者。

  所以,歼-10B/C战机在采用DSI进气道之后,超音速性能相比采用可调节进气道的歼-10A有所下降,通俗的说就是飞得更慢了。但从适应中国空军新战术思想角度来说,这样的变化却并非坏事,反而使得歼-10B/C战机的用途更加广泛。在低速性能更突出之后,歼-10B/C战机开始承担制空以外的重要任务,比如携带LS-500激光制导炸弹进行对地攻击;或者挂载鹰击-91反辐射导弹执行压制/摧毁地面防空系统任务。

  当然,在飞得更慢之余,歼-10B/C战机采用的相控阵雷达、新型电子战设备、更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等,都是帮助其由纯粹空优战机向多用途战机转型的重大改进。今时今日,歼-10战机的最新改进型已成为攻守兼备型战机,更符合战略空军的定位要求。

歼-10B战机挂载鹰击-91反辐射导弹(左机翼下)。歼-10B战机挂载鹰击-91反辐射导弹(左机翼下)。

  如果歼-10C战机未来能获得推力更大的国产发动机,由DSI进气道导致的高速性能下降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不过虽然现在成飞已在测试换装WS-10B发动机和矢量喷管的歼-10D战机,但这些改进会不会用到歼-10战机身上还是未知数。(作者署名:百战刀军情视点)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