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外媒热炒2小时飞抵纽约的中国轰炸机 到底是何神器

外媒热炒2小时飞抵纽约的中国轰炸机 到底是何神器
2018年02月24日 12:04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中国‘高超声速重型轰炸机’可在两小时内抵达纽约。”英国《每日快报》网站22日的文章抛出了这个令人震惊的题目。这篇文章称,中国研究成功一种新型高超声速飞机布局,中国或因此在中美高超声速技术竞争方面领先一步,而且其技术“可能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看到这条报道,看空天感觉英国媒体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查阅国内资料,确实发现中国在高超声速飞行器布局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那么这种布局到底有多牛,和外媒报道的新型轰炸机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英国《每日快报》的配图。

  我们先来看看《每日快报》的报道。该报道称,中国研究人员对外炫耀一个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两小时内抵达纽约的“高超声速重型轰炸机”计划。以崔凯为首的科学团队论述了未来主义色彩的飞机,其飞行速度达到声速的5倍,可进行环球飞行。以高超声速飞行从北京到纽约只需两个小时。报道还称,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很快,可以忽略别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这更令人担心其技术可能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文章称,一位未参与研究的中国飞机设计师宣称,该飞机就像“超声速重型轰炸机”,他认为该机可携带“从鲜花到炸弹”的任何东西。他补充说:“这是一个疯狂的设计,但无论如何,他们已经设法使其工作。”这位未透露姓名的设计师补充说,这一科学壮举是中国一系列正在发展的但尚未报道的飞机的中的一种。“这可能会导致高超声速技术向前迈出一大步。”

  中国科研团队公布的新型高超声速飞行器布局外形图,确实极具创新。

  报道称,崔和他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的团队使用飞机模型在风洞中测试空气动力学性能。测试发现,该模型以高达7倍的声速测试时,表现出低阻力和高升力。报道称,最新的研究似乎使北京在北中美两国之间的高超声速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布,去年在SR-72超声速侦察和攻击机上取得了初步的进展。

  笔者查阅国内媒体报道发现,中科院力学所崔凯研究员团队确实提出了一种新型高超声速飞行器布局,论文以封面文章刊登于《中国科学: 物理学力学天文学》期刊上,但这项技术与所谓的高超声速重型轰炸机计划无关。

  据光明网的报道称,崔凯团队提出的飞行器布局针对高超声速飞机,该布局“可同时满足高升阻比、高升力系数和高容积率的‘三高’需求,为未来高超声速飞机的设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高升阻比可以保证其航程,高升力可使其在高海拔巡航飞行条件下保持升重平衡,高容积率则可满足载客/载货的实际需要。在高超声速飞行条件下,强烈的激波和摩擦阻力会导致飞行器的升阻比提升十分困难。而由于各项性能相互制约,现有飞行器布局很难同时达到“三高”。针对这些问题,崔凯研究团队基于原创的“高压捕获翼”概念,采用双升力面设计,提出了轴向投影类似于英文字母“I”的新型布局,借助于飞行器上方额外增加的升力面,精确捕获两次压缩后的高压气流,产生高升力,从而大幅提高飞行器的升阻比,并可有效缓解容积率与上述气动参数间的矛盾关系。

  美国的X-51验证飞行器。其技术难度要比助推滑翔型高超声速飞行器更大。

  文章称,风洞测试显示,这种全新的布局形式,在大容积率条件下可获得超过4.5的升阻比,额外增加的升力面可使飞行器的升力系数提高60%左右。报道称,该研究已历时7年,先后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力学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不过,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该项研究与“高超声速重型轰炸机”有关。英国媒体采访的工程师不敢透露姓名,将其和所谓的高超声速重型轰炸机联系到一起过于牵强。

  中国在高超声速飞行器领域,中国可能会首先从助推滑翔型高超声度导弹领域突破。没有超燃冲压发动机,可以固体火箭,高超声速乘波体不好搞,可以先从旋成体来。

  看空天认为,高超声速武器是一种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是未来空天武器发展的一个“风口”。西方喜欢炒作中国的所谓高超声速武器,把这个时髦的词加上第三次世界大战和中国联系起来更容易引发关注,这其实是炒作中国威胁论的一部分。就在一周前,海军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哈里·哈里斯在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会议上说,他“非常担心中国对下一波军事技术的巨额投资,包括高超声速导弹……如果美国没有跟上步伐,(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将很难在未来的战场上与人民解放军展开竞争”。

  典型的助推滑翔型高超声速武器构型。虽然其飞行弹道低,可进行变射面横向机动,但是机动过程中会减速,在射程末段速度和机动性可能都会变弱,可被改进型反导系统拦截。

  实际上,在高超声速飞行器领域,中国可能会首先从助推滑翔型高超声度导弹领域突破,因为这一系统可以沿用传统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助推器。而滑翔体也可以使用较为传统的旋成体构型。相比之下,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和高超声速飞机的研制难度更大,其设计了极为复杂的发动机和气动布局。从国内报道的情况来看,目前我们已经在气动布局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在发动机、特种材料方面恐怕仍需时日。崔凯团队的这项研究更倾向于基础性研究,并非是一个工程型号,甚至还没有达到验证机的阶段。要实现高超声速飞行,还要面临超然冲压发动机、先进材料等众多难题。(作者署名:看空天)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中国轰炸机导弹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