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俄坦克淘汰一诟病装备 中国造坦克因用它被美军击毁

俄坦克淘汰一诟病装备 中国造坦克因用它被美军击毁
2018年01月19日 15:55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近日俄罗斯网站公布了一批俄罗斯坦克部队冬季训练的照片,出场的是目前俄军的主力T-72B3主战坦克。这种T-72坦克的魔改已经在多次坦克竞赛中出场,也为中国军迷们熟悉。

  图片:最新型的T-72B3坦克已经取消了让人诟病的红外夜视设备。

  而相对于老式的T-72坦克,这种算不上多少魔改的T-72B3,终于将一种长期被人诟病的设备取消了!那就是过去安装在火炮防盾右侧的红外夜视仪大灯!

  图片:T-72A坦克上的红外大灯。

  说到坦克的红外夜视仪,就不得不提到二战时期的德国著名的“夜战豹”。

  图片:德国红外夜视设备首次应用到坦克上。

  图片:夜视豹的模型。

  1944年,为了能在盟军的空袭压力下保障装甲部队在夜间无灯条件下的行军安全,德国陆军兵器局要求德国通用电气公司为装甲战斗车辆研制出专用的夜视观瞄设备——“食雀鹰”红外夜视仪。随后,这套装备被拿到黑豹坦克上做测试,成为了著名的夜战豹!

  其原理也很简单。如下图所示,一套红外夜视仪往往需要有一个发射红外线的大灯,也叫红外线投光器,其投送的红外线反射回来成像,显示在车长、炮长或驾驶员相应的观瞄设备上。

  图片:夜战豹的红外夜视设备。

  战后,美苏等都是从德国的这种末日黑科技中开始了自己的红外夜视装备研制。苏联在T-55、T-62等坦克上都安装了红外夜视观瞄系统,但由于中国当年引进的是T-54坦克,并没有这套系统,所以在夜战方面要远远弱于美苏。

  图片:4就是T-62的红外大灯。

  珍宝岛冲突中,中国有幸缴获了一辆苏联T-62坦克,对促进中国坦克技术整体提升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在彻底吃透缴获的T-62坦克基础上,中国科研人员为69式中型坦克研制成功了70式炮长夜间主动红外瞄准镜、69式车长主动红外昼夜观察指挥镜和新型激光测距仪等夜视和测距仪器。在外贸的69-II坦克上也有应用。

  图片:69-II坦克上的红外夜视大灯和激光测距仪。

  70式炮长夜间瞄准镜放大倍率为7倍,视界为6度,视距800米,炮盾上方的红外灯功率为500瓦。

  车长指挥塔上也安装有一个小尺寸的红外灯,是车长昼夜观察指挥镜配用的主动红外灯,功率较小,仅为200瓦。车长昼夜观察指挥镜的放大倍率昼间为5倍,夜间为6倍,视界昼间为12度,夜间为8度,夜间视距400米。

  图片:从一辆中国造69-II坦克边开过的美军M1坦克,代差导致了单方面的屠杀。

  在白天,使用普通潜望式指挥镜观察车体外部的情况。

  夜间由于自然界物体温度较低,辐射的红外线能量较小,不能满足夜视仪的成像要求,需要打开坦克上的红外大灯,发射人眼看不见的红外辐射照射目标,由主观察镜的物镜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形成红外光学图像。

  但这种主动暴露自己的设备,面对美军第三代热成像系统,就像是夜间打着手电的人一样找死。

  图片:由于中国这套夜视设备作用有限,在海湾战争中与美军M1坦克对抗中毫无还手之力。

  其实,对于这种夜视装备中国自己并不看好。

  部队组训中发现,理论观察距离800-1000米的主动红外夜视仪往往容易受到天气、尘土的影响,实际观察距离只有500米左右,效果并不明显。

  所以69式成为了我军唯一装备整套主动式红外夜视观瞄装置的主战坦克,除了外贸换点外汇外,中国自己的坦克以后的研制重心转向了由微光技术为主的被动式观瞄系统,很难再看到69式上的红外大灯了。当然,正因为中国这套系统并不出色,在海湾战争中面对美国M1A1坦克上顶尖热成像系统,就只有挨打的份!

  不过,比我们高级的T-72M1的夜视仪照样挨打,那我们的69式也就没有什么可惋惜的了!

  图片:海湾战争中仍然采用红外夜视装备被美军吊打的T-72M1坦克。

  有趣的是,苏联在T-62后走上了主被动双通道复合瞄准具的道路,由主动红外夜视仪与被动微光夜视仪复合形成新一代的夜视系统,符合其追求系统可靠性而非先进性的设计传统。

  所以直到T-80主战坦克仍然能看到炮塔正面的红外探照灯,而其实际上已经是集成了热成像系统的先进观瞄装置。

  图片:T-80U主战坦克也还装着这个红外大灯。

  不过,在俄罗斯的新一代主战坦克上,比如T-90、T-72B3和T-14主战坦克上,我们终于再也找不到这种从二战以来就一直存在于坦克上的红外大灯了!

  坦克夜战的时代随着因循守旧的俄罗斯最后的转性,完全转向了另一个时代!(作者署名:虹摄库尔斯克)

  图片:俄罗斯终于将红外夜视装备完全从坦克上淘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