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空基核武盘点:从昔日单程快车到今日巡航导弹

中国空基核武盘点:从昔日单程快车到今日巡航导弹
2018年01月07日 10:10 新浪军事

  比起陆基的东风5B、东风31、东风41和海基的巨浪2潜射核导弹,作为三位一体组成的中国空基核力量一直保持着神秘感,甚至有时候连“有没有”都会打一个问号,当然作为国家顶级机密,局外的吃瓜群众是不可能知道真正的情况,但从一些蛛丝马迹,我们依然可以检视中国空基核武器数十年来的发展过程。

  自从1967年6月17日中国首次成功进行氢弹试验开始,空投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核试验手段。代号“639”的第一颗氢弹,正是由徐克江机组驾驶的726号轰6甲型中型轰炸机投向罗布泊核试验场的靶心,进而随着比“一万个太阳还亮”的巨大闪光,宣告了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氢弹。

  中国第一次氢弹爆炸

  随后轰6甲多次执行了后续的空投核试验。但从官方披露的新闻纪录片来看,中国早期的氢弹虽然可以空投,配备了减速伞等专门的空投系统,但包括“639”在内,都是一个庞然大物,且不说只有轰-6这样的中型轰炸机能装,而且装载之后飞机的航程不可避免的大幅压缩。

  利用轰5进行空投核试验

  于是,一种真正代表中国空基核武器实用化的小型战术核武器“狂飙一号”核航弹在70年代初出现了,投掷机型是专门设计的强5甲核攻击机。早期的强5机腹有一个小型弹舱,改造后的强5甲可以半埋式挂载,还改装了投掷“狂飙一号”的上仰甩投瞄准具,加装核弹检测与控制系统。

  强5甲和轰6甲,都有白色防辐射涂装

  后来,强5甲成为了中国70年代一种可行的战术核攻击手段。在中苏交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携带“狂飙一号”的强5甲,成为阻挡西伯利亚苏军装甲集群为数不多的手段,但因为强5的航程十分有限,被军迷们誉为“西伯利亚单程列车”,有去无回也说明了当时中国的空基核武器技术水平、载具是有很大差距的。

  强5甲腹下的狂飙一号

  在整个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似乎没有空基核武器任何新的发展痕迹,强5甲也早早进入了博物馆。直到2010年后,随着轰6K新型中远程轰炸机的服役,搭配的长剑20远程机载巡航导弹,前身是由火箭军的长剑10(后改名叫东风10)陆基巡航导弹,被美国媒体认为具有通用性,是一种核常兼备的巡航导弹。

  挂载长剑20的轰6K

  比起带有一丝悲壮色彩的强5甲,长剑20射程达到1000多公里,可以按事先规划的航路超低空突袭,这才成为中国第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的空基核武器,这距离“狂飙一号”已经过去了40多年。  (作者:乌龙防务评论   微信公众号:wulongfangwu1 )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