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用96A坦克轮番轰击老59 关在车内的山羊竟还活着

2017年11月01日 12:19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我曾在一次弹药毁伤试验中,亲眼目睹部队用59式坦克作活靶的情景。

  战士们先将59坦克的油放了,油箱只留少量油,弹仓不留弹。坦克舱内,放一只山羊和一只鸡,发动坦克,挂低速档前进,人员撤离。

  远处,战士们用96A坦克炮、反坦克导弹、40火箭筒等火器,在不同距离发射穿甲弹、破甲弹、反坦克导弹、火箭弹、榴弹,轮番轰击这辆59坦克,测试不同弹药对坦克和舱内生命的毁伤杀伤效能。

  那辆无人驾驶的59坦克,载着山羊和鸡缓速前进,在土岭上如同年迈蹒跚的老人。轰然炮响,火光迸射,它竟然没有停下。再打,它浑身冒起了大火,但也没停。再打,它终于停下了。

  等火灭了,大伙儿上前察看,只见坦克遍体鳞伤。打开舱门,我大吃一惊:山羊和鸡浑身是血,奄奄一息,但还活着!放到地上扑腾了很久才死去。

  技术人员用各种手段测量和收集毁伤数据。其中,有一发穿甲弹从坦克前装甲板穿入,从坦克屁股钻出,再射入地下,挖了很久才挖出变形的弹体。

  在现代破甲技术面前,59式坦克确实已力不从心。这辆被击毁的坦克,和它的很多同伴一样,在拖进坦克坟场之前,做出了它最后的贡献。

  它现时的老迈、它的脆弱、它的笨拙,与它昔日的威武、荣光和永远不会淹埋它年轻时代的威武和荣光!

  59式中型坦克全重36吨,有乘员4人。车全长(炮向前)9米,车宽3.27米,车高(至炮塔顶)2.4米。车底距地高0.42米,是我国第一代主战坦克(当然,这个提法是后面才有的)。

  它在公路上最快时速达50公里,最大行程440公里。火炮为一门100毫米线膛坦克炮,可发射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弹药基数34发。辅助武器有一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枪弹500发)、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枪弹3000发)和一挺由驾驶员操纵的7.62毫米航向机枪。

  图注:奔跑着的59坦克,还是很威风的。

 

  自1959年参加国庆10周年阅兵至1985年停产,一共生产了基本型和各类改型超过1万辆,数目庞大,基本占了战后世界坦克总产量的十五分之一。

  历数我军装备,服役近60年的59式坦克,恐怕是服役时间最长的一款装备了,以至于“五对负重轮”已经成为军迷调侃我国装甲兵器的常用语。

  其实很多人心里有个误区,认为生产坦克像生产汽车一样,几天就能制造一辆。如果你也这么想就错了。就拿当下先进的99A2坦克来说,零件约2万多个,生产工艺也很复杂,许多步骤都是人工完成,要想量产几百辆配发部队,少说也要好几年,再加上这玩意也不便宜,这就是为啥99式坦克没有全面列装的原因。

 图注:99式坦克
  图注:99式坦克群

 

  我国坦克发展因10年特殊时期的冲击,呈现“一代长、二代短、三代晚”的总体趋势特征。那么,在陆军实现机械化、增大机械化部队比例和三代坦克产能有限的情况下,更新这么多历史遗留问题就变成了时间问题。

  别的国家也是如此。当下世界排名靠前的日本10式主战坦克,主要由于经费原因,也没能量产,其生产的数量甚至远低于我军99式坦克。大家都想着储备了足够的技术以后,再加紧研发下一代坦克。

  图注:日本10式坦克

 

  假如我国从现在开始大规模装备99式坦克,要想达到一定规模,至少也要5至10年,甚至更久。到那时候,我们会发现,99式坦克又落得和88式坦克一样,比较俄国、德国、美国、日本几个强国的坦克,哎呀,又落后了!

  因此,采取老中青梯次搭配的方式发展装备才是科学之道。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只有跟随世界趋势,少量制造单一型号坦克,加紧开发、不断推出新型坦克,才能始终保持领先的优势。

  不过,从我国自行研制的二代坦克列装以来,一直按先慢后快、先少后多的原则,采取边退役边改装升级的方式在逐步压减59式坦克的数量,到2016年数量已不足3000辆。

  图注:“老朋友”59坦克

 

  随着改革见底,老旧装备部队该撤的撤,该改的改,“五对负重轮”将卸下它的历史使命,一面要回炉重铸;一面要做实弹靶标;一面要升级改造行销海外。

  当然,59坦克的防护即使放到现在,作为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火力支援车还是顶呱呱的,一般的反坦克火箭和二代以前的反坦克导弹要击毁它,还要看法线角大小,所以在地面高强度战斗中还非常有改装潜力,不容浪费!(作者署名:进击的熊爸爸 苍山论剑 邬老师)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