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下滑翔机在南海连续工作91天 令潜艇战力倍增

2017年10月20日 10:57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近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在南海顺利回收了一台最新研制的“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该水下滑翔机在南海北部无故障连续工作91天,创造了中国水下滑翔机连续工作时间最长等多项新纪录。

  “海翼”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自主研制的系列水下滑翔机的统称,包括工作深度300米级、1000米级和7000米级等多种不同作业深度的水下滑翔机,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次完成91天连续工作的,就是其中的1000米级水下滑翔机。“海翼1000”于7月14日由“科学号”科考船在南海东北部布放。在与其它11台水下滑翔机共同执行完水下滑翔机组网观测任务后,它被继续留在这一海域,来进行长续航能力的考核。在为期91天的海上连续观测过程中,“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先后经受住了5个台风引起的恶劣海况考验,充分验证了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俞建成表示:“水下滑翔机与传统水下机器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没有螺旋桨推进器,水下滑翔机上安装有类似于鱼鳔的油囊,通过改变油囊体积的大小改变滑翔机的净浮力,从而实现滑翔机的下潜和上浮,最终像海豚一样在水下形成W形的运动轨迹。”由于水下滑翔机利用净浮力和姿态角调整获得推进力,能源消耗极小,只在调整净浮力和姿态角时消耗少量能源,并且具有效率高、续航力大的特点。不过水下滑翔机的这种推进方式,决定了它的航行速度不可能太快。一般来说,水下滑翔机的最大速度只有1.5节左右。虽然水下滑翔机的航行速度较慢,但其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低、可重复使用、并可大量投放等特点,满足了长时间、大范围海洋探索的需要。

  2003年起,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开展水下滑翔机研发工作,于2005年研制出中国首台水下滑翔机原理样机,2008年研制出工程样机,2009年在南海完成海上试验。2014年9月,“海翼1000”在南海长航程试验中航程达到1022.5公里,持续时间30天,创造中国水下滑翔机海上作业航程最远、作业时间最长的纪录;今年2月,7000米级的“海翼”又创造了世界最深下潜纪录——6329米。如今,“海翼1000”又刷新了中国水下滑翔机最长无故障连续工作等多项新记录。

  除了中科院外,中船重工702所也研制了“海翔”水下滑翔机。水下滑翔机低噪音、探测范围大、作业时间长的特点很使其很适合进行水文勘测。这种水文勘测看似不起眼,却是海军潜艇部队发挥战斗力的保障。在以往,想要执行这种水文侦察任务,中国海军需要使用侦察船抵达相应海域进行勘测任务,不仅容易遭到对方拦截,还容易暴露目的。使用水下侦察机后,海军的调查船就可以在距离较远的地区释放水下滑翔机,待水下滑翔机完成任务后到另一片海域进行回收。最重要的是,使用水下滑翔机后,一艘侦察船可以同时释放多架水下滑翔机,进行多水域的水文勘测任务,作业效率是原来的数倍。可以说,水下滑翔机的服役,使得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如虎添翼,作战能力即将完成一个飞跃。(作者署名:迷彩派)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